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方舟子直播:任何黑茶都存在致癌問題,普洱茶協會沒資格起訴我

方舟子直播:任何黑茶都存在致癌問題,普洱茶協會沒資格起訴我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方舟子「普洱茶致癌論」論戰繼續升級,今天(9月13日)中午11時許,方舟子通過微訪談文字直播,與網友互動,回復了網友關心的多個熱點話題。

其主要觀點如下:

1、不僅是普洱茶,任何後發酵茶(所謂「黑茶」)都存在同樣的問題(生產環節會產生黃曲霉素而致癌)。

2、實際檢測發現,不管是生普熟普、濕倉干倉,普洱茶都普遍含有黃曲霉素,有的含量高得嚇人。

3、茶葉飲用安全問題上是不能聽茶葉院士的,利益決定的。

4、制定茶葉中黃曲霉素和其他真菌毒素的檢測標準當然是很有必要的,但為了保護茶商利益是不能有這個標準的。

5、致癌物不存在安全劑量的問題,因為理論上只要一兩個致癌物分子就可能引起致癌的基因突變,並不是說要達到一定量才會引起突變,只不過劑量越大風險越高。

6、普洱茶號稱越老越優質,理論上應該是越容易受真菌毒素污染。

7、茶葉中的「白霜」肯定是黴菌,是不是含有黃曲霉就不好說了。

8、給我扣一頂反對中國茶文化的帽子,普洱茶這種十幾年前才被港台茶騙子炒作起來的變質茶啥時候成了中國茶文化的代表了?

9、我評的是普洱茶,不是普洱茶協會,我不認為普洱茶協會有資格代表普洱茶來起訴我。

以下為方舟子與網友互動的主要內容:

@段勇賓 問:你說普洱茶生產環節會產生黃曲霉素而致癌,那到底具體是哪個生產工藝環節產生呢?

@方舟子:在食品發酵過程中,既不嚴格控制發酵條件,也不接種有益菌群讓其大量繁殖抑制有害菌群,靠「天然」發酵,必然容易污染有害真菌。茶葉是很好的微生物培養基,更容易污染。不僅是普洱茶,任何後發酵茶(所謂「黑茶」)都存在同樣的問題。

@xiaole898 問:我國飲用普洱茶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普洱茶消費較多的雲南省未見有大比例肝癌發病率增加的報道,這是最可靠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

@方舟子:肝癌的最主要風險因素是乙肝,食品中的致癌物是次要因素,所以只是簡單地看肝癌發病率是看不出致癌物的危害的。但是黃曲霉素是已知的致癌物,普洱茶普遍含有黃曲霉素,那麼經常喝普洱茶就會增加癌症風險,這個推斷在理論上是肯定成立的。

@藍冰天雪 問: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拿數據說:正常條件下生產的普洱茶中,是不會產生黃曲霉毒素的。可能造成的肝癌風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能因為普洱茶可能被黃曲霉毒素污染,就說「普洱茶不能喝了」,這個結論是不成立的。因為不少食品都可能含有致癌物,難道熏肉、烤鴨都不能吃了,酒也不能喝了嗎?如果只要有一點風險就取消一類食品,那麼最後我們就沒有食品可以吃了。——這個論斷,方老師怎麼看?

@方舟子:陳院士說普洱茶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污染黃曲霉素是無稽之談,理論上不成立,實際檢測也發現不管是生普熟普濕倉干倉,普洱茶都普遍含有黃曲霉素,有的含量高得嚇人。我從來就沒說過某類食品含有致癌物就要取消,我文章中說得很清楚:「含有致癌物的食品不一定就一點都不能碰,只不過需要了解其風險,在美味和健康之間做出權衡。」何況有些含致癌物的食品有別的好處,比如少量喝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紅肉富含某些營養素。對那些對健康沒有好處的,或有更安全的替代品的,盡量少碰。普洱茶就屬於這一類,因為它即使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物質的話,其他茶葉品種完全可以取代它。

@玫瑰玫瑰紅的要命 問:央視的這個報道你怎麼看?[今日-青島]方舟子:普洱茶易污染強致癌物黃曲霉素(懂茶帝註:這篇報道其實是QTV,非央視)

@方舟子:這個報道明顯是為普洱茶商洗白、站台的。「專家」說只有濕倉普洱茶才會有黃曲霉素,干倉不會,這是無稽之談。濕倉是人為做舊、加速發酵、陳化過程,既然濕倉會有黃曲霉素,干倉儲存時間久了同樣也會。實際檢測結果,不管濕倉干倉,不管生普熟普,全都查出黃曲霉素。

@魅閣服飾搭配 問:既然有這種質疑,交給實驗室研究化驗不就能得出結論了嗎?感覺這種事都是不懂的人紛紛站隊爭吵撕咬。甚至懷疑、攻擊提出質疑者的動機。毫無意義

@方舟子:已經有多家實驗室查出普洱茶普遍含有真菌毒素特別是黃曲霉素。除了我在文章中引用的兩篇國內期刊論文,我還查到兩篇國際期刊論文,一篇是雲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徐昆龍實驗室抽查了雲南15家茶廠的生普和熟普各15份樣品,用酶連法全都查出黃曲霉素,用HPLC法絕大部分查出黃曲霉素;一篇是中國農科院油料所抽查市場上幾種食品,其中普洱茶樣品共5份,用HPLC法全都查出黃曲霉素,最高達59ng/g,高得嚇人。

@洪東波 問:方博士,茶屆泰斗陳宗懋院士剛剛發文反駁喝普洱致癌說法,還專門點名回復「某先生」的質疑。對此你怎麼回復???

@方舟子:我在文章中批評的那個茶葉院士就是指這個陳宗懋院士。茶葉飲用安全問題上是不能聽茶葉院士的,利益決定的。他為普洱茶做的狡辯,我在文章中都已做過駁斥。例如我文中引用了一個因喝普洱茶攝入黃曲霉素導致急性肝損傷的病例,就說明了普洱茶中的黃曲霉素是可以進入茶湯被人體攝入造成傷害的。連急性傷害都能造成,更不要說慢性傷害了。

@其實生活有點假 問:茶葉陳院士說,我國並沒有制訂和頒布茶葉中黃曲霉毒素的允許殘留標準。請問方先生,這個標準有可能制定嗎,有多大必要?

@方舟子:為消費者健康著想,制定茶葉中黃曲霉素和其他真菌毒素的檢測標準當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旦茶葉開始檢測黃曲霉素,普洱茶等後發酵茶大都得下架,所以為了保護茶商利益是不能有這個標準的。中國出口茶葉是要求檢測黃曲霉素的,國內自己喝的就沒要求了,反正中國人命在這些院士眼裡不如外國人值錢,對吧?

@燕北閑人 問:普洱茶除非保存不善,否則很難出現黃曲霉毒素,而且,就算出現,也是含量極低。行內不是有句話叫做「談到致癌物不談劑量,都是在耍流氓。」

@方舟子:雲南農大副校長徐昆龍實驗室查出雲南15家茶廠出的生普熟普全都含黃曲霉素,你說雲南茶廠全都保存不善?農科院油料所查出普洱茶中黃曲霉素含量高達59ng/g,比花生中的黃曲霉素含量還高得多,你說是高是低?「談毒性不談劑量是耍流氓」是雲無心發明的為奸商洗白偽科學口號,才是在耍流氓。國際公認:致癌物不存在安全劑量。

@magadan 問:方老師 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為什麼致癌物沒有安全值或者沒有劑量一說?看到幾個院士都還在談黃曲霉素劑量的問題。

@方舟子:致癌物沒有安全劑量,因為理論上只要一兩個致癌物分子就可能引起致癌的基因突變,並不是說要達到一定量才會引起突變,只不過劑量越大風險越高。這是癌症生物學常識,希望這些院士、教授去回爐學學教科書,例如李雲主編《食品安全與毒理學基礎》第236頁:「WHO等權威機構規定,對於經流行病學確認的已知致癌物,在制定食品中最大容許量標準時不必考慮最大無作用劑量,而是容許量越小越安全,最好為零含量。」

@于冠華 問:普洱茶在上市前並沒有做過黃曲霉素的測定,怎麼知道品質優良的普洱茶就不含黃曲霉素?

@方舟子:為普洱茶商洗白的人把查出黃曲霉素的普洱茶全說成是劣質普洱茶,目的是要讓大家去買高價「優質」普洱茶。其實普洱茶號稱越老越優質,理論上應該是越容易受真菌毒素污染。

@張明強談紫砂收藏 問:方先生,我看到一位茶葉收藏家,花了300萬元從台灣的茶商手裡買了一餅據說是上世紀初的老茶,當時我還拍了照,上面有一層白霜,這白霜是不是黃曲霉素?

@方舟子:「白霜」肯定是黴菌,是不是含有黃曲霉就不好說了。黃曲霉素只是比較著名,其實還有很多黴菌也能產生毒素。通過測序和代謝物分析發現,普洱茶中的真菌至少有390種,細菌至少620種。

@賞茶社 問:方舟子這次事件是非常有意義非常重要,一個否定或質疑,讓雲南跳起來了,中華幾千年茶文化,雲南到底是幹什麼吃的?對普洱茶沒信心或者普洱茶本來就有著很嚴重的問題?什麼時候給老百姓一個交代?而不是針對質疑的人。

@方舟子:說得對,我質疑了一下普洱茶,就給我扣了一頂反對中國茶文化的帽子。普洱茶這種十幾年前才被港台茶騙子炒作起來的變質茶啥時候成了中國茶文化的代表了?我自己就喜歡喝中國茶,烏龍茶、綠茶、紅茶都喝,真正的好茶我很欣賞,比如滇紅。

@霍小姐的八卦爐 問:方舟子,你打算反訴「雲南省普洱茶協會」嗎?

@方舟子:我評的是普洱茶,不是普洱茶協會,我不認為普洱茶協會有資格代表普洱茶來起訴我。如果他們真敢起訴,我會把這作為科普的機會讓更多人了解普洱茶真相。如果普洱茶協會認為自己能代表普洱茶,常喝普洱茶的肝癌患者是不是可以向他們索賠?

懂茶帝將持續關注「方舟子事件」,我們也將始終秉持中立的原則,不偏不倚,盡量全面、客觀地呈現論戰雙方的觀點,期待真理越辯越明。

原創聲明:本文由「懂茶帝」獨家原創。如需轉載,不得刪減,並請註明出處。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眾號(hcyd321),或小懂個人號(hyn361),隨時隨地提問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茶帝 的精彩文章:

茶學院士回擊方舟子「普洱茶致癌」言論
這樣吃茶,你才算吃對了!
300年的賀開古樹茶,900元一公斤能買到嗎?
白茶毫香特別明顯,秘密原來是這樣……
茶的一二三四五了八九

TAG:懂茶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