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跑步時不做什麼,比知道做什麼還重要

跑步時不做什麼,比知道做什麼還重要

萬事萬物,達到極致完美的境界,

並非在無法多增添任何東西的時候,

而是在無法再減去任何東西的時候。

——《小王子》作者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里

我們討論了很多「關鍵跑步姿勢」以及最高效率的跑步方法。坦白說,其中真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膝關節必須保持彎曲身體持續往前落下以跖球部著地儘快抬起腳軀幹在過程中保持穩定不晃動把注意力放在高步頻上等。

要學「姿勢跑步法」,有那麼多事必須全部做到,或許接下來要告訴你的事會讓你欣慰一點兒:學這個方法也有很多事你不要做。還有,對成功而言,不要做錯的事和去做對的事一樣重要。

「不要做」感覺很舒服吧?但不一定輕鬆。

「無為」(Do nothing)的概念是我在1996年帶隊練習中得到啟發的。

Photo via i2.cdn.cnn

那一年6月我在佛羅里達州的甘城(Gainesville)帶領美國青少年鐵人三項訓練營,當我和一群年輕的鐵人三項運動員一起訓練時,斯圖爾特·紐拜·佛雷瑟(Stuart Newby Fraser)——曾經拿下夏威夷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七次冠軍的保拉·紐拜·佛雷瑟(Paula Newby Fraser,上圖)的弟弟在旁邊看我們的訓練課程。課程結束後,斯圖爾特向我表示他對課程中提到的「姿勢跑步法」很有興趣,他也想學。

開始上課後,斯圖爾特的挫折感越來越明顯。不管他怎麼做,我總是在糾正他:「不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似乎不管我對他說什麼,第一個詞總是「不要」。

最後斯圖爾特被激怒了,他停下所有的動作,看著我,問我:「尼克,你現在是叫我什麼都不做的意思嗎?」

當我停止大笑後,說:「對,什麼都不做。」

現在回想起來,我非常感謝他那天帶給我這個概念啟發——「什麼都不做」。而什麼都不做的「無為」正是「姿勢跑步法」中很重要的原則。

Photo viaironman.com

大部分的跑者、鐵人三項選手或其他充滿熱情的運動員都是非常積極主動的人,這類型的人我們統稱他們是A型人格。這一類型的人屬於行動派,總是相信他們還可以做更多事讓自己進步。可是,對於學習「姿勢跑步法」這件事來說,你還可以做更多的就是「無為」。當然,它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有些人會認為,要有最好的表現得按照預定計劃竭盡心力訓練,所以很難理解到只有拿掉無關的枝節,才有辦法達到最好的表現。想跑得更好,就必須先把無法幫助身體前進的多餘動作減到最少。

「姿勢跑步法」的關鍵就是讓事情順其自然發生,別刻意讓它們發生。記住,重力絕對比人類自己產生的力量還要大,所以我們必須學著別抵擋它,並讓重力推著我們前進,這樣在做簡單的抬腳離地動作時才能盡量保存自己的能量。

所以,為了「無為」,以下有一些「不要做」的原則

或許最難以搞定的「不要做」原則就是:一隻腳抬起來之後,不要去管這隻腳再踩回地面的動作([圖17.1.a]),這件事交給重力去做就好。

也就是,當你使用後大腿肌群把腳抬離地面之後,你必須完全放鬆腿部肌肉,順其自然地讓抬起的腳輕輕落回地面,此時這隻抬起的腳重新變回支撐腳,而且身體軀幹同時是在它的正上方,也就是說腳的落地點會與軀幹、脖子和頭成一條直線。

相反地,如果你刻意去做蹬踏地面的動作,有一大堆問題會產生,而且全都很麻煩。

最後,做蹬踏的動作無非是虛耗能量,而這個能量應該拿來用在「重新抬腳」這個更重要的跑步動作上。

要讓腳自然落下需要全心投入,但做到了才能掌握「姿勢跑步法」的關鍵。

Photo viai.huffpost

上圖屬於錯誤跑姿示範

接著,與上述同等重要的原則是:膝蓋與髖關節不要抬高或往前([圖17.1.b])。這種動作同樣非常耗能量。人的大腿很重,在一分鐘180步的步頻下要抬大腿會非常吃力,而且完全不利於身體的前進動作。

記住,在跑步過程中你唯一要做的只是抬起你的支撐腳到骨盆正下方位置就好,這項工作主要是由後大腿肌群負責。後大腿肌群將小腿抬起來時,如果你還抬了大腿和其他肌群,就必須耗掉能量,還會造成身體疲乏。再者,把腿的任何一部分往前送,表示得花時間等身體的其他部位趕上前伸的腿。這是在浪費時間,所以絕對不要這麼做。

同樣地,伸直膝關節(腿打直)也會打亂你的跑步技術,因此「絕對不要把腿伸直」([圖17.1.c])也是原則。首先,這會促使小腿是朝身體的前方落下,這時小腿已經面臨衝擊了,如果又加上在快速奔跑時必須承受所有的身體重量,小腿受到的衝擊會很更大。

Photo via greatist

上圖屬於錯誤跑姿示範

最糟糕的是,因為著地時腿是伸直的,所以沒有任何緩衝。在這種衝擊下產生的疼痛會令人想都不敢想。

你有過小腿疼痛的經歷嗎?沒有嗎?只要伸直腿跑,你定能體會到這甜美的痛楚,還有幾個禮拜得一跛一跛走路的滋味。

如果你覺得小腿痛還不夠糟,那麼另一個因為伸直腿所造成的問題更糟,那就是跑得比較慢。你想想,腿伸直,然後加速向前跑—聽起來很熟悉嗎?

沒錯,這時候你的腿必然在身體前方,情況就會像我們已經談過好幾次的等待遊戲一樣,此時你不可能馬上把腳掌抬起來,因為它必須定在地面上直到身體通過後才能抬。腳掌停留在地面的時間越久,制動效應產生的力量就會更大,往前進的速度就會越慢。

讓我們再重複一次:不要伸直你的腿。

不要擺動手臂讓身體前進([圖17.2])。

你又不是抱著橄欖球一路得甩開其他攔截球員沖向達陣區,你只是想要一路流暢地向前跑,那你的手臂主要的作用就不是用來驅動身體前進,而是提供平衡,並均衡重力引你往前的力量。

當你的後大腿肌群負責所有的跑步運作時,輕鬆、自然與節奏的感覺會傳至手臂,手臂只是用來配合步伐,讓身體平衡而已。所以別把力氣花在手臂上,讓你的手臂與手掌保持放鬆,把存下來的力氣花在前進上。

用「無為」的概念來跑步也許沒有聽起來那麼輕鬆,但比起面對跑步速度變慢或造成不必要傷害等,做這件事肯定更容易。

「無為」強調的是,只在必要的事情上全心投入,然後讓其他的一切隨順其緣。這個概念會帶你跑得更遠更快。

- 本文選自《跑步,該怎麼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新能源第一龍頭王者歸來,神秘資金滿倉跑步進場,9月飆漲接力方大碳素
中國A股,此股爆出一重磅消息,神秘資金滿倉跑步進場,後市開啟井噴式行情
什麼樣的才是科學的跑步姿勢
每天跑步緊跟時尚 10個特徵測測你是否能長壽
邊疼痛邊學到的跑步知識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