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命與叢林,藏在神聖權力背後的隱性焦慮

天命與叢林,藏在神聖權力背後的隱性焦慮

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發明了一套「五德學說」,即以金木水火土這相生相剋的五行來昭示王朝的命運。

到了漢武帝時期,鄒衍的這套學說與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相結合,便形成了一套「奉天承運」的王朝天命論,成為了兩千餘年中國古代王朝更迭的合法性起源。

然而,自陳勝吳廣在大澤鄉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之後,中國的歷史又衍生出了另一套隱性的權力邏輯。無論是陳勝吳廣的起義還是項羽劉邦的逐鹿抑或是王莽的改制與曹丕的禪讓。在這套表面上遵循天命的背後,實際上又是一套刀光劍影的叢林法則。

五代時期,大軍閥安重榮的一句:「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寧有種耶?」算是為這套隱性的權力邏輯做了最直白的詮釋。

因此,歷代王朝在面對天命與叢林時,都不免會產生潛藏於這神聖權力背後的隱性焦慮。在中國歷史上,靠兵強馬壯打下江山,登上天子寶座的人不在少數。然而,如項羽、王莽、王世充、李自成等等在登上寶座之後,又瞬間失去的也大有人在。正如五代十國,在五十多年的時間裡產生了幾十位皇帝,卻都只是歷史長河裡的曇花一現,終歸塵土。

於是,在一方面是合法的天命,另一方面卻是刀光劍影的叢林之間,中國的歷代王朝都必須要考慮到這兩個方面的關係。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裡的「民心」便是天命與叢林的最大公約數,唯有實現這個最大公約數,江山才能穩固,帝祚才能延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囧列傳 的精彩文章: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安能辨我是雄雌,撲朔迷離的花木蘭
帶血的皇冠,李世民與朱棣如何用焦慮與「民心」坐穩寶座
馬蓉稱與王寶強還有感情,她可知道歷史上有過覆水難收的故事
史上一場著名的離婚案,離婚女子竟被顏真卿打了二十大板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為什麼有些人有了錢反而給自己招來禍事

TAG:囧列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