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生物分布帶理論
活化石
1
瓦勒邁松(Wollemi Pine)
「1994年,一位國家森林護林員在位於悉尼以西200公里的澳大利亞國家森林公園找到了瓦勒邁松(Wollemi Pine),這是一個活化石,它的『樹葉和化石中的假定祖先一模一樣,就是晚侏羅紀的Agathsis jurassica[一種樹]。』理論上這種樹已經在1.5億年前就絕種了。那些化石出土的地方距離這些樹不到100公里,而他們在挖掘化石時,卻沒有發現這些森林公園中仍具生命的罕見古樹。」
左圖:瓦勒邁松(Agathis jurassica)化石,上面覆蓋著現代瓦勒邁松Wollemi Pine (Wollemia nobilis)的葉子。葉子是一模一樣的。
中圖:今天生長著的瓦勒邁松樹枝。
右圖:今天生長著的瓦勒邁松樹頂。原以為這種樹已經絕種,在化石記錄中缺席了設想的一億五千萬年,但很明顯在這些岩層形成的時候,它當時依然生長著。
2
斑點契尺蜴(tuatara)
「斑點契尺蜴(tuatara)是個形態不雅,但具重要意義的爬行動物。一位創造論科學家是這樣描述這個活化石的:
在多數動物學教科書中,斑點契尺蜴(tuatara)已經成為歷史的遺迹了。雖然它形如蜥蜴,但是它的身體構造和生理特徵表明它是啄頭目(rhynchocephalia)物種的唯一倖存者,啄頭目是一種『鳥嘴頭』爬行動物。這一類物種現今只能在紐西蘭附近的群島上找到,它們棲息在岸邊的沙丘洞里。
……它最後的化石標本出現在白堊紀早期,距今據悉有一億三千五百萬年。 在歐洲的侏羅紀沉積岩中發現的骨架與這些活物的極為相似。這種相似度表明,它們之間沒有經歷過太長的時間,不足以發生[所謂的、假設的]進化,改變斑點契尺蜴形態。據實際情況,更易接受的是,這類物種在諾亞洪水過後存活了僅僅幾千年。」
左圖:斑點契尺蜴(tuatara)骨骼。
右圖:活著的大蜥蜴。
原以為這種蜴已經絕種,在化石記錄中缺席了設想的1.35億年,但很明顯在這些岩層形成的時候,它當時依然生存著。
3
水杉(metasequoia)
「最後,我們看一個相對『近期』的例子——如果把化石記錄中消失的兩千萬年稱之為近期的話。科學界從化石樣品首次認識到水杉(metasequoia),並且認為水杉已經絕種了。1940年,人們竟然在四川省發現了生長中的水杉。
有大量的化石標本表示,約一億三千五百萬年到二千萬年前的白堊紀和第三紀時期,它們廣泛分布在亞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和中緯度地帶。在1940年發現水杉的活物前,人們一直以為水杉已經絕種了。現僅有幾千株仍然生長於海拔700到1400米的中國中部地區。……發現這些水杉後,人們就將它們種植在世界的各個地方。
左圖:水杉化石。中圖:從現在生長的水杉樹上採下來的水杉。右圖:現在生長的水杉樹。原以為這種水杉已經絕種,在化石記錄中缺席了設想的二千萬年,但很明顯在這些岩層形成的時候,它當時依然生長著。
此處又出現這種情況,世界各處都大量出土這種化石,但是在後來的是層中就突然消失了,而這些樹顯然是沒有絕種。
「我在此僅僅舉了眾多化石事例中的一小部分。這個小圖表歸納了我們所談過的化石,但是要記住,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這使我們不得不得出一個簡單而深奧的結論:在岩層中沒有出現的生物,不能說明在岩層形成的時候生物(活物)不存在。如果我們明白這個事實,那麼關於化石順序的任何觀點都會弱化。但是我必須承認,這並未徹底解決問題。
活化石:一些今天仍活著的生物體在(假想的)幾千萬年間的化石記錄中缺失。在岩層中未找到一種生物體的化石,並不意味著這些岩層形成時,該生物當時沒存在於地球上。這是反對化石記錄中『進化演替』的有力明證。
生物分布帶理論
「那麼,小王,」何教授繼續說到:「我們可以回來討論你的問題,為什麼人們沒有發現和恐龍化石一起掩埋的人類化石。當然,可能不過是因為他們暫時還未發現罷了,就像在1938年才發現的腔棘魚一樣。或者即使發現了,也被那些認為不可能發現的科學家忽視了,就像在恐龍骨頭中被發現的紅細胞和軟骨質。也許諾亞時期人的數量過少,所以我們不太可能會在洪水時期形成的岩層中發現人類的化石。 「但是這些僅為猜測。這個關於人類和恐龍一起掩埋的問題其實涉及到一個被稱為『動物群序列(faunal succession)』的更大問題:為什麼在化石記錄中,不同岩層會有不同種類的動植物?
「這絕對不能證明進化論學者的觀點,他們認為僅出現於靠上岩層中的生物化石在底層形成時還不存在。我們剛剛已經討論過,生物化石沒有出現於某些岩層並不能說明這些岩層形成的時候這一生物體不存在,正如我們剛看過腔棘魚和其他的活化石。而且如我在前面論證過,在岩層形成之間並沒有經歷漫長的時間。
「但是,岩層中的化石的確好像存在化石種類的分類現象。創造論科學家如何解釋這一現象?
目前最為人們認同的理論是生物分布帶理論(ecological zonation)。
「簡言之,生物分布帶理論認為以前的生物圈比現今更為豐富,動物和植物的種類更為繁多,更符合上帝原有的所稱為『甚好』的創造。同時,為了保存這些物種的繁複性,地球的區域性劃分比現在更為嚴謹和鮮明。在不同的地域生活著不同的生物。這些區域是部分按照海拔區分的。恐龍應該是生活在低地,人類和多數哺乳動物生活在更高的地區。以下是一位創造論科學家,動物學博士,對這一理論的描述:
有這樣一個合理的假定,即大洪水前動植物的分布和現在一樣,因環境不同而不同。北極熊不會生活在熱帶。我們也很容易發現在山區地帶生態分布的不同,低地的動植物與高地的動植物存在有明顯的差異。……創造論者對地質柱的一種解釋稱之為『生物分布帶理論』,指洪水前生物的分布,在某種程度上與地質構造中化石的分布是有幾分相似的。換句話說,地質柱中的化石順序大致反映了洪水前在垂直高度上的生態分布。在這一種模型中,恐龍和人類生活在同一時代,卻生活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中。人類常是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地方。
化石順序的形成,或可歸因於漸漸漲升的洪水,逐漸而連續毀滅各處陸地以及各種生物,使它們形成了大面積井井有條的陸地的大沉澱盆地……在這種沉澱物底層的化石順序可以反映陸地被上漲的洪水侵蝕的順序。
…………
曾經提到過的洪水前的生態順序開始於低層區域岩石中的簡單生物[見圖]。有許多動物群體是生活在洪水前最低的海洋里,而『碳化』森林,兩棲動物,爬蟲動物則生活於較高溫而潮濕鬆軟的低地,開花植物和恆溫動物,如鳥類、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則生活於更高、更涼爽的地區。這種大體順序是符合化石記錄的。
這個生物分布帶理論認為不同的生物群眾一同被掩埋是根據他們棲息的地帶而不是時期。」
「您的意思是,沒有發現和恐龍一起掩埋的人類是因為他們沒有和恐龍生活在同一地帶嗎?」小李問。
「沒錯,」何教授點頭說道:「人類應該是和其他哺乳動物生活在更高的地帶。一些現今的例子,企鵝從未和香蕉樹一起被掩埋,鸚鵡和北極熊也沒有,這並不是因為它們不屬於同一時期,而是因為它們沒有生活在同一地帶。」
生物分布帶模型:洪水前的生物居住在通過緯度劃分的不同區域。所謂的『早期』生物居住區域的地勢較低,因而在挪亞洪水中首先被埋。
小王還是不夠滿意,他埋怨道:「這聽來太簡單了,有點牽強附會。」
「很多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何教授贊同道:「但是我要再給你看一些證據。有兩個和傳統進化論相衝突的事實是可以被生物分布帶理論解釋的。
1. 在世界各地,很多不同物種會『突然』出現在化石記錄里的同一岩層中。
2. 很多不同物種『突然』在世界各地的同一岩層中消失,這就是所謂的大規模絕種(mass extinctions)。
這兩個事實都與化石記錄的漸進進化觀點產生了嚴重的衝突,但是這兩個事實都非常吻合生物分布帶理論。」
進化論者認為化石通過其生活時期分類;創造論者認為化石通過其生活地點分類。
梁求真《理性信仰》連載,感謝作者授權小小推拉驢首發!
※跟小約翰一起讀雅歌
※跟小約翰一起讀傳道書
※我們需要一位真正的導師
※跟小約翰一起讀箴言07
※退化論與放射性測年法
TAG:小小推拉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