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有理想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與「有理想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讀書使人眼明心亮

為了讓教師的閱讀帶動學生的閱讀,促進學生的發展,提升我校的辦學品位,同時幫助實習教師確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凈化心靈,豐富涵養。這個暑期,我們成立了:

線上讀書交流會!

GIF/1K

你印象中的讀書交流會,

是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

我們的讀書交流會

是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

GIF/1K

這裡有劉凡老師和劉盼盼老師的圖書推薦視頻與筆記

推薦筆記請看

GIF/1K

這裡有沈佳華老師的活動策劃

GIF/1K

這裡還有各位老師的分享與收穫

精彩瞬間(活動實錄摘取)

麻丹: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出身於烏克蘭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33年他從自己村莊的七年制學校畢業後,上了一年師資訓練班,接著就開始了他的農村小學教師的生涯。邊工作邊參加邊波爾塔瓦師範學院語言文學系函授學習。1939年取得了中學教師的合格證書。

1947年他被任命為烏克蘭帕夫雷什中學校長。這是一所外表很簡陋但富有極強的創造力的農村十年制學校,他一直在這裡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他一生出版了41部專著,600多篇論文,還寫了近1200篇供兒童閱讀的童話、故事、短篇小說。前蘇聯國內出版他的書籍總印數已達300多萬冊,某些著作多次再版。現世界上已用30多種文字介紹、出版了他的著作。他被認為是「蘇聯教育界超群絕倫的人物」和「教育思想的泰斗」。

他的著名作品還有《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怎樣培養真正的人》《要相信孩子》《讓少年一代健康成長》《帕夫雷什中學》《給女兒的信》等。

許蕾:書中,蘇霍姆林斯基給青年教師提的第四個建議是「要善意待人」。看到這樣的教育建議,我想,作者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建議,這些建議背後的教育理念是什麼,遵循這些建議會產生怎樣的效果,或者,反之會形成怎樣的影響。他認為,教師要善意待人,也要教會學生善意待人,把善意待人的品質交給學生是需要培養的,培養學生用心靈去感受別人的情緒。他在書中講了自己在帕夫雷什中學任教時的一個實例,為了培養學生用心靈去感受別人情緒的品質,讓學生觀察學校旁的甜菜種植場的工作人員的表情和舉動,他們看到了熱愛生活的,幸福的年輕母親等等,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學會用心靈感受別人的情緒,用心靈去認識人,以此培養學生的情感修養,培養學生心中的善意。「要善意待人」,我的理解就是教師要善待學生並且教會學生善待他人,感受他人的內心,了解他們內心的狀態。教師就是要教會兒童用心靈認識人。

魏安逸:我是結合自己的工作中實際遇到的問題,帶著目的去讀書。其中幾個問題值得我深思。

1.以閱讀「精鍊工藝」

教師的時間管理問題好像是我們面臨的共性問題,為什麼總有做不完的工作,甚至有些時候學生的學習成果還和付出不成正比。我們不禁開始感嘆,是不是自己的工作方法出了問題,時間不夠用的根源是什麼。歸根結底在於教育工作的作風和性質。你所欠缺且耗費大量時間搜尋的東西就是可以通過閱讀內化於你心中的部分,以書籍為友,閱讀不是為了明天上課,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於對知識的渴求。書的厚度決定人生的高度,在我看來講一堂課像精心雕琢一樣作品,你的閱讀量決定了作品背後的工藝是否精湛。閱讀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

......

李麗:本來要求的是對某一篇章的賞析,但是想想還是不太會賞析,就把自己對這本書中幾個篇章的感想寫了下來。

讀完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字眼就是「閱讀」。讀了此書的第六條建議——從哪兒找時間,一晝夜只有24小時,第22條建議——怎樣通過閱讀發展知識和第23條建議——閱讀是困難學生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中,我體會到了閱讀對於學生和教師的重要性。在此,我總結一下蘇霍姆林斯基是如何說明閱讀的重要性的。

(1)教師的工作

他認為「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學校讀書風氣好,學生熱愛讀書,書讀得多了,自然他們的語文能力也會比較高。教師應教會學生正確選擇課外讀物,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指導學生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讀有所得。教師也應該儘可能的提供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定期檢查學生的讀書筆記,還可以組織各種各樣讀書會,以此督促和鼓勵學生。

......

孫雅琦:我想從橫縱兩個方向來談一下我的收穫。

橫向賞評:蘇霍姆林斯基以其精闢的理論分析和生動的實際事例,將其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向讀者娓娓道來,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後令人倍感親切,有醍醐灌頂之效。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有益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灼見不僅僅可以作為一面如何做人的鏡子,給人以啟迪,更是一部全面培養人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鑒。

縱向剖析:

1.從教師立場出發

首先,要善於維護自身健康。我之所以把這一點作為第一點,是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的工作每日每時都在消耗的大量的精神力量,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健康,善於掌握自己,善於克制自己,愛惜自己的身體,愛惜自己的精神力量,保證自身的身心健康,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其次,要善於管理時間。我個人並不贊成24小時都圍著學校、圍著學生轉這樣的工作狀態,作為一名教師,更要懂得勞逸結合。在工作中,我們要有明確的教育目標,並為之設定合理工作計劃,最好可以做好完善的工作記錄,這樣方便自己支配時間和查缺補漏,也可以讓我們在工作之餘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去閱讀、去思考、去放鬆、去做一些自己喜歡事。

......

姚藝: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全面和細緻。讀過之後發現,這確是一部教育學大著,很值得我們教師去細細品讀,因為現在還沒有多少教學經驗,讀起來感覺總是淺顯的,因為沒有很深的實踐感悟,甚至於很多地方其實是讀不懂的。但是蘇霍姆林斯基作為生活在另一個時代,另一個遙遠國度的教育家,他的思想能夠穿越時空超越國界,一直指引到我們現代的教育前進方向,一定是有他很先進的超前的教育理念在其中。所以我覺得這本書應該作為陪伴我們教師終生的一位導師,我們應該將它置於枕邊,置於手邊,每日拜讀,隨時請教,細細品味其中的教育之內涵。謝謝大家!

魏榕:《中國文化讀本》由北京大學哲學系葉朗、朱良志二位教授執筆。這二位教授都是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哲學、藝術的教學和研究的學者。葉朗為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曾同時兼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藝術學系三個系的系主任,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哲學會會長。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常委。主要著作有《胸中之竹》、《欲罷不能》、《中國美學史大綱》、《中國小說美學》、《現代美學體系》(主編)、《中國文化導讀》(主編)、《中國歷代美學文庫》(總主編)等。朱良志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麴院風荷:中國藝術論十講》、《生命清供:國畫背後的世界》、《石濤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中國美學十五講》、《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中國歷代美學文庫》(副總主編)等。

對於這本書的創作背景,主要是隨著人類歷史進入21世紀,國際社會越來越關注中國,他們希望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文化讀本》為世界人民打開了了解中國的窗口。它不僅對中國文化中一些特色內容和亮點作了具體生動的介紹,而且力求講出中國文化的精神與內在意味。作者希望這本讀物不僅能向國內外讀者通俗介紹中國文化,而且能提供一個新穎的視角對中國文化有深度的認識。只有這種有深度的認識,才能照亮中國文化的本來面貌。

楊扉:乍一看這個書的題目,確實是非常的龐大,因為中華文化畢竟有那麼悠久的歷史,加上中國壯闊的土地和豐富的民族構成。要想兼顧全面和具體這兩個要點,確實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本書存在的一個很大的特點「由淺入深,由表及裡」。

……

全書由四個大章節,37個小章節構成。

第一章節分析了中國文化中的智慧與信仰部分,主要從孔子、老子、周易、孫子兵法、禪宗、對天的敬畏、生態意識這七個部分展開。

第二章節從中華民族的一些交流和創造入手,以漢字、四大發明、絲綢之路、中醫、大唐盛世、鄭和下西洋、長城、紫禁城這八個部分展開。

第三章節則分別介紹了建築、書畫、文學、戲曲等主要的代表作品或者類型,作為中國藝術與美感的主題。

第四章節從民俗與風情的大角度介紹了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韻味(比如:老北京、老上海的城市韻味、還有《清明上河圖》中展現的民俗特點),此外還有服飾文化、酒與茶文化、美食文化、中國功夫、圍棋、蹴鞠等一系列的內容。

《中國文化讀本》的內容包含面廣,易於理解,可以作為一本了解中國文化的入門讀物,能夠從輕鬆愉快的閱讀中感受中國文化,作為教師,我們也可以把它作為一本給高年級孩子的推薦讀物。

姜慧:這本書抓住了中國文化中的特色部分進行描述,如四大發明,飲食,音樂等方面,從生動有趣的典型事例中提取精神層面的精華,講出中國文化的內在意味。其中,書中第十六章講到:音樂,以樂治國與以琴養心。從講述一個史書里記載的孔子的故事作為開頭,說明很早以前,中國人就有一種重視音樂藝術的傳統,並且從兩個側面來看中國音樂的基本特徵:以樂治國、以琴養心。在「以琴養心」中,講述了伯牙學琴的經歷,他的琴藝達到一定水平後,老師讓他置身於山林,他醒悟到,原來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師,要人、琴、心、自然合為一體才能彈奏出最美妙的音樂,由此看來,中國人彈琴重視審美的環境氣氛,在這氣氛中開闊心靈,蕩漾情性。由此引發了文人墨客最愛的「月下彈琴」、「雪中彈琴」。最後遇到「知音」鍾子期,由於二人太了解彼此,已經超越了用琴聲交流,後來鍾子期死了,伯牙就將琴弦扯斷,琴槽摔碎,終生不在彈琴。這個故事表明所謂「知音」實際上是一種心靈的溝通。

......

向心蕊:《中國文化讀本》這本書主要向讀者講述了中國文化,包括哲學,建築藝術,佛教藝術,四大發明,絲綢之路,國粹京劇等等。這些中國文化的描述緊緊抓住中國文化中一些有特色的內容和亮點,講出中國文化的精神,講出中國文化的內在意味和核心價值,尤其是在講先秦思想、包括周易、孔子、老子、孫子、禪宗等哲學思想時,作者能用曉暢的語言向我們詮釋中國幾千年文化的思想奠基,我想正是因為有了深厚的思想奠基,才讓我們中國人的心靈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態度和審美富有情趣。

讀了這本書,感悟最大之處在於讀禪宗的妙悟時看到的對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詮釋,強調人自身對當下的體驗與解會,從而切斷外在的糾纏,直接面對世界,而不是向外求取。這些話看似難以理解,然而細細體味起來,這道理離我們的生活很近。現如今的社會,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奔波忙碌,疲於奔命,更是在信息化社會中藉助媒介而生活,似乎企求在他人的認可甚至追捧中尋求一種自我的心理安慰或是安全感,然而這些外在的東西總是經不住倚靠的,一旦丟失便會讓人倍感空虛,迷失方向。因為人們已經很久沒有真正關注自己的內心,忘記了問問內心的那個真我過得還好么。禪宗推崇「悟」,悟的過程是將心中的那層遮蔽揭去的過程,揭去之後,我們將會看到生命之光,找回真我,回歸那個充滿生機的本真世界。

中國文化的魅力,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博大精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有強烈的使命感,想要與我未來的學生們分享這些知識,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思想精髓,與他們分享。

希望通過閱讀,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過上有品位的教育生活,品嘗有意義的教育人生,在一路書香的氤氳中,享受教育的無限樂趣!

文末福利

我們的老師能幹又高顏!快來一睹他們的風采!

(橫向順序)

劉凡、劉盼盼、沈佳華

麻丹、馬雲

許蕾、魏安逸、李麗

縱向順序)

姚藝、楊扉、陳佳欣

孫雅琦、向心蕊

魏榕、姜慧、李瑩

編輯/ 孫雅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2018年QS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名公布,Top100中英國佔了14所!
兩個簡單的小漏洞
桂花開放,一路芬芳
卡地亞藍氣球復刻表女款合集評測
千年窯火的CHINA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