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曾國藩論「慎獨」:人生第一自強之道 尋樂之方

曾國藩論「慎獨」:人生第一自強之道 尋樂之方

曾國藩說:「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

儒家講「正心誠意」,道家講「心齋坐忘」,佛家講「自凈其意」,其落腳點都是要管理好自己當下的一念之心。

心性修養的功夫,不僅包括一個人在公眾場合下,要管理好自己的言行舉止;同時也包括在沒有別人在場的情況下,同樣要讓自己的心處於清凈、自律的狀態。

後者,就是儒家所說的「慎獨」。

俗話說,「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每個人的內心在想什麼,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別人是無法知道的。

所謂「慎獨」,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起心、動念,絕不會因為別人不知道而故意放縱它們。

「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保持警醒。

「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的時候。

「慎」還有「誠」的意思,「慎獨」也就還有「真誠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意思。

對於「慎獨」,古人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做「不愧於屋漏」。

這裡的「屋漏」,不是說房子漏了,而是指古人為了採光,在屋子的西北角開的一個天窗。古代的房子一般是面南背北,門朝南開,所以西北角是最裡面、最昏暗的角落,最需要光線。

「不愧於屋漏」,就是指一個人獨處一室,在最隱秘的地方,也依然能夠保持謹慎、敬畏的態度,依然在思想上、行為上沒有絲毫放縱,能夠做到問心無愧。

類似的說法還有「不欺暗室」。

「暗室」指的是人家看不見的地方。

「不欺暗室」的意思就是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

曾國藩有著名的「日課四條」,也就是每天要操練的四門功課,其中首條就是「慎獨」,並且是根本,其他三條是枝葉。

他進一步指出,「慎獨」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自強之道

古人說:「威震四海,勇冠三軍;只沒本事,降伏自心。」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

一個人可以征服外在的很多事物,但是克服內心的慾望,恐懼,情緒衝動等等,還是要困難得多,正如王陽明所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什麼是強大?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只有凈化自己的心靈,才能彰顯人的生命力;只有內心強大,才能經得起外面的繁華和誘惑。

慎獨,是自強之道,就是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

曾國藩在人生中表現出來的堅毅和隱忍,正是他慎獨功夫的體現。

明代有一個宰相級的官員,名叫曹鼎,早年曾經擔任地方上的典史,相當於現在的公安幹部。

有一次,他抓了一名絕色女賊,由於離縣衙路途遙遠,當夜就住宿在一座無人的荒廟中。

月光下,女賊千方百計地以色相來引誘他。

曹鼎為提醒自己抵住誘惑,寫了「曹鼎不可」四個字貼在牆上,以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失控。

過了一會兒,他想,這是荒郊野外,又是她主動引誘,於是把紙撕了下來,想有所作為。

接著,他又感到不妥,因為這是為了私慾而破壞法律的行為,不能做,退回來又把紙貼上。

再過一會兒,他又想,她是犯人,我做了壞事她也不敢說,於是又把紙撕了下來。

可是這時候,內心的良知提醒他:這樣不行,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行為,又把紙貼了上去。

就這樣貼了撕,撕了貼,折騰了一晚上,最後,曹鼎終於保住了清白之身。

可見慎獨是很難的,其思想鬥爭的激烈程度不亞於同盜賊兵刃相見。

所以可以這樣說,慎獨是強者的行為,或者說,慎獨使一個人由弱變強。

尋樂之方

曾國藩說:「慎獨則心安。」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慎獨的人,心地乾淨清白,坦坦蕩蕩,踏踏實實,心中自然安樂。

又說:「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斷無行有不慊於心則餒之時,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

慎獨的人,真誠而守信,任世界物慾泛濫,永遠堅守內心的原則,時時內省而無愧於心,所以心胸安泰,快樂、知足、寬容、平和。

慎獨的人,事無不可對人言,表裡如一,言行合一,始終如一,心中自然鬱鬱蔥蔥,步步生蓮。

慎獨,之於世界,是心無掛礙;之於自己,是心有逸樂。

慎獨,是在自覺的狀態下,體會著生命本真的樂趣,是心靈的自然有序,是天人合一,是返璞歸真。

守身之先

《菜根譚》:「肝受病則目不能視,腎受病則耳不能聽。受病於人所不見,必發於人所共見。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必先無得罪於冥冥。」

肝臟感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清;腎臟染上疾病,耳朵就聽不清。

病雖然生在人們看不見的肝臟和腎臟上,但是病的癥狀必然發作於人們都能看見的地方。

所以君子要想表面沒有過錯,必須從看不到的細微處下慎獨功夫。

俗語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在冥冥之中必然有人監視我們的言行,同時,舉頭三尺有神明。

所以對於「守身」來說,就是保存自己、保守自身,慎獨是第一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人言可畏!面對流言蜚語 我們該怎麼辦?
入以色列記
那些不務正業的小孩都長大了
看看這些花鳥國畫:賞心悅目!
最後寫下一幅小楷,走的悲壯從容

TAG: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