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368年9月14日,明朝軍隊攻陷元大都齊化門,元朝滅亡

1368年9月14日,明朝軍隊攻陷元大都齊化門,元朝滅亡

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夏,朱元璋遣將領徐達、常遇春率軍北征,七月抵達通州,至正二十八年閏七月二十八日(1368年9月10日),元惠宗令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攜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門出城北逃,前往上都避難。

明大將徐達、常遇春像

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日(1368年9月14日),明軍攻陷大都齊化門,由此入城。明朝洪武元年八月十四日(1368年9月26日),明太祖將大都改名為北平。

由於至正年間饑荒與黑死病等瘟疫為害,元大都故城居民稀少,明軍入城時,居民僅剩萬餘人,山西元軍由王保保率軍反撲大都而來,為避免至正十七年,宋軍劉福通攻克大都一帶,又復為元軍奪回,徐達、常遇春等人留下三萬餘將士,即開往山西迎戰,碩大一個城,軍民不到五萬,再由於元大都故城北居民稀少、地勢空曠,在防守時城上軍人無可依託,因此於洪武元年(1368年)在城中偏北部增建一道土垣,將城垣變為「日」字形布局,使北段城牆靠近居民密集區,戰時守城士兵可以從容籌畫衣食。由於新築城牆西端正值河床,因此自今德勝門以西處向西南傾斜,造成明清北京城池西北缺角的格局。

元大都平面布局

洪武四年(1371年)將此段新城牆以北的元大都城垣廢棄,原來北城牆上的安貞門和健德門,以及東、西城牆上最北邊的光熙門和肅清門也一併廢棄。這四門的城樓,以及被劃在城外的官署、住宅盡被拆除。

但是,元大都北城垣雖被廢棄,但並未被拆除,而是仍然起到拱衛城池的作用。直至嘉靖朝俺答之變時,在土城(尤其是改名「德勝門外土關」的健德門附近)仍有明軍駐守。

元大都城牆遺址

北平此後為燕王朱棣駐地,其城市格局在明初的五十餘年中沒有變化。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將北京城南牆南移二里,原元大都南城垣亦未完全拆除,而是任其自行湮滅。至明朝末年,元大都南城垣已經被剝蝕為數座土丘,並被稱以「下崗」、「上崗」之名。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遺迹已完全消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朝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很少發現元朝的陵墓?
此國有一種特殊的資源,成為中國皇帝專供,到現在卻不願意承認
這個國家不服元明清而開戰,但是對於軟弱宋朝卻非常恭敬,為何?
《倚天屠龍記》中趙敏一角的簡介
民族融合下的屈服与反抗你知道的有哪些!

TAG: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