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逝者完成心理分離,化解喪親的哀傷
與逝者完成心理分離,化解喪親的哀傷
GIF/1K
鄭女士喪父,半年來她天天以淚洗面、一直沉浸在哀傷中,近來甚至心生內疚感,認為喪父是自己的錯,是自己沒堅持帶父親去北京大醫院看病,實在是自己的不孝耽擱了老父。喪親的憂傷、自責鄭女士嚴重抑鬱,前來就診。心理醫生診斷為,喪親後由於鄭女士缺乏正確的調適方法,親友也沒有注意幫助她找尋合適的宣洩途徑,使她始終擺脫不了喪親的悲傷反應,造成了心理障礙。正常的悲傷是我們記住逝者美好的東西,通過適度的悲傷解除喪失的痛苦。確實也有喪親者未解決或者是延長了悲傷,停滯在哀傷的過程中,喪親者與逝者沒有進行心理分離。從心理學角度講,喪失,需要哀傷修通,而修通的過程包括與逝者的心理分離,其方法如肅穆的告別儀式,確認和理解喪親的真實性,表達、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悲傷,應對由於喪親所帶來的環境和社會性的改變,轉移與喪失的親人的心理聯繫,修復內部的和社會環境中的自我等等。一句話,心理分離的目的就是幫助喪親者,坦然地將情感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關係上,能振作有效地「化悲痛為力量」面對自己今後的生活。
哀傷是面對喪親必不可少的過程
喪失是指失去親近的人,可能是死亡或者是離開,或失去未來的各種可能性,以及身體的損害等。親近的人特別指父母、配偶、子女,撫養人如祖父母、外祖父母,還有兄弟姐妹、戀人、朋友等。親近的人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客體,特別是父母,是人幼年成長中最重要的客體。親人死亡是最重要的客體喪失。不管是童年還是成年,喪失會給人帶來悲傷。親人的死亡或離去,使人有一種被拋棄感,與內心世界連接的客體的消失,會帶來無助感。哀傷對於喪失是必須的,對於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哀傷,其結果會產生心理疾病,適當的哀傷是需要的,哀傷是一個高級的社會過程。存活的客體在完成哀傷的主要心理任務中,扮演著一個決定性的角色,澄清對舊的客體的依戀,需要建立其他新的關係。這個過程包括清除對舊的客體的情感連接,然後建立與新的客體的連接。哀傷的過程可以是積極適應而有效的悲傷過程,有利於喪親者身心的復原。
接受喪失親人的事實
對喪親、居喪者的心理疏導,不只是簡單的人文關懷,更體現著一個國家對公民生老病死保障服務的文明程度。心理疏導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喪親者接受喪親人的事實,簡單方法是,一是鼓勵喪親者傾訴,宣洩不良情緒,強化死亡的真實感,讓喪親者真正接受死亡。二是通過情境回憶,引發喪親者的悲傷反應,協助整理死亡事件發生之後的感受,做到無條件接納其情感反應,鼓勵任何形式的表達宣洩,不作判斷,不作忠告和建議;不說空洞而毫無幫助的安慰之詞如「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一切很快就會結束」、「過去的就過去了、想開點」等等。為喪親者營造一個能開放自我的安全的環境空間。三是幫助喪親者認識到面臨如此大的應激事件,適度痛苦、悲傷抑鬱的情緒是正常的,並能夠坦然接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幫助喪親者相信科學,找到與逝者心理分離的科學方法,而對身心癥狀嚴重者要及時給予治療。
哀悼是有效的心理分離儀式
喪親居喪期,哀傷的過程需要做一些必要的事情,需要儀式化的方式進行悼念。在儀式化的哀悼過程中,人們由喪失帶來的痛苦得以修通,使喪失不導致身心內傷。悼念儀式化的作用在於,一是通過固定的儀式,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完成與喪失的客體(死者)的分離。二是眾人聚集得以分享和獲得支持,也是為了親屬的一種對喪失與死亡的修通。三是所致悼詞和個人對死者的哭訴,個體的衝突和痛苦,用社會和文化可以接受的方式得得以表達。四是如清明節的祭掃,是一種有規律性的看望,也是和與過去、和失去的親人的一種連接方式。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人有機會為他們的喪失進行過悼念,完成有效的哀傷過程,使他們的喪失得以修通。比如一個3歲小孩他媽媽去世,還不太懂事,他沒有機會參加悼念儀式,他沒有自己嘗試進行哀悼的過程,而形成日後成長中的內疚感、迴避等情感與行為,可能一直伴隨著他,內心的缺憾也許會成為他永久的悲傷。喪親時在對哀傷渲泄的儀式化過程中,讓喪親者會有一種心靈解脫,這就是有效的心理分離。
GIF/1K
TAG:曉非心理工作室 |
※心理成熟的人是怎樣化解悲傷的?
※心理學研究:失去的感情,真的會造成「依戀損傷」
※心理病最痛苦不是渾身難受,而是不被理解,有同感請進
※患者的一般心理之心理需要
※自學心理學,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拒絕心理從業者的心理操控!
※同性戀心理是怎麼造成的?
※注意放療患者的心理狀態,有助於抗癌!
※走心!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治療切勿忽視心理護理
※一段感情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么?是有的。| 依戀損傷:親密關係中的心理創傷
※心理疾病的被害妄想從改變被害思維開始
※和離過婚的女人談戀愛,男人要做好心理準備才行!
※心理測試:你的愛情會因為母親的拒絕而走向盡頭嗎
※在戀愛中,過重的嫉妒心理害人害己
※其實,你的愛人可以成為你最好的心理治療師
※心理諮詢和治療前,要充分調整好心態
※面對孩子的病痛和傷痛,英國人如何治癒孩子的心理?
※癌症患者的心理變化特徵,避免「恐癌心理」,癌症並不可怕,你一定要克服!
※美女摸流浪狗遭咬傷毀容,你不了解的狗狗心理
※神經性厭食症心理解讀
※心理學戀母情結:成熟的女性更容易讓男孩子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