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葛亮抱憾終生沒能統一中原,竟變成千古遺恨?

諸葛亮抱憾終生沒能統一中原,竟變成千古遺恨?

諸葛亮曾隱居在南陽,劉備三顧茅廬時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對」,之後出山助劉備佔取荊、益兩州,最終導致三國鼎立的局面。

諸葛亮一生中工作做得非常好,面對劉備的知遇之恩,他一生都願意為劉備肝腦塗地,而且他一輩子對人很寬厚,法律嚴而公平。

諸葛亮不管是為了平民百姓,還是為了蜀川大業,其實諸葛亮不必六出祁山,只要好好守著四川就行了。但若他不做攻擊性防禦,漢中不一定是守住的;後來以四川做基地的偏安局勢,守巴山守得住,卻一定要在前面以攻為守,襲擊對方,讓對方打不進來。他應該在關口要道,擺一支前哨部隊,後面四川部隊接濟他,一波一波往下打;東邊從荊州往漢水的東邊打,打上淮水,就可以逼著東吳非上來幫忙不可,因為已經打到東吳的家門口,他非派部隊一起跟著打不可。

臨終託孤,匡扶漢室

劉備臨終託孤後,身為丞相的諸葛亮全力輔佐劉禪。治軍,治民,事無巨細都由他一個人決斷,把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為了完成先帝劉備統一中原,恢復漢室的遺願。諸葛亮向劉禪上書北伐,並積極備戰。劉禪與群臣商議此事,多數人都相信諸葛亮的才幹,只有少數人表示反對北伐。

兵出祁山,北伐中原

建興六年(228年)春天,諸葛亮兵出祁山,因過分相信馬謖,丟失了街亭。導致魏軍乘勝追擊,蜀軍大敗。蜀國群臣趁此上書劉禪:「街亭一戰,我軍元氣大傷,應該固防養兵,積蓄力量。」諸葛亮卻堅持北伐,只是承認自己用人失誤。諸葛亮不顧群臣停止北伐的意見,並指責他們貪圖安逸自保。同年冬天,蜀軍北伐,魏國曹真出戰,蜀軍久攻不下,糧盡而歸。

民窮兵疲,千古遺恨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又兵出祁山,使用木牛流馬等先進器械,解決了糧食運輸問題。但是魏國的堅決防守政策,導致北伐大軍寸步難行,只能在糧食耗盡後返回蜀國。於是朝中有人再次提出停止北伐。諸葛亮對反對之聲不屑一顧,在之後的北伐中,採取軍士屯田的政策,繼續與曹魏抗爭。建興12年,積勞成疾的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而蜀國,在諸葛亮的繼任者姜維的指揮下,繼續北伐中原,最終國力消耗殆盡,被曹魏所滅。

權謀境鑒:智有所缺,謀存其敵,慎之少禍焉。智計總有缺陷的地方,聰明如諸葛亮,也未能完成先主遺願。使用智慧切不可一意孤行。

劉備死後託孤,諸葛亮主管一切政務。當政期間,勵精圖治,賞罰分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總之,諸葛亮的戰略並不高明,但是他為人公正明白,對人之好那是沒話說的。所以對諸葛亮還是給予相當高的評價。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周老師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周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