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迄今唯一遣唐使石質墓誌,在西大珍藏!
新媒體管家
GIF/17K
公元717年,日本遣唐使自遠方而來
在舉世繁華的長安城裡,留下了中日文明交往的佳話
一千三百年後,日本記者來到西北大學
見證並傳播,那段真實可感的歷史……
GIF/181K
9月11日
世界日報發行量第一的《讀賣新聞》
走進西北大學博物館
將鏡頭對準日本遣唐使來華的唯一一件石質實物資料
——井真成墓誌
對於此行目的,《讀賣新聞》記者鈴木隆弘說:「2017年,距離第一批遣唐使來到長安已經過去了一千三百多年。我們來到中國,來到西北大學,就是想藉此機會了解有關中日交流的文物、文化。探訪井真成墓誌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站。」
一場時隔一千三百年的文化追溯之旅,在鈴木隆弘與西北大學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賈麥明的對話之間展開。
據《新唐書》記載,公元717年,日本第八次遣唐使來到長安。在前人的基礎上,他們將唐朝的各種政治、文化、習俗、宗教等內容系統地傳播至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井真成正是其中之一,他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從事文物研究鑒定三十五年之久的賈麥明,向我們娓娓道來。
井真成墓誌的發現
早在2004年春,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徵集到一盒唐代日本遣唐使井真成「せいしんせい」墓誌。消息一經發出,立即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2005年8月,井真成墓誌先後在日本愛知縣世博會、東京國立博物館、大阪市立博物館等地展出,參觀者絡繹不絕,日本天皇也親臨參觀。
一方墓誌,竟引起中日兩國聚焦。它究竟有怎樣的獨特之處?
井真成墓誌青石志蓋
井真成墓誌由志蓋和墓誌組成,志蓋呈覆斗形,青石質,邊長37厘米,上刻纂文「贈尚衣奉御井府君墓誌之名」十二字;墓誌為白石質,呈正方形,邊長39.5厘米,厚10厘米,碑文共171字,因部分有缺損,現存163字。
井真成墓誌拓本
日本專家稱,井真成墓誌是首次發現的遣唐使時代的史料。墓誌上的「國號日本」字樣顯示,「日本」國號至遲在公元734年以前就出現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井真成墓誌作為文物史料中最早有「日本」國名的出處之一,是研究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遣唐使的重要實物資料。日中友好協會會長平山郁夫稱其為「神馳日中文化交流史的一級史料」。
遣唐使井真成的長安故事
那麼,井真成究竟是什麼人呢?
賈麥明的解讀帶領我們從複雜的歷史信息中了解到遣唐使井真成的傳奇一生。
據碑文所載,井真成不但「才稱天縱」才華橫溢,而且「豈圖強學不倦」學習孜孜不倦,非常努力。因而「銜命遠邦」受日本政府之令,千里迢迢來到長安城。由於才能出眾,生前「蹈禮樂,襲衣冠」,與唐朝官員一同,身著官服面見皇帝;公元734年逝世後,「皇上哀傷,追崇有典」就連玄宗也不免嘆惋,詔贈其為尚衣奉御。
「『尚衣奉御』是尚衣衙門(稱尚衣局)的長官。」賈麥明介紹到,據《大唐六典》記載,唐代設尚食、尚葯、尚衣、尚輦、尚乘、尚舍合稱「六尚」,均是為皇帝服務的官吏。「尚衣」,顧名思義,即是專門管理皇帝服飾的五品官員。儘管官階只有五品,由於能與皇帝近距離交往,「尚衣」地位相當重要。
賈麥明說:「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禮樂漢君臣,衣冠唐制度。井真成在留學期間,也許正是因為學習唐代豐富的服飾文化和嚴謹的禮樂制度,逝後才被詔贈為尚衣奉御。」與他同時代的日本遣唐使們,則將所學唐王朝衣冠禮樂文化傳習至自己的國家,為日本文化的發展注入了華夏儀禮之美。
採訪的過程中,一張方桌橫在鈴木隆弘與賈麥明之間,上面堆滿厚厚一沓的書籍和文獻。桌面稍矮,兩位先生均是躬身伏案。為了方便與賈麥明交流,鈴木隆弘甚至多次伏身屈膝採訪。
談話間,一個個厚重的歷史文化話題被衍生、展開,而鈴木隆弘與賈麥明本身,更是中日友好的踐行者。
從盛世長安,到西大博物館
一千多年前的一方墓誌流傳至今,和西北大學結緣,時間賦予了它深厚的學術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中日社會各界都給予了高度關注。
「近年來,許許多多的日本遊客都會來到這裡參觀井真成墓誌。」賈麥明帶領記者走進西北大學博物館歷史館,介紹道,「這裡甚至已經成為他們除兵馬俑外的第二必去參觀點。」
玻璃櫥窗里,這塊塵封的石塊承載了千年歷史,彷彿向我們靜靜訴說著那些逝去已久的長安故事。歷經風霜,白石質墓誌上的字跡已有些辨認不清。為了能讓《讀賣新聞》記者一行更好地看清真實的墓誌碑文,博物館工作人員關閉了展示燈光,在沉靜的黑暗之中,一道清透的手電筒光照亮,斑駁已久的字跡頓覺鮮活起來了。當千年之後的人們,重讀當年盛世,歷史種種,便彷彿悉數出現在眼前。
談及古代中日友好交流的歷史,人們往往會首先想起玄昉、吉備真備、阿倍仲麻呂等著名人物,但除了他們,還有更多同樣為中日友好不懈努力,卻沒有在歷史的捲軸中留下姓名的人。為了學習古代中國的先進文化,遣唐使們不畏路途艱險,跨過驚濤駭浪,前赴後繼地來到中國,他們中的一些人或葬身於滔滔大海,或因種種最終客死他鄉。西北大學博物館收藏的這一方墓誌,不僅是古代中日文明交流歷史的重要實物見證,更是貫穿古今中日友好關係的重要紐帶。
一千三百年,在漫長的文化追溯中
西北大學
因為井真成墓誌見證並參與了中日文化的溝通交流
從盛世長安,到西大博物館
無形間完成了一次歷史與現實的交接
古時與今日,共同架起了中日友好交往的橋樑
近期校內講座預告
1. 「侯外廬學術講座」第一百零四講
講座題目:歷史分析法的運用
主講嘉賓:陳其泰 教授
:2017年9月14日(周四)19:00
:太白校區歷史學院一層博望報告廳
2.名家講壇——再出發:中國近代史學的開端與發展
講座題目:再出發:中國近代史學的開端與發展
主講嘉賓:張越 教授
:2017年9月15日(周五)16:00
:太白校區歷史學院一層博望報告廳
3.名家講壇——編劇的時間密碼
講座題目:編劇的時間密碼
主講嘉賓:西嶺雪
:2017年9月19日(周二)14:00
:長安校區審美文化報告廳
TAG:西北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