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如何面對不完美的父母

豆瓣日記:如何面對不完美的父母

本文作者「陳海賢」,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以前豆瓣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小組,叫「Anti—parents父母皆禍害」。鼎盛時期,小組有10萬多個成員,Logo是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的哪吒同志。打開這個小組,光瀏覽標題,你就會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怨念和殺氣。理性點的,像:「誰在操縱你」、「他們將孩子當作了「物」而不是「人」」、「教你如何跟父母對峙」……不理性的,乾脆就是「我跟我爸打架了」、「我媽罵我白眼狼」或者「我決定去死了」。 豆瓣還有個不太有名的小組,叫「反父母皆禍害」,只有區區2500個成員,非常不成氣候。組裡的論調基本都是「我和父母曾經吵架,如今一切安好」、「和父母對調下角色才知道」、「放下恨,是對自己的救贖」……怎麼看怎麼像居委會大媽卧底群。 這兩個群代表了兩種對父母的不同態度:憤怒和原諒。雖然從中國的歷史傳統看,後者要比前者正統得多,但現在,前者可比後者有理論支持得多,也有人氣得多。 我覺得這幾年心理學普及最大的成果之一,是能夠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和父母的關係,了解父母對我們成長的影響。副作用則是,「父母」不幸從備受尊重的家庭權威,變成了心理問題的替罪羊。經常有人跟我說:「我的問題來自我的原生家庭」。說這些話的人,大多讀過一些心理學的書,這些書會不遺餘力地宣傳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巨大影響。(我瞄了眼書架上的《為何家會傷人》、《熱鍋上的家庭》)。他們當然是對的。「家庭是人格的製造工廠」,如果仔細回溯,你會發現,大多數人的問題,確實跟父母的爭吵、忽視、溺愛、或明或暗的控制、嚴苛的要求、難以琢磨的期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省略號後面還可以羅列更多的形容詞。這些形容詞的背後,隱藏著某些極端可惡的壞父母,但更多的,是有著各種缺陷和局限的普通父母。他們受制於他們的時代背景、教育水平、成長環境和社會地位,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是不想愛孩子,而是不會,他們甚至意識不到問題,傷害卻已經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這些傷害滋養了憤怒,而憤怒又承載了生活的其它不如意,在像「父母皆禍害」這樣的豆瓣小組蔓延。 如果仔細審視,你會發現,憤怒界定了一種人際關係。在這種人際關係中,有一個強者,有一個弱者,有一個施害者,有一個受害者。指責、控訴、報復,無論你在憤怒中做些什麼,它總是把情緒兩頭的人緊緊綁在一起。所以憤怒延續了我們和家庭的關係,讓我們無法獨立,更別提憤怒對關係的撕裂和對生活的破壞。 憤怒太重,可是,像「反父母皆禍害」小組這樣的「原諒」,又太輕了,輕到讓我們想用「原諒」,從問題中逃開。 有沒有更合適的路可走? 我有個朋友,是個500強企業的工程師,人很能幹,事業也順利。但他一直不太開心。他父母在一個單位的食堂做點雜事,沒受過什麼教育,只會跟他說類似「你要好好讀書,見了親戚要禮貌」之類的話。他們不太管孩子具體的學習,只看孩子的成績。至於三觀啊、職業生涯啊、人生理想之類的話題,更是無從談起。 但他自己在慢慢成長。他考上了當地很好的中學,又上了一個很好的大學。上大學之前,他從來都是聽話的孩子,沒頂撞過父母。上了大學之後,發現原來除了成績單之外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在乎,可這些他父母從來沒和他聊過,於是衝突開始大量產生,無論父母說什麼,他都要反駁幾句。那時候,他心裡憋著一句話: 「你們對我的教育有問題!」 這句話他怎麼也說不出口,而憤怒和怨恨卻在積壓著。 父母當然能感覺到孩子的變化,他到現在也不知道他們是否知道原因,總歸也是從來沒跟他好好聊過這個話題,見面時會說:你要多關心爸爸媽媽了。但他並不知道如何回答,於是一家人在沉默中慢慢疏遠了。他找了個離家很遠的工作,也很少給家裡電話。有一年回家,父母照例跟他念叨,誰誰家的孩子,就在街口的藥店工作,一家人天天都能坐一起吃飯,現在孩子都生了,多好。他心中有想爆發的感覺,但扯了扯嘴角低下頭說: 「你們小時候要我好好學習,將來考北京上海的大學,也不是為了讓我天天陪你們吃飯啊。」 他話一出口,就覺得歉疚,父母沒接話,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想說聲對不起,卻怎麼也說不出口,只好梗著脖子沉默著,始終沒抬頭。 這一次回家也沒有風波,他回到了工作的城市。有一天他跑來問我: 「你覺得我現在怎麼樣?」 「很好啊。」我詫異地看著他,「一路上好的學校,現在有車有房,事業也順利,就是缺個女朋友嘛。」 「那你覺得,我這些成就,全靠自己努力,還是也有父母培養的功勞?」 「啊?應該也有父母培養的功勞吧?」我楞了下,「你為什麼這麼問?」 「我就是想確認下。」他說,「這麼多年來,我父母從來沒有參與我的學習和生活。當別人父母為他們輔導功課,跟他們談心的時候,我卻只能自己努力。我知道他們理解不了,也做不到。現在,我就是很想確認一下,這麼多年,他們是不是也在有意培養我。」 「如果是呢?」我問。 「如果是,那我就不是一個人」。他說,「我已經很久沒有父母在我身邊的感覺了」。 他的憤怒慢慢地消失了,隱藏在背後的悲傷,卻開始顯露出來。 我知道這悲傷是什麼。一個我們很難承認的事實:我們沒有能理解、支持和幫助我們的父母,沒有別人都有的嬉笑打鬧、無憂無慮的童年;當我們誤以為「幸福美滿的家庭」該是人生標配的時候,卻發現上帝分配給我們的家庭,充滿陰影和殘缺。而最讓我們難過的,是「父母已經儘力了,他們能提供的、能想到的,就是這樣了。」 我們悲傷的是,父母和我們,對這一切,都無能為力。 假期,我那個朋友回了趟家。回來他說,父母都老了。 心理學家羅伯特庫絲在研究人們怎麼面對死亡時,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5階段模型: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平靜。這個模型也被用來廣泛地解釋人們如何面對一切不如意的事,比如,面對一個不完美的父母。 該怎麼面對一個不完美的父母呢?除了憤怒和原諒之外,也許我們還能悲傷。悲傷不是什麼好的解決方案,但它最接近真相。悲傷能幫我們從憤怒中解脫出來。在悲傷中,我們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受害者,而開始有獨立生長的能力,在悲傷中,我們滋長了愛和同情,這種愛和同情,既給父母,也給那個曾經弱小的自己。 本文首發《鏡相》公眾號:hereandnow_jx,歡迎關注。

《控制力幻象—焦慮背後的心理學覺察》全集已上線,點擊試聽/訂閱

(全文完)

本文作者「陳海賢」,現居杭州,目前已發表了14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陳海賢」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尋找手藝》導演手記,影片之外的故事
豆瓣日記:我在日本教中文
豆瓣日記:神明的自行車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