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龍紋瓷器大賞

龍紋瓷器大賞

今日話題

龍紋是陶瓷器裝飾的傳統紋樣之一,最早出現在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陶寺類型器物上,彩繪蟠龍紋陶盆是最富有特徵的器物。

瓷器龍紋淺議

舊說龍為鱗蟲之長、四靈之一,是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風播雨的神異動物,因此,裝飾在遠古時代陶器上的龍紋圖案,大都與氏族圖騰崇拜有關。

而最早出現在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遺存陶盤上的彩繪蟠龍紋圖案,則「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標誌」(馮先銘主編《中國古陶瓷圖典》。

瓷器龍紋的分期

縱觀瓷器龍紋,其造型變化可分為早、中、晚三期:

東漢至唐為早期,龍的形體帶有比較大的隨意性,形製取決於器物的裝飾需要,著重龍首的藝術效果,所以龍角捲曲、嘴部刻劃細膩,但身軀較呆板,頸、腹、尾變化不大,龍爪似蹄。

五代至元為中期,龍身多數披鱗,身、尾界限清晰,體格有強壯的也有纖身的,龍首有角、發,卻無雙須,龍爪一般為三趾;

明清為晚期,龍作蛇形,龍首之鬢、發、須齊全,身軀嬌健,爪以四、五趾為主;

商代前期與中期灰陶器及白陶器上,流行夔紋。夔為一腳的龍,習稱夔龍紋。西周印紋硬陶上,尚有夔龍紋。戰國及漢代彩繪陶上出現龍鳳紋和蟠虺亦是龍的一種。南朝晚期至唐代,龍多作堆貼、捏塑在器物上。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還有那些龍紋瓷器。。。

今天的「龍紋」瓷器就給大家講到這裡了,我們下期見哦!

更多資訊,請點擊關注,小編萬分榮幸!文章內容僅代表小編個人意見,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希望您能看得愉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鑒行 的精彩文章:

構思奇巧,變化萬千——絞胎瓷
影響藏品價值的五大要素
陶瓷的保養 你知道嗎?
陶瓷藝品·清水燒 你聽過嗎?
琮式瓶 祭祀的玉器

TAG:品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