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擔起民族團結進步的責任
在雲南民族大學的2017級新生開學第一課上,我給全校的新生上了以「民族團結進步」為主題的一課。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民族團結進步之於雲南,是中央對雲南的三大定位之一,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把雲南建設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是因為民族團結進步之於雲南民族大學,是雲南省委、省政府對學校的目標要求,要求把雲南民族大學建設成為雲南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示範;是因為民族團結進步是雲南民族大學的目標追求,學校把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校作為發展的三大目標之一。因此,我們要教育學生,選擇雲南民族大學,就是選擇主動擔當起民族團結進步的責任。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歷史的選擇。上下五千年來,中國各民族共同居住生活在華夏大地上,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相互離不開。民族團結要增強「五個認同」。要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在這五個認同中,文化認同是最廣泛、最基礎的認同。
當前,中華文化的核心,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中華文化,前提和基礎就是要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每一個公民必須遵循的價值觀念。作為雲南民族大學的學生,心中有國家,心中有民族,心中有民族團結,更要踐行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日常行動中。
團結、進步是雲南民族大學文化的精髓,團結是民大立身之魂,進步是民大發展之魄。民族團結進步,雲南民族大學在行動。
學校招齊了56個民族的學生,少數民族學生比例超過50%。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動。每年開展有雲南民大「春晚」之稱的「萬人元旦篝火晚會」。民族服裝秀大賽、民族原生態歌曲大賽、民族舞蹈大賽、民族音樂會、民族工藝品展覽、民族節日展示等活動,豐富了民族團結教育載體、弘揚了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學生成立的各種民族文化研習會等一大批學生社團,也成為學校整體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學校還打造了民族博物館、校史館、民族團結教育走廊等一系列民族團結教育基地。這些基地群免費向師生和社會開放,有助於增強對校史和民族團結的認同感和責任感。學校在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的研究上也做出了重大貢獻。學校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高校,是教育部、國家民委和雲南省政府共建的大學。學校成立了雲南民族幹部學院,建成了雲南省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基地。
培養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中國大學的共同使命。而民族大學的使命,在此基礎上,還要更加註重把學生培養成堅定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進步的傳播者、實踐者和捍衛者。
民族大學的學生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像習近平總書記教導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不論是哪個民族的人,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不論是哪個民族的學生,都是民大的學生。各民族的同學要多了解各少數民族的風俗,尊重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走出「本民族的小圈子」。有困難時,大家互相幫助,形成「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民大團結文化。
民族大學的學生要有理想、有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個人,有理想、有擔當,才能內生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一個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民大人,進入社會就是社會的建設者,而不是社會發展的觀望者。有理想、有擔當,才能內生出創新精神、創新力量。有理想、有擔當,才能內生出實踐能力。
民族大學的學生要有修養、有規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民族大學的學生要學會看人長處、理解人難處、記得人好處,學會傾聽、學會分享、學會交往,尊重和寬容他人。民大的學生要有規矩。不講規矩、不按規則行事必然會受到懲罰。在紀律和規矩面前,各民族的學生一律平等,無論是誰都沒有特權。(雲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 陳魯雁)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4日第8版
※如何實現創新學習
※確保高校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全面就業
※家長要打好體育這張「牌」
※甘肅天水今秋凈增學位1.2萬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