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跨界集成創新:雷軍、小米與新型製造

跨界集成創新:雷軍、小米與新型製造

作者:秦朔

9月11日,小米舉行發布會,推出手機新品小米MIX2。這是繼去年10月小米發布全球首款全面屏概念手機——小米MIX後的再突破,一是從概念機到規模量產,二是全面屏觸發的這一輪競賽中,中國公司站在了智能手機潮流的最前沿。

小米MIX 2延續了MIX在設計方面的競爭力。MIX曾獲手機行業十餘項大獎,其設計者、工業設計教父菲利普·斯塔克說,「小米MIX 2是我設計生涯的畢生巔峰」。在設計這一中國企業相對的短板上,小米顯示了高度敏感,尊重設計師,彰顯設計價值,創新設計正成為小米的新動力。

但更重要的,MIX系列顯示了小米的勇氣和自信,就是要重回智能手機全球競爭的中心舞台。表面看,MIX是設計單點的突破,但實質是小米在創新、質量和交付這三個環節埋頭髮力、夯實基礎、有效改進供應鏈之後的新爆發。MIX系列如同冰山浮出了水面,水下系統能力的提高才是根本。

小米第二季度出貨量超過2300萬台,創造了公司史上最好記錄,重返全球前五。

小米再次綻放,引發了我對新型製造的一些思考。結合對工業史和製造方式演變的觀察,我認為小米模式值得更好地認識和挖掘,它不僅是中國新型製造、新型工業化的一種有效模式,而且很可能具備世界性的生產方式創新的意義。在此,希望與業界一起分享。

《國富論》的啟示:

製造業對中國為何如此重要?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十八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鬥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

這是《中國製造2025》的開篇文字。

人類的近代化和現代化歷程,始於英國工業革命,蒸汽機用機械動力取代人力,煤炭鋼鐵大規模使用,機器大工業方式確立,它使英國獲得了比其地域和人口規模大得多的影響力。

美國立國之初,首任財長漢密爾頓1791年向國會提交著名的《關於製造業的報告》,認為美國應該向英國經驗學習,以製造業為優先。這一思想的影響非常深遠。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指出,製造業的完善依賴分工,而分工程度受市場範圍支配。從邏輯上,中國很適合發展製造業,因為中國「幅員是那麼廣大,居民是那麼多,氣候是各種各樣,因此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產物,各省間的水運交通,大部分又是極其便利,所以單單這個廣大國內市場,就夠支持很大的製造業,並且容許很可觀的分工程度。就面積而言,中國的國內市場,也許並不小於全歐洲各國的市場。假設能在國內市場之外,再加上世界其餘各地的國外市場,那麼更廣大的國外貿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國製造品,大大改進其製造業的生產力。如果這種國外貿易,有大部分由中國經營,則尤有這種結果。通過更廣泛的航行,中國人自會學得外國所用各種機械的使用術與建造術,以及世界其他各國技術上、產業上其他各種改良。」

亞當·斯密不愧一代經濟學偉人!他240年前的上述論述,不僅洞察到中國發展製造業的條件(幅員+人口+交通+多樣性),而且提出了具體路徑(國內市場+國外市場+自主經營+學習外國先進技術)。

但當時中國製造業為何沒發展起來?

亞當·斯密講了兩個原因。一是「重農主義」,「中國的政策,就特別愛護農業。在歐洲,大部分地方的工匠的境遇優於農業勞動者,而在中國,據說農業勞動者的境遇卻優於技工。在中國,每個人都很想佔有若干土地,或是擁有所有權,或是租地。」

第二,中國人「不重視國外貿易」,「當俄國公使蘭傑來北京請求通商時,北京的官吏以慣常的口吻對他說,『你們乞食般的貿易!』除了對日本,中國人很少或完全沒有由自己或用自己的船隻經營國外貿易。允許外國船隻出入的海港,亦不過一兩個。所以,在中國,國外貿易就被局限在狹窄的範圍,要是本國船隻或外國船只能比較自由地經營國外貿易,這種範圍當然就會大得多。」

重農、重視土地,輕視貿易、禁錮國際貿易——讓中國發展製造業的先天優勢,後天統統失靈!

今天中國經濟的核心基礎,就是門類全、配套齊、融入全球市場並具備競爭能力的製造體系。大家天天都在談互聯網,電商賣的是什麼?就是中國製造!

如果放棄自己的根基和優勢,陷入虛擬化和資產投機的狂潮中,中國經濟必將雞飛蛋打,前功盡棄。

製造強國的啟示:

必須不斷創新生產方式

製造業如此重要,但全世界真正能成製造大國、製造強國的卻不多。

原因在於,製造業要發展好,需要具備多種資源條件(原材料、人力、扶持政策等),需要具有綜合配套環境(土地、交通、物流等),還要有多門類的、橫向和縱向易於聯繫的產業生態(零部件、上下游、關聯產業等)。但由於製造業產品是可貿易品,所以一旦某些國家建立了優勢——無論是品牌、技術、市場還是性價比——就會長期佔據領先地位。

中國是製造大國,在不少製造領域也有競爭優勢。但從高價值角度看,還不是製造強國。

最近看Interbrand去年10月發布的「2016世界100個最佳品牌」,發現有15個國家的品牌進入,美國有52個。

按國別和製造業品牌這兩個標準看,美國還是世界製造業超級大國,在科技產品、消費產品、內容產品等方方面面都有一批全球一流品牌;

其次是德國和日本,堪稱世界製造業強國。

德國有10個品牌在100強內,其中7個是製造業(賓士、寶馬、大眾、保時捷、奧迪、西門子、阿迪達斯),另外3個是SAP、DHL和安聯。實體經濟立國,製造業立國,一目了然。日本也類似,6個名牌躋身100強,全是製造業(豐田、本田、佳能、日產、索尼、松下)。

再往後,法國、英國、韓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瑞典等等,也有一定製造業優勢,但基本是局部性的行業優勢,如法國的LV、愛馬仕、迪奧、歐萊雅有相似的文化基礎,韓國的優勢集中在汽車和電子產品。

通過分析也可看出,雖然中國製造還不夠強,少有世界級品牌,但中國和美國卻有很大相似性,就是內部市場規模巨大,能夠支撐幾乎所有產業門類的發展,假以時日,中國製造很有可能升級為「世界級中國品牌+世界級製造能力」,從而複製中國公司依靠規模優勢在Fortune500高歌猛進的局面。

如果聚焦在美國、德國和日本這三個全球性製造強國,會發現它們都曾在不同階段創造性地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這是其長期競爭優勢的來源。

美國製造史上最重要的生產方式突破,是亨利·福特在紅河車廠創造的流水線模式,完善了連續作業流程,大規模批量生產單一品種,從而降低成本,讓汽車走進千家萬戶,美國也由此開始變成「車輪上的國家」。後起的通用汽車在和福特的競爭中,用差異化策略(多品種、多樣式)抗擊規模經濟的成本優勢,從這一競爭中演化出兩種基本戰略:成本領先和差異化。由於依託大市場和文化話語權優勢,美國製造的一個優勢是特別善於創造新市場、創造標準、創造新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創造新品類和品牌。

德國是最具製造業氣質的國家,它讓人聯想到:高標準、高品質、高技術、嚴格的工藝保證;流程化、可測量、自動化、職業化、工具化、工業4.0;專註專精、精確主義、追求完美。19世紀曾是「劣質貨」的德國製造,今天是高質量的保證,假冒偽劣、糊弄應付、降低標準,這都和德國製造無緣。

日本製造比美國更精細,比德國更靈活,以優良性能和工匠精神著稱。日本製造對全球影響最大的兩個創新,一個是思想上的,即松下公司1932年提出的「自來水哲學」(企業的責任是把大眾需要的東西,變得像自來水一樣便宜),以及由此建立的以大眾需要為導向、通過批量生產實現物資豐富、物美價廉的經營原則。而在具體生產方式上,豐田生產方式(TPS)從上世紀70年代末深刻影響了全球製造。TPS的關鍵原則包括:建立看板體系;強調實時存貨(JIT);標準作業徹底化;排除一切浪費和模糊;生產平衡化;等等。

單就製造環節和製造能力來說,中國通過引進消化全球先進技術和管理,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全球很多品牌都由中國製造。但是,要從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品牌,成為製造強國,還需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生產方式、製造模式的突破。這是中國企業的挑戰,也是重大機遇。

新型製造:

是否可能與符合可能?

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來臨的時候,全球製造業進入了大變局和新常態。具體表現為四個特徵:

首先,在過去幾十年不斷深化的資本全球化影響下,大部分全球品牌都已經將製造環節外包,尤其是外包給設在中國的代工工廠。中國代工廠歷經多年錘鍊,具備了一流生產能力,製造的東西有很高性價比。雖然品牌商獲取了「微笑曲線」兩邊的高收益,但代工廠不僅僅只是代工,還是一種不斷改進、精益求精、靈活響應市場變化的能力體系。像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廠,在能力進化過程中,開始形成獨特專長(例如模具工藝)甚至技術專利(例如攝像頭的某些技術)。

其次,由於新興產業不斷出現,計算能力日新月異的提高,特別是隨著IT技術、材料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整個產業出現了重大創新的時間窗口。現在很多產品如智能手機的計算能力,已經超過當年「阿波羅飛船」的幾千幾萬倍。這又使整個產業、產品的分工更加複雜化、專業化和依賴社會化協作,因為誰都沒有能力通吃一切。製造產品的環節實際被拉長了、拓寬了,有更多合作方加入進來,大到晶元和操作系統供應商,小到電動馬達和外殼。產品創新,在相當程度上變成了開放式創新、合作創新、第三方創新。

再次,由於全球化和互聯網,新興消費者群體出現了,並且呈現出和以往非常不同的消費偏好和文化,舊的供給方式不適應了,新興消費者催生面向未來的新品類、新品牌、新消費。

最後,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到物聯網和AI,「產品」本身在深刻變化,甚至可以說脫胎換骨。過去的產品更像一個「物」(thing),現在的產品更像一個「服務」的「過程」,從蘋果到微信都是如此。

蒸汽機時代造就了英國工業革命,電氣化、機械化時代造就了美國製造和德國製造,後起的日本通過全面質量管理把製造優勢提高到極致。今天,互聯網時代正影響一切,也為新型製造方式提供了時間窗口和巨大可能。

可以看到,中國竟然神奇地具備前述四個時代特徵的所有優勢:製造能力和配套能力,專業化分工的供應體系(再牛的供應商也不會輕視中國大市場),新產品供給的潛力,新模式探索的可能性。

因此,在這個時候,中國客觀上就有了一次創新21世紀世界製造方式的重大機會。這個機會,德國的汽車公司和日本的消費電子企業把握不了,不是它們不優秀,而是它們已經優秀到原有的路徑依賴過於強大,因此很難離開。同時,它們也沒有中國市場的規模和用戶交互、快速反饋所形成的累積效應。

美國是抓住甚至最早創出這個機會的(比如2007年開始的蘋果),但由於製造環節外包造成的普遍空心化,也由於美國市場上各種產品的總體水平很高,所以不需要在美國本土引爆一場新製造革命。

無論是先知先覺還是競爭逼迫抑或一連串偶然情況的疊加,小米抓住了這個巨大的機會,成功探索了新型製造的路徑,而且在市場上威力明顯。雖然現在還不能說已成正果,但其創新實踐讓人們看到了通過新型製造的創新、未來中大陸生一批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的可能。這裡的重點是四個——

橫向跨界:小米是一個品牌,有核心產品和主導產品,但我們無法界定說小米就是某某類別的產品。它跨越手機、電視和諸多智能製造產品,跨越製造與服務(互聯網、金融),跨越製造和零售。它是有靈魂、有核心、但軀體沒有固化的生長和綻放過程。而且,所有跨界之後,又都相互融合連接起來,所有產品和服務之間相互加強,疊加支持,滾成一個更大的世界。

縱向集成:小米通過構建高水平的創業團隊,依靠各自的專業優勢,在產品的各個核心環節與組件方面,通過社會化協作集成各種優質資源,創出產品。之所以不用「組合」而用「集成」,是因為集成代表了「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主動設計、主動規劃、超前創想的特質,而不是被動組裝。

原點創新:縱橫交叉的原點和支點,是巨大的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勇氣。小米一整套新打法(雷軍把小米的「鐵人三項」理論,從「軟體+硬體+互聯網」升級為「硬體+新零售+互聯網」)背後的精髓,是雷軍基於獨特背景、經歷和個性而形成的企業家精神——做物美價廉的中國好產品,不斷挑戰自我,對技術和互聯網驅動的新商業高度敏感,以及自信自強、大膽試驗的行動力。

用戶為王:一切創新能不能成功,最終都要在市場上檢驗。在這個時代,好產品是企業和用戶共同創造的。小米歷史上沒有製造經驗,但只要踏上了以用戶為中心,注重用戶交互、反饋改進、創新迭代的道路,其進化速度會非常快,這種模式比傳統製造「我製造你購買,之後關係結束」的靜態模式要高效得多。小米在創造產品,也是在創造用戶,創造社群,創造粘性,因此它不但不懼怕變化,而且喜歡變化,擁抱變化,因為變化讓它更清晰地聽到了用戶的聲音,從而能更好地把握未來。因為是「用戶的企業」,所以只要用戶喜歡,小米就會跨界創造。小米的發展邊界是用戶喜不喜歡,而不是過去的這個或那個經驗。

開放的中國製造才有遠大前程

小米創新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要始終如一把產品放在第一位,做好產品,爆品驅動,不能讓平庸化產品組合進來,這會影響整個品牌體驗;要持續提升核心與關鍵技術能力,在核心科技研發上繼續突破,加強專利儲備,這樣才能為高品質鑄就更堅實的基石。

當我想到7年前,雷軍,這個沒有自己的工廠、沒有製造的經驗、沒有賣過一件中國製造的產品的中國互聯網老兵,毅然決然地以創新姿態進入製造領域,竟然在幾年裡開闢了那麼多新產品、新模式、新市場,生機勃勃,一掃傳統中國製造的教條與固化——縱然他也有過教訓,有過迷茫,但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捨我其誰的氣魄,這一不斷完善的商業世界觀和方法論,尤其是率先探索新型製造的飛躍與跨越,不正是中國走向製造強國所特別需要的嗎?

雷軍的集成式創新也是開放式創新,只要開放,在開放中學習,發現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超越自我,小米就將繼續給我們帶來驚喜。

中國市場與中國製造的魅力就在這裡:足夠大,足夠開放,足夠多樣,從工業化到信息化到網路化到生態化多層疊加,動態變化。同時,中國有充分的基礎製造條件,讓一切嘗試都可以變成現實,並通過海量反饋,快速改進。

互聯網時代的新型製造與新創品牌,中國很可能已經走在全世界的前列。

《神鵰俠侶》中曾描述: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在全球商業和中國商業快速深刻變化的今天,誰能「不滯於物」,不刻舟求劍,而常懷初心,常懷童心,誰就能走得更遠,攀得更高。

(作者公眾號:秦朔朋友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米 的精彩文章:

iPhone X有多貴?可買下一整條小米生態鏈
看了iphone X第一次有了買小米的想法
濰坊本地春小米高調上市 價格比去年上漲近四成
秋季吃小米,營養又養生

TAG: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