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丹參配伍系列臨床應用(四)

丹參配伍系列臨床應用(四)

丹參配伍理氣健脾葯療慢性胃炎胃潰瘍。

丹參活血化瘀,改善胃腸粘膜微循環,減輕疼痛;配伍木香、砂仁、枳實、行氣活血,理氣止痛;配伍党參、白朮、茯苓、甘草益氣健脾,補血養血;配伍當歸、乳香、沒藥為小活絡丹,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治療跌打損傷淤血腫痛之良方,對於消化道潰瘍和心腦血管病、婦科病均有很好的臨床療效。

案例:

王某,男,45歲,因上腹部疼痛10年余加重半月來診。

患者胃潰瘍病史十年余,口服制酸止痛藥物治療,病情時好時壞。近半月因飲酒後噁心嘔吐咖啡色物,上腹部疼痛加重,瀉下黑便,口乾口渴,疲乏無力,頭昏頭暈,出汗多,舌質紅,苔少,邊有瘀點,脈細弱。

【血壓】:90/60mmHg,大便潛血(+),WBC2.2*109/L,Hb70g/L,PLT45*109/L。

【診斷】:慢性胃炎合併潰瘍,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貧血。

【中醫辨證】:屬久病入絡,氣陰兩虛,熱迫血行。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治以清胃瀉火止血。

【方葯】:三黃瀉心湯,半夏瀉心湯加減。大黃6g,黃芩10g,黃連6g,花蕊石15g,代赭石10g,漢三七3g,半夏6g,乾薑3g,党參15g,甘草6g,灶心黃土100g(加水3000ml,煎5分鐘,用此水煎藥。)水煎服,1劑/d,7劑。

【二診】:服藥後嘔血及黑便好轉,頭暈出汗減少,胃脘疼痛減輕,血壓100/60mmHg,舌紅苔少,邊有瘀點,脈細弱。症屬氣陰兩虛,胃絡瘀阻。益氣養陰,兼化瘀行氣止痛。北沙參10g,麥冬10g,黃連6g,當歸10g,白芍10g,黃芪10g,高良姜6g,制乳沒各6g, 蒲黃6g,枳實10g,丹參10g,木香6g,草豆寇6g,甘草6g,大棗4枚。上方加減服用半年余,病情好轉,經胃鏡檢查潰瘍大部分癒合,原方加蜂蜜為丸,緩圖治療。

按 語

消化性潰瘍發病與寒邪侵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脾胃虛弱有關。每因飲食、情志、勞倦、寒濕等誘發使潰瘍加重。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不適,呈慢性、周期性、節律性,胃潰瘍疼多為飲食後痛;十二指腸潰瘍多為飢餓痛,夜間痛或伴泛酸、嘔吐。胃痛日久入絡,疼痛固定,腹脹噯氣,舌紅苔白,脈弦澀。治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常用丹參配伍活血化瘀葯和理氣止痛藥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如元胡、川楝子、五靈脂、蒲黃、丹參、漢三七等均可加減使用。寒邪客胃可以加用高良姜、香附散寒止痛;伴有腸化和不典型增生者加用三棱、莪術、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抑制其增生;疼痛較劇烈者加蒲黃、五靈脂化瘀止痛;胃脘脹滿者加木香草寇理氣除脹;肝火犯胃吞酸吐苦者加吳萸、黃連為左金丸,一寒一熱,辛開苦降,燥濕健胃;氣血不足者加當歸、黃芪為補血湯,益氣健脾補後天資助氣血生化之源。

展文國,男,副主任醫師。甘肅省中醫藥學會省腫瘤專業委員,中西醫結合內科專業委員,裴正學教授入室弟子。在國家級和省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在中國中醫藥報上發稿50餘篇,評為2014年度中國中醫藥報「優秀通訊員」。並被甘肅省衛生廳定為裴教授學術思想繼承人。擅長治療心腦血管病、消化疾病、婦科病等常見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版權聲明:由文國中醫心腦血管論壇編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張若楠

校稿:韓忠馬生昌展文國

編審:展文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