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能力,是女孩頂級的魅力
01
生活中,有8成人需要「擺渡」
記得之前看過一部電影《擺渡人》。
影片講述了酒吧老闆陳末和合伙人管春這兩位城市裡的「金牌擺渡人」。
他們平時看起來弔兒郎當,但卻熱情服務於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無論你遇到任何煩惱,只要「預約擺渡」,他們就會拼盡全力將你從悲傷中拯救出來。
擺渡人,是那座城市裡的超級英雄。他們的使命就是把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用快樂和溫暖抵抗這個世界的悲傷。
電影中有句旁白這樣描述「擺渡人」這個身份:
「世事如書,我偏愛你這一句,願做個逗號,呆在你的腳邊。但你有自己的朗讀者,而我只是個擺渡人。我們都會上岸,陽光萬里,到哪裡都是鮮花開放。」
影片中預約擺渡的人源源不斷,這也就構成了這部影片的主旋律。
有人說,這是導演張嘉佳為我們呈現了一部精彩紛呈的電影版小說。他也一直在做現實版的陳末,把河中的人渡向彼岸。
現實中,到底有多少人需要擺渡呢?
國際組織曾對25個國家的人口做過相關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不論是富人還是窮人,不論是擁有高收入的白領階層,還是擁有低收入的普通人群,其中60%的人感覺到生活中會出現一些令自己難以入睡的事情,所以自己並不是每天都能夠快樂;20%的人感覺到自己每天都會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所以感覺並不愉快。
調查數據表明:8成人群在生活中經常受制於棘手的事情,而無法快樂。
02
你的情緒模式,讓你越來越不快樂
為何你常常感到不快樂?
《遇見未知的自己》書中,作者從生理學角度很好地剖析了這個問題。
從生理學上看,如果你不斷重複做某件事,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長期且固定的關係。
比如說,如果你每天都生氣,感到挫折,每天都覺得悲慘痛苦……那麼,你就是每天都在重複地為那張神經網路接線和整合。
久而久之,這就變成了你的一個情緒模式。
糟糕的是,當我們在身體層面或者大腦層面產生某種情緒時,我們的下丘腦會馬上組裝一種化學物質——「胜肽」。
胜肽會隨著血液跑到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被細胞周邊的上千個感受器所接受。日積月累,我們體內的感受器對某種胜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並會產生飢餓感。
所以如果你一段時間不產生某種你長期固有的情緒的話,你的細胞就會讓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產生這種情緒。
簡單來說,一旦一個人連續感受到不快樂,而他又不關注自己內心需求的這種特殊性,那麼,他的處境會一直持續下去,從而常常感到不快樂。
03
你有40%的可能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心理學有個研究發現:一個人是否快樂取決於三個要素:你的基因,自己有意識的行動,以及你的際遇。
在人的快樂因子里,基因佔了50%,所以有些人天生比較開朗,有些人情緒則大起大落;自我有意識的行動佔了40%;際遇則佔了10%。
也就是說,你的快樂有40%掌握在你手中,取決於你有意識的行動。
張德芬說過:愛自己,是一切快樂的根源。
電影《怦然心動》里,講了一段唯美的初戀。
在所有人都還小的時候,朱莉就對布瑞斯一見鍾情。
美妙的清早,她跑向他,牽他的手,對他說:「嗨,我是朱莉,需要幫忙嗎?」
他對這樣的熱情與勇敢感到困惑。因為他父母教會他的,是克制、虛偽和曲意逢迎。
於是,在未來的六、七年時,他一直在躲避著朱莉。
直到有次爺爺告訴布瑞斯:有些人金玉其外,有些人敗絮其中,可是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從此以後,你發現其他人都不過是浮雲而已……
由此,他才慢慢地,看見真實的朱莉。
而在這幾年的時間裡,朱莉卻一直以她的聰慧、善良、勇敢、愛,陪在他的身邊。
影片讓我驚艷的,是朱莉的性格。
她熱情地幫助布瑞斯,大方地與布瑞斯相處,不計較地付出,友善地相處。
但在布瑞斯傷害到她的尊嚴、家人和底線時,她懂得馬上止步。
關係結束之後,她也沒有以受害者自居,不評價不抱怨,只是繼續努力,繼續善良地對待身邊每一個人。
這就是自愛的力量,自我尊重,自我接納,自我愛護;繼而尊重、理解、以及愛護他人。
快樂不是一部分人的天性,是可以學習和摸索的技能。
對女孩而言,有能力給自己快樂,更是一種頂級的魅力,它能讓你獲得平靜的力量,吸引到更好的人和事情。
所以,好好愛自己,哪怕每一天都有狂風暴雨向你迎面襲來。
作者:夏穆,新媒體工作者。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決定你的人生層次
※你為什麼一定要讀書?這個理由足以讓你心服口服
※小心這3件事,正在慢慢侵蝕你的思考力
※只有做到真正的自律,你的人生才會開始變得不一樣
※小心這3件事,正在慢慢毀掉你的深度思考能力
TAG: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