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聖人篇:《道德經》是我國智慧文化中最優秀、最經典的篇章。僅五千多字,卻涵蓋了整個人類智慧文明文化最寶貴、最根本和最徹底的本質內涵

聖人篇:《道德經》是我國智慧文化中最優秀、最經典的篇章。僅五千多字,卻涵蓋了整個人類智慧文明文化最寶貴、最根本和最徹底的本質內涵

老子、孔子及被誤解了兩千多年的《道德經》

《道德經》是我國古代智慧文化中最優秀、最經典的篇章,整部著作短小精悍,只用了五千多字。不過我認為,這五千多字涵蓋了整個人類智慧文明文化最寶貴、最根本和最徹底的本質內涵。但是,《道德經》從誕生至今,在整個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雖然前輩們對它的研究與認識,為今人留下了重要而寶貴的學習資料,可在這個「研究」過程中卻也產生了很多的謬誤。這些謬誤不僅掩蓋了《道德經》的智慧原義,而且還模糊了其中闡釋道的屬性特徵和論述自然、社會、人這三個方面規律及法則的內容。

老子著述的《道德經》,與孔孟論述的儒學文化之思想內涵,雖然都生長於中華古文化的土壤里,而且也都具有相對的融合性,但是判斷這兩大文化體系是否處在一個層面上的參照標準,或區別它們之間差異的關鍵點,就在於看其內容是否具有智慧性內涵。這樣才能於其中窺見孔子、孟子的治學修身境界,可以因此窺見老子見證的智慧境界與呈現出的合道順德的智慧能力。

據《史記》記載,孔子曾問禮於老子,受教而回,對自己的學生們講了這樣一番話:「鳥,我知道它能於空中飛翔;魚,我知道它能於水中潛游;禽獸,我知道它能在陸地上跑躍。在陸上跑的禽獸,可以用網捕捉;在水中游的魚,可以用鉤絲釣取;在空中飛的鳥,可以用帶繩的短箭射下。至於龍,乘風駕雲於天,我實在無法知悉。我現在看老子,他就像龍一樣啊!」(《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第三》:「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網),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比《史記》成書更早的《呂氏春秋》(戰國末期成書),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荊地(即楚國)有個人遺失了弓,但並不尋找討還,他說:「荊人遺失了它,荊人拾得它,又何必討還呢?」孔子說:「去其『荊』。」後老聃聽聞其事,說:「去其『人』。」由此可知,老聃達到了至公的境界。(《呂氏春秋?卷一?貴公》:「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孔子不為荊地之一域所限,人人同一;而老子不唯無地域之限,亦無人之限,天下同一。

且不說這些史籍所記載的故事是否真有其事,但時人對老子與孔子智慧境界差異的評價可見一斑。只有當我們學懂《道德經》之後,才能明了老子著述的這部智慧經典的偉大意義,才能知悉孔子對老子智慧境界的評價是真實不虛的。

即便如孔子這樣名垂千古的人,對老子都自認難以望其項背。可想而知,從古至今的大家學者們在研究、譯註《道德經》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該是如何巨大,其又豈是常人憑一己之意而能理解的。

因此,《道德經》這部智慧經典在歷史演化的過程中,兩千多年來,經歷了或亂世、或治世若干朝代的洗禮。不管是戰國之亂、秦之一統,還是強漢盛唐,抑或後來的宋、明、清,每個朝代對《道德經》都非常重視,並運用其智慧的哲學思想為自身服務。上至皇家,下至庶民,都很注重對《道德經》的學習與研究。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道德經》從誕生至今,卻難以找到一個符合自然道德觀真義的註解本。

如果我們現在想把《道德經》的文化內涵理解透徹,就應該使《道德經》的文字內容盡量符合老子表達自然道德觀的素樸之原義的思想內涵。這樣就要求我們不僅從文字的數量上,而且還要從《道德經》的本質內涵方面去還其原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歐冠前瞻:張九零的救贖之戰?
萊西夠級王今晚對陣隊伍《一家人隊》Vs《銀泰隊》
8月文化人物專訪
土星之誠 無價之寶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