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道教黃信陽書法賞: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道教黃信陽書法賞: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黃信陽道長,號中和子。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 北京市道教協會會長,河北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常委,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道教協會道家書畫院院長,上善慈善基金主任。編著有《道教教理教義》、《全真必讀》、《道教楹聯選編》、《人生格言》、《道教常識問答》、《老君說百病百葯》註解、《全真道》、《道教戒律》,出版社發行《修道養生真訣》、《道教常識》、《中國道教文化典藏》等。

書法可以使人心靜,培養一種靜心的毅力,修養自己的心性,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常寫書法的人,「氣息得理,即百病不生」。原因在於寫書法時可以呈現出一種「氣功態」,心與手和,氣與力合,氣息貫穿全身。對於懂書法得人來說,書法可以娛人悅己,其樂無窮,其妙不可言。書法,正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感染著世人,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傳承和發揚書法藝術,讓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書法藝術的過程中感受書法所體現的美學魅力與人格魅力。

黃信陽道長的書法,通過對道教文化的體悟,在精神上取得了自由,並運用到書法藝術的創作中,使道教文化與書法藝術的結合幾乎達到了至臻至美的境界。讓我們來欣賞黃道長的作品《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出自清·《三俠五義》第七十七回。白玉堂道:「你我讀書人,待人接物,理宜從權達變,不過隨遇而安,行雲流水。過猶不及,其病一也。兄台豈不失於中道乎?」湯生搖頭道:「否,否。吾寧失於中道。似這樣隨遇而安,我是斷斷乎不能為也!請問足下安乎?」白玉堂道:「安。」

更有清·劉獻廷《廣陽雜記》一:「隨寓而安,斯真隱矣。」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四回:「吾生有涯,浩劫無涯,倒莫如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是一種怡然自若的心態。「隨」不是追隨不是隨便,而是順其自然,把握機遇。「遇」指遭遇,不論遭遇任何境況都能順應環境。「安」指沒有抱怨,心滿意足。

尤其當今社會,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每個人都難免會離開自己最熟悉的最有安全感的環境,去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迎接新的挑戰。這時很多年輕人會有抵觸心裡,像嬰兒一樣不願離開自己的襁褓。而有大智慧的人會堅持自己的信念,隨遇而安。

從前寺院里住著小和尚和老方丈。方丈給了小和尚一把花種,讓他播種到院子里。小和尚不小心被絆了一下,手中的花種撒了一地。方丈說道「隨遇」。小和尚正要打掃,突然一陣風將花種吹散滿院,方丈說道「隨緣」。過了一會兒外面下起了瓢潑大雨,方丈說道「隨安」。第二年春天,寺院里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花,方丈說道「隨喜」。

隨遇、隨緣、隨安、隨喜這四個詞道出了人一生的縮影。在遭遇任何不同情境的時候,我們最需要具備的就是隨遇而安的心態。

黃信陽道長正是懷有隨遇而安的心態成就了今天的道行。黃家世代信奉道教,黃信陽自小深受熏陶。1974年,他年僅12歲,便到本村東華道觀出家。1983年,年僅21歲的黃信陽遠赴北京白雲觀常住。正是修得隨遇而安的心態,使黃道長在新環境下迅速適應並得到成長,悟得道法,成就今天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書畫家段明亮:沉香記憶,重拾被遺忘的文字
龍瑞 汲古開新——袁學君山水畫的取徑與風格
書畫家傅志剛:讓書法之美浸透您的生活
書畫家李俊邑:掌中意韻
書畫家李俊邑:借詩言志抒情懷

TAG:書畫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