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中貿易關係需要重新解析

美中貿易關係需要重新解析

▲美國對中國服務貿易順差情況。

【僑報綜合報道】華美銀行CEO吳建民(Dominic Ng)指出,當下使用的美中貿易數據已過時。

當下美國輿論已轉為反對自由貿易。唐納德·特朗普的當選與其承諾解決貿易不平衡、特別是針對中國貿易方面的激進言論緊密相關。

特朗普在競選中表示,中國打破各項貿易規則,是美國貿易赤字的最大來源。

毋庸置疑,美中貿易關係的確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目前官方公布的美中貿易數據並不準確。這些數據所用的收集方法和計算方式始於二戰後,已不能準確反映當代全球經濟。

令人擔憂的是,若全球領導人主要依靠這些誤導性數據進行決策,經濟將受損,同時,相互依存的國家之間也將產生分歧。

過時的傳統貿易數據歪曲了經濟現狀

為何領導人們所使用的貿易數據存在問題。傳統貿易量的統計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出生產鏈的全球化現象。目前,儘管產品的零件產於多個國家,統計部門卻將整體貿易金額歸算於最後出口商品的國家。該數據收集方法是基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s)的《國際收支平衡手冊》制定,啟用於1948年,至今從未就複雜的全球價值鏈進行適當修改。

針對中國的情況,這就意味著廣泛使用的貿易數據並不準確,因為中國是完成最後組裝步驟的國家,而大部分零件產自其它國家。以蘋果手機(iPhone)為例,蘋果公司在美國進行設計、研發、營銷和軟體創作,昂貴的零件則出產自不同的地區:iPhone 6s的屏幕產自韓國、日本等,處理器產自美國,指紋感應器(touch ID sensor)產自台灣,大氣壓力感測器(barometric pressure sensor)則由德國製造,最終在中國進行組裝。儘管中國的零件生產和組裝僅佔整體生產成本的一小部分,但在美國貿易數據中,iPhone的全部進口成本被歸算為中國出口額。假設,在2016年全球高達2億1500萬的iPhone銷售量中35%銷往美國,以每部成本230美元來計算,僅iPhone手機就為2016年美中貿易逆差增加了170億美元。

顯然,美中貿易逆差被誇大了。由美國經濟分析局(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編製的官方貿易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美中貿易逆差達3090億美元,佔美國GDP的1.7%。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已率先提出附加值貿易統計法,該方法按出口零件的原產地進行更精準的計算。根據該統計法,調整後的2011年美中商品與服務貿易逆差較官方數據減少逾40%。

儘管近幾年貿易數據尚未被公布,如果我們把官方數據與調整後數據的差值假設成一個固定比率,那麼2016年美中貿易逆差將由3090億美元降至1690億美元。

雖然這仍然是一個很高的數字,但基於這一數據來進行減少美中貿易不平衡問題的策略討論才更有意義。

專訪朱鋒:中美貿易戰鞋子落地 說輸贏尚早

【僑報記者王伶羽北京報道】自美國宣布啟動「301調查」以來,中國各方普遍認為美國對華貿易調查或者反制是早晚都要落下來的靴子。北大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接受《僑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談1輸贏為時尚早,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次貿易戰的結果對於中美貿易關係有著非常重要的決定性意義。」

「第一中國要密切關注事件變化,第二應該隨時做好準備,如果美國提出了不公平的要求,要想好如何應對,但無論如何,開啟貿易戰都是雙傷的局面,畢竟所有人都知道現在中美貿易關係有多緊密。」

「中美兩國存在爭議和衝突的「清單」很長,特朗普上台後,最令人憂慮的還是中美雙邊經貿關係,」此前朱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這樣說,「即便沒有貿易戰,雙方在經貿領域是否會出現激烈的對抗?這對中美關係同樣是非常重大的挑戰。」據朱鋒介紹,這並非美國第一次對中國發起「301調查」,在此之前曾有五次並均以達成和解收尾。美國發起貿易戰的另一個原因是,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占貿易總逆差的比重高達47.26%,在所有美國貿易對象當中排名第一。

「美國不要總是認為中美貿易逆差都是因為中國,那主要是因為他們自己的產業外移,」朱鋒這樣說道。

美國對中國的服務貿易順差被忽略

另一個問題是,目前的公開爭論僅關注商品貿易的討論,而忽略了服務貿易。

儘管服務貿易逆差相比商品貿易逆差規模較小,但美國對中國在服務貿易方面(包括旅遊、教育、金融和其它專業服務在內)的順差顯著且增長迅速。

2000年至2008年間,美中服務貿易順差年均不足20億美元,2016年增長至374億美元(佔美國GDP的0.2%)。

雖然在準確測量服務貿易額上仍存有問題,但這些數據也表明美國並非一味處於貿易劣勢。美國企業在銀行業、軟體和教育等高附加值服務中具有明顯的競爭力,並可以從中國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消費市場斬獲發展機遇。美國服務貿易盈餘在過去十年間逐步增加。各類政策也在推動中國為美國企業在銀行服務、電影和其它產業降低市場壁壘,從而刺激美國服務出口,縮小美中貿易逆差。

美中貿易帶來難以衡量的社會影響

令中美貿易關係受到曲解的第三個原因是,很多負面影響比正面利益更容易被監測。毫無疑問,與中國的貿易一體化對許多美國特定人群和地區產生了不良影響,尤其是對從事低附加值製造業的工人們。然而,需要了解的一點是,對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也為美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中美間的貿易關係為美國消費者節省了一筆可觀資金。從中國進口低價商品有助於抑制美國的整體通貨膨脹,消費者也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購買到商品。一個接近美國收入中位數的家庭每年可節省約500至1000美元。

除了消費者利益以外,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也令美國在環境及生活品質方面受益匪淺。低端製造業尤其是重工業的運營過程常會產生大量的浪費以及空氣和水質污染。隨著製造業遷移至中國,美國實際上也出口了與之相關的污染。從這個層面說,美國人今天擁有更清新的空氣和清潔的水域都得益於中國。

最後,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與中國的貿易一體化有助於美國集中精力發展更高附加價值的生產活動。通過將低附加價值產品的生產外包給中國,美國能夠專註於高科技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並提高這些領域的生產力。如果沒有像中國這樣的海外市場進口美國的服務和其它高附加值產品,許多美國人或許就不會享受到今天的生活和就業條件。上述這些益處通常很難計算,所以未能受到足夠的關注。

需要解決的問題

美國政府應該積極探索減少雙邊貿易關係不公平的政策。同時,需要強調的是,關於中美貿易關係的爭論必須是客觀且基於事實的。統計部門應當更新統計方法,令公眾和決策者真正了解美中貿易關係的全貌。

更完善的統計數據將幫助我們免受謬論和政治手腕的影響,識別和解決中美貿易關係中真正存在的問題。例如,市場准入的不平衡——美國企業在中國面臨著大量的關稅、監管和外國直接投資壁壘,而在美國的中國企業並沒有這些障礙。另外,由於中國產業政策造成的鋼鐵和其它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可能會逐步影響到美國和全球市場。最新提出的 《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戰略計劃就揭示了中國會以犧牲外國企業為代價來支持中國生產商。此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表現也未能達到美國的預期;並在簽署如《政府採購協議》(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和《信息技術協議》(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等國際協議方面故意拖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僑報網 的精彩文章:

科羅拉多發現罕見三角龍化石 距今超1萬年
5歲男孩獨自遊盪皇后公園 看護中心員工遭逮捕控罪
布碌侖一街道連發兩起槍案 3人受傷
捐款用途?計劃留美多久?章瑩穎家人發公開信詳細回答各界疑慮
新規!10月起職業移民綠卡申請也要面試!

TAG:美國僑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宏觀策略:我國貿易結構優化需要提升服務貿易競爭力
關於全球貿易戰 你需要知道的十二張圖
《賊海》新視頻展示遊戲中「你需要了解的內容」
我們為什麼需要審美重構
關於張扣扣案:新京報的作者自己也需要多學點法律
人生,需要不斷解鎖新關卡
美媒:外商在中國談生意需要了解這5點
婆媳關係需要良性互動
客戶中心新定位、新體驗需要客戶中心領導者的新理念、新角色、新方法 之一新理念
患者需要重視骨性關節炎的護理
關於離職,你需要知道的全部原則
美國研製這款新型武器,讓中俄羨慕,遏制美國發展還需要努力
美高官對中非關係「說三道四」引公憤:「我們不需要美國說教!」
中國是否需要造核動力航母?專家提出3大理由表示不需要!
婚戀相親類節目的深耕細作:需要新元素,更需要社會關切
春意黯然,我需要大美甲
關於中醫減肥,你需要知道這幾點
「年俗之爭」需要理解和尊重來解
關於《戰神》新作的戰鬥系統 你需要了解這些!
美甲美睫店主需要重視並學習的「回頭客」戰略。 | 互聯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