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奇緣!毛主席和周總理不相識時,就有一位共同的至交
毛主席、周總理在我黨的地位不言而喻,如果說毛是黨的頭腦、核心,周就是與大腦無間配合的手,是執行者。不過這兩位大人物相知相交很晚,不像黨內大部分人一樣從青年時代就並肩奮鬥。
但是,雖然互相不認識也沒見過面,兩人卻不是全無交集。且不說兩人各自組織過學生運動、早期革命,兩人還曾有過一個共同的手下:黃愛。黃愛在湖南紗廠大罷工運動中犧牲,毛澤東、周恩來都為他開了追悼會,青年毛澤東還出版了好幾本紀念特刊。
(圖一:黃愛)
更奇妙的是,兩人在謀面之前,就有了一個共同的好友,那就是蔡和森。蔡和森字林彬,湖南湘鄉人,和毛澤東的家鄉地理上非常近,這給了他們天然的親切感。毛、蔡二人在長沙第一師範求學時同班,因為志趣相投,很快熟悉起來,並一起拜在楊昌濟教授門下。楊昌濟在日本、英國留過學,感受過中外文化和文明程度的差距,自己便有一顆救國之心。回國之後門生眾多,號稱弟子滿三湘,卻獨獨對毛、蔡二人青眼相加,曾經點評: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先重此二子!無論是革命事業上還是私人感情上,蔡和森都可以說是青年毛澤東最要好的朋友了。
(圖二:蔡和森)
1918年,毛、蔡聯合創辦了新民學會,當時的會員就紛紛稱讚兩人合作默契,「林彬是思想家,潤之是實踐家」。毛主席自己也很欽佩蔡和森,常稱讚他「見地極當」,兩人的意見往往不謀而合。後來回憶起這位昔年摯友,主席又高度評價道:「一名共產黨員該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不僅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熱情,兩人的私人感情也很深厚,並且互相都沒有爭勝心。當赴法勤工儉學的項目因為經費緊張削減名額時,毛澤東就主動把帶隊的位置讓給了蔡和森,自己留在國內繼續研究、從事革命運動。
這之後,故事就到了周恩來這邊。蔡和森帶著新民學會會員們來到法國的次年,周恩來也到了。他參加了蔡和森剛組織起來的工學互助社,見地獨到、思想敏銳,兩位傑出青年很快也建立起了友誼。
(圖三:周恩來在法國)
當時在法留學的中國有志青年為數眾多,新民學會就有徐特立、蔡暢、李富春等等,這些名字我們都耳熟能詳。周恩來與他們志同道合,卻唯獨與蔡和森私交最好。當世家出身的周恩來在法國沉迷於城市生活的美好而懈怠了學業和工作時,正是蔡和森發現問題,找他談話,把他從歧路上拉了回來。
後來,周總理回憶起當年在法國的生活,只感嘆道:「對我來說收穫最大的,是和蔡和森同志的友誼。」
點擊展開全文
※國軍和日軍的戰鬥力差距為何如此之大?兩大原因,造就了國軍屢戰屢敗
※他捕殺國民黨高級將領60多人,卻因為太高傲,久久不升職
※劉少奇當眾拒絕斯大林「敬酒」,事後毛主席還誇讚他「做得好」
※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蔣介石送他兩件大禮,讓張學良感到膽寒
※蔣介石失敗,原來在他閱兵的時候就有預兆
TAG:銷煙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