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黃信陽書法賞:修道養德,方可得道
黃信陽道長,號中和子。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 北京市道教協會會長,河北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常委,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道教協會道家書畫院院長,上善慈善基金主任。編著有《道教教理教義》、《全真必讀》、《道教楹聯選編》、《人生格言》、《道教常識問答》、《老君說百病百葯》註解、《全真道》、《道教戒律》,出版社發行《修道養生真訣》、《道教常識》、《中國道教文化典藏》等。
黃信陽道長將道教文化、周易風水思想融匯於書法之中,他的書法中飽含道教思想的藝術理念。將道教中清靜,恬淡,無為的精神與書法技藝相結合才能成就真正純粹的藝術作品。黃道長通過對道教文化的體悟,在精神上取得了自由,並運用到書法藝術的創作中,使道教文化與書法藝術的結合幾乎達到了至臻至美的境界。
道,使人精神專註。修道即是專註一事,為內在修鍊,即內功。《太平經》中講到「求道之法,靜為基先,心神已明,與道為一。」《坐忘論》也有:「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的說法。告訴我們想到修道,首先要做到靜、專註,這也是打坐的作用。正如道家所云:「大道全憑靜中得。」
養德為外在行持,即外行。道教認為:宇宙本體的道是無為的,如果想進入無為、無欲的境界,就必須從培養自己的品德開始。而修品德又稱謂外修,但外修是為內修打基礎的,只有內外兼修才能進入修「真」的深層領域,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得「道」。故《真誥》曰:「不修道德,乃學道無成。」《金蓮仙史》云:「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德」是《道德經》中的又一重要內容。道創造萬物,而萬物的本性是「德」。沒有道,就沒有萬物;而沒有德,萬物也就失去了本性。《道德經》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教在教義中最提倡「德」。「道」之在我者就是「德」。道教經典作品老子的著作《道德經》只所以為道德經,說明「道」與「德」是道教思想的精華所在,修道與養德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書畫家李俊邑:詩書畫合璧,盡顯山水之美
※畫家王小平:妙筆丹青游世間,初繪之心未忘懷
※李韋葦居士代表作:《茶經》
※畫家袁學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道教黃信陽書法賞: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TAG:書畫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