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想知道互聯網?,能讓「大山深處」的農產品鼓起農民的錢袋子?

你想知道互聯網?,能讓「大山深處」的農產品鼓起農民的錢袋子?

採摘

在政府的極力倡導下,在萬眾創業的政策鼓勵下,作為互聯網+電子商務已遍及全國絕大多數的城鄉。一方面方便了工業品下鄉到農村;另一方面為交通不便的農村和邊遠山區的農民銷售農產品提供了便利。在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充當了橋樑作用。讓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為貧困地區的農民摘掉了貧困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在記者調查發現,在發展農村電商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體制機制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農產品銷售。很多農村電商有一個共同的聲音就是,想要讓農產品更好地走出「深閨」,倉儲和物流成為關鍵因素。

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電商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其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依然未解。品牌定位、產品質量、人才培養、網路建設、物流體系之間尚未形成完整的鏈條,阻礙了農產品電商的發展。

據公開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已超3萬家,其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約4000家。

然而,農產品電商虧本運營卻是行業現狀。據業內人士表示,農村電商虧損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農產品品質參差不齊且分散;二是物流和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等加重了成本;三是規模化倉儲短缺、質量差,適應鮮活農產品貯藏的冷鏈倉儲十分短缺。

電商體驗館

一位從事電商工作並從事研究的電商館負責人坦言,「說起『種糧難,賣糧難』,農民苦不堪言。其實許多農產品賣難不是產品品質差,更多的時候是農民摸不著道。」該負責人說,近年來發展迅猛的電子商務,跨越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時空限制,儘管這些年「互聯網+」已有泛濫趨勢,但自從作為為農民的農產品承擔銷售功能的農村電商,將遙遠的大市場與田間地頭的小農戶拉近了距離,讓農產品與消費者變得更直接,對於農戶來說,這種「不愁銷路」的買賣很放心。

他認為,和實體店經營一樣,要想玩轉農產品電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以產品為王。農產品拼的就是品質,不管是乾果、水果還是小米、大米,看得見、摸不著的特點註定了口碑效應的重要性,所以產品一定是靠品質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才能讓消費者記住「你」;二是必須要有創意,農產品的特性註定了農產品電商的與眾不同。想讓農產品賣出好價格,必須從種植的源頭、生長的過程、運輸加工、產地的特色以及專業服務等方面,通過科技的手段,將這些土特產品的指標通過互聯網從原產地帶到消費者面前,供其選擇,讓其安全放心;三是必須建立穩定渠道。「穀賤傷農,菜貴傷民」,供需失衡是一個方面,但不是主要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存在供需缺乏有效對接的結構性問題,想賣的賣不出去,想買的又買不到。解決這一問題,只有通過「農超對接」和科技的手段,減少中間環節化解這一問題。

農超對接

誠然,農產品電商如果原產地的倉儲物流能力跟不上,產品再好也是惘然。只有解決好互聯網+電商+倉儲不僅能讓農民的腰包日漸鼓起來,同時還能通過倉儲貯藏來調節農產品供需矛盾,更能破解「穀賤傷農,菜貴傷民」的怪圈!

「向眾傳媒」撰稿|農業新聞記者 田慶林|校對:辛花敏

歡迎關注、評論、收藏、轉發!轉發請註明出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眾傳媒 的精彩文章:

農業補貼新規出台,明年起,部分補貼將被取消!
建設現代農業園中存在現實問題 如何迴避,如何防範?
建設現代農業園的運營模式的五個途徑
延慶這佔地5畝的院子如何搭上集體建設用地建房租賃試點的快車?
修剪果樹有原則,不會修剪果樹怎麼辦?怎麼剪都行

TAG:向眾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