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2017-王學義教授:早年應激與心身健康
2017年9月7日-9日,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精神醫學學術會議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學術會議於浙江省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次會議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主辦,浙江省醫學會承辦,主題是「關注治療,促進康復」。
本次會議上,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河北省精神衛生研究所的王學義教授給我們帶來了《早年應激與心身健康》的精彩報告,王教授從早年應激與大腦發育、精神健康、心身疾病三個大的方面闡述了早年應激對個體成年後精神健康的影響。
早年應激與大腦發育
人類早年不同時期(尤其是胎兒期、嬰兒期、童年期的早年)經歷應激,都可能會對腦生長發育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心身健康。
產前應激——編碼效應(programmingeffects):影響許多參與調節下丘腦- 垂體 - 腎上腺(HPA)軸 - 即海馬、額葉皮質和杏仁核腦區發育。
產後應激——分化效應(differentiationeffects):兒童期與母體分離會導致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增加,而嚴重被虐待與糖皮質激素的水平降低相關。因此,兒童期糖皮質激素對應激的反應與環境有關。
胎兒期應激
對人類的研究發現,產前母親焦慮應激對子代海馬的影響延遲至出生後6個月左右,其海馬增長減慢,且右側更為明顯;早年貧窮與個體 25 歲時大腦眶額葉皮層(OFC)的體積減少有關;對 22 例產前應激後子代 7 歲時進行腦彌散張量成像(DTI)檢查,發現應激暴露組產前應激事件與腦白質右鉤束分數各向異性(FA)呈正相關。
產後應激
童年父母言語虐待、目擊家庭暴力和性虐待會影響特定腦區(聽覺、視覺和體感皮層)以及厭惡經驗的加工及處理;
童年虐待與前扣帶、背側前額葉和眶額葉皮層,胼胝體和成年海馬的形態改變相關,並且具有杏仁核對情緒面孔的反應增強,紋狀體對預期獎勵的反應減弱;
童年早期分離和晚期虐待可能對杏仁核體積的影響相反。
早年應激與精神健康
PTSD
PTSD在普通人群中終身患病率約為8%:女性為10%,男性為5%;其中1/3以上終生不愈;1/2以上共病有物質濫用、抑鬱、焦慮性障礙;自殺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早年應激與PTSD有密切關係,對197名美國印第安人的回顧性調查發現,48.2%(95例)存在早年生活創傷;早年創傷與PTSD有關,而PTSD又與成年期適應負荷(allostatic load)增高有關。
情緒
動物研究發現,嚙齒類動物母代大鼠孕期暴露於應激性事件,可能會導致其HPA軸功能失調,從而使得子代成年後焦慮抑鬱樣行為增加,這一影響在孕晚期暴露於應激環境時更加顯著。
王教授帶領其團隊在2014年針對唐山大地震做了一項相關研究,深入調查了早年應激對個體成年後精神健康的影響。該研究屬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71489)、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4206280)。
1993年對611例母孕期經歷唐山大地震的高中生和606例母孕期未經歷唐山大地震者的調查研究發現,母孕期經歷地震應激的子代18歲時SCL-90中的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明顯高於母孕期未經歷地震的對照組;孕1-3個月和4-6個月期間經歷地震應激的子代18歲時抑鬱情緒的檢出率明顯增加;孕6個月時經歷地震應激的子代18歲時分裂樣人格問卷(SPQ)總分和認知損害因子分明顯高於對照組。
2014年研究發現:胎兒期及嬰兒期暴露組個體成年後抑鬱癥狀檢出率比對照組高(胎兒期組 vs. 嬰兒期組 vs.未暴露組為7.9 % vs. 5.9% vs. 2.9 %),高於2015年調查顯示的北京MDD時點患病率1.1 %。
酒精使用障礙
災難性創傷暴露(包括如地震、洪水、颶風等自然災害以及戰爭、恐怖襲擊、火災等非自然災害)後1年內酒精使用增加;
一項Meta分析納入了27項恐怖襲擊後物質使用情況的研究,發現創傷後1周至2年調查人群酒精使用的水平增加;
一項研究納入10項如洪水、槍擊、飛機失事等創傷,發現災後1-3年中僅0.3%人群新患酒精相關障礙,創傷前存在酒精使用障礙個體在經歷應激後更可能出現飲酒增加;
經歷黎巴嫩戰爭1306名以色列成年人,回顧兒童期虐待,發現戰爭後1年中存在兒童虐待者暴露30天以上者發生酒精使用障礙是無兒童虐待者的5.3倍, 表明早年生活應激會增加個體成年後對應激事件的敏感性,以及酒精使用障礙的患病;
有研究認為酒精濫用和依賴的發病年齡在十幾歲至二十歲最高。因此,經歷應激時的年齡可能介導了應激對酒精使用障礙的誘導;
隨訪時間延長後,酒精使用與創傷的相關性逐漸減小;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受恐怖襲擊後,在襲擊後6個月時創傷暴露與問題性飲酒相關,暴露後3年發現創傷與酒精使用和狂飲無關。
認知功能
1993年對611例母孕期經歷唐山大地震的高中生和606例母孕期未經歷唐山大地震者的調查研究發現,母孕期經歷地震應激的子代18歲時瑞文測驗得分顯著低於對照組。
2014年王學義教授團隊的研究,從空間記憶、言語記憶、執行功能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早年應激與心身疾病
心血管系統
母孕期饑荒暴露——暴露組成年後(39~44歲)高血壓患病風險顯著增加,與饑荒出生後人群比較,暴露組收縮壓平均增加7mmHg,舒張壓平均增加5mmHg;暴露組後代成年后冠心病累積發病率較高且發病年齡更早,暴露組與對照組冠心病平均發病年齡分別為47歲和50歲,並且妊娠早期經歷饑荒後代成年后冠心病發病率升高。
母孕期戰爭暴露——母孕期暴露於戰爭的後代高血壓、高脂血症和任何心臟疾病患病風險增加。
當然,也存在不同的聲音,還有研究發現,母孕期饑荒暴露對後代成年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無明顯影響;而母孕期暴露於戰爭是後代冠心病患病的保護性因素,暴露組女性63~80歲時、男性50~54歲時存活率高於對照組。
代謝綜合征
母孕期應激:
冰雹暴露——與對照組比較暴露組後代5.5歲時肥胖風險增加,對這部分人13.5歲時隨訪發現胰島素釋放與母親的抑鬱情緒存在正相關。
颶風暴露——胎兒期和和嬰兒期暴露於颶風人群兒童期糖尿病患病率增加22%。
荷蘭饑荒暴露——與對照組比較暴露組子代成年後(39~44歲)隨機血糖平均增加0.3mmol/L,腰圍平均增加3cm,且糖耐量受損(隨機血糖7.8~11.0 mmol/l)和肥胖(BMI>25 kg/m2)風險均顯著性增加。
呼吸系統
相關研究發現,母親在產前和產後早期階段報告負性生活事件高的應激組比低應激組,子代2歲時出現複發性喘息的可能性高3倍;懷孕期間母親應激與6歲以下兒童喘息的幾率增加相關;不良兒童經歷與兒童哮喘診斷的可能性增加相關;兒童期虐待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有關。
王教授團隊在其研究中也做了相關分析,結果如下圖所示:
小結
胎兒期和嬰兒期遭受地震應激會增加成年後多種心身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絞痛、心律、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的患病風險。男性以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消化性潰瘍為主;女性則為糖尿病、高脂血症、偏頭痛、支氣管哮喘為主;
兒童期軀體虐待是男性成年後酒精依賴的風險因素;
嬰兒期和胎兒期遭受地震應激可能導致成年後視空覺間記憶下降;
早年應激會導致抑鬱情緒的風險增加。
專家介紹
王學義教授,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河北省精神疾病司法鑒定中心主任,河北省精神病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森田療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心理衛生學會理事長,河北省精神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西醫結合學會精神心理衛生分會主任委員。國內外發表論文295篇;著作45部。
※CSP2017-「精神醫學繼續教育研究」專題會拾遺
※維持期治療:延長奧氮平給葯間隔好處多
※CSP2017:于欣教授——老年精神醫學:範疇與任務
※CSP2017-張寧教授:抑鬱症認知行為治療概述
※CSP2017-鄧紅教授:精神復元,有望還是無望?
TAG:大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