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領域的大神們
文/整理:insoulter 編輯:X君
01
神經生物學@siaga@東華君
David J. Anderson
說到神經生物學領域的牛人,不得不提到加州理工學院的David J. Anderson教授啦!或許最近一次他在各大中文媒體刷屏是因為前陣子前首富陳天橋雒芊芊夫婦捐出1.15億美元在加州理工學院成立了陳天橋雒芊芊神經科學研究院,而David J.Anderson教授就是該研究院首任主任。除了這個頭銜之外,現年61歲的他還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Seymour Benzer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成員、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是國際公認的神經科學領域研究的領軍人物。
David J. Anderson教授1974年至1978就讀於哈佛大學生物化學系,獲學士學位,1978年至1983年就讀於洛克菲勒大學,獲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1983年至1986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先後師從兩位諾獎得主Guenter Blobel
和Richard Axel。 1986年至今歷任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終身職副教授及終身職正教授。2016年起兼任加州理工學院陳天橋雒芊芊神經科學研究院主任。
David教授科研生涯的前期專註於神經幹細胞以及腦部發育。他是第一位將兩種主要的腦細胞——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的自我更新多能幹細胞成功分離的科學家。現在他實驗室的研究目標旨在繪製引發老鼠和果蠅情感行為的神經迴路示意圖,並操控這些神經迴路,試圖探討情感背後的神經生物學原理。已獲得多項學術榮譽,包括Thomas Salmon獎、Abraham Spector獎、Givaudan獎、Paul G. Allen傑出研究員獎、Alexander von Humboldt獎等等。此外,David J.
Anderson教授現為Helen Hay Whitney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Allen腦科學研究所Mindscope諮詢委員會委員以及多家知名生物醫學期刊編委,如Development、Molecular and Cellular
Neuroscience以及Neuron等。
2017年1月27日 - 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學院主任 David J. Anderson 教授因「發現控制情感行為的神經迴路機制」而榮獲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頒發的第 17 屆 Perl-UNC 腦科學獎。成立於2000年的Perl-UNC 腦科學獎日漸成為生物醫學科學家的知名獎項。歷屆得獎人中有六位獲獎者榮獲諾貝爾生理學獎、醫學獎或諾貝爾化學獎。其他兩位 Perl-UNC 腦科學獲獎者榮獲卡弗里獎(Kavli Prize),這對神經系統科學家而言是幾乎等同於諾貝爾獎的著名獎項。至於David J. Anderson 教授還能不能拿到諾獎,答案就留給時間啦 ~
Patricia Goldman-Ragkic(1937-2003)
(A. Goldman-Rakic; B.視覺空間工作記憶的神經生物學機制; C. 多巴胺對前額葉功能至關重要)
Patricia Goldman-Rakic是美國神經科學家 / 神經生物學家,是研究前額葉皮層結構和功能的先驅,同時在工作記憶、精神分裂症等領域也取得了突出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她是當代神經科學研究領域最傑出的女科學家之一,激勵著許多女性投身科學研究。
Goldman-Rakic首次發現和描述了前額葉神經環路及其與工作記憶的關係。在她之前,科學家們認為前額葉皮層的認知功能過於複雜,超出了科學研究的範圍。Goldman-Rakic的研究表明,用於研究感覺皮層的方法同樣可以適應於最高級的前額葉皮層,掀起了研究腦高級認知功能的環路基礎的熱潮。正是由於Goldman-Rakic,科學家開始更好地了解高級認知功能的神經生物學基礎,以及精神分裂症 、 阿爾茨海默病 、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ADHD)、 腦性麻痹 、 帕金森病和痴獃等疾病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她採用了多學科的方法,運用生化、 電生理 、藥理、解剖和行為技術來研究工作記憶,這為科學探究提供了新的範例。她還率先研究多巴胺對前額葉皮質功能的影響,這些研究對我們對精神分裂症、ADHD和帕金森病的了解至關重要。
(前額葉皮層在工作記憶中的作用的研究熱度的變化趨勢及PG和其他先驅的傑出貢獻出現的時間點)
Goldman-Rakic曾經擔任過美國神經科學學會(SFN)主席,並創立了神經科學領域內知名的學術刊物CerebralCortex。她去世後,還有一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獎項設立:Goldman-RakicPrize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02
心理學@姚腦師
Karl Friston
說起神經科學方面的大神,那就要提到倫敦大學學院(UCL)Karl Friston了。Friston先生是腦成像方面的神,今年58歲。早年在劍橋學的自然科學,後到國王學院醫院學的醫。現在是倫敦大學學院的教授,Wellcome Trust腦成像中心的老大。
他的學術成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在人類獲得永生之前)很可能也後無來者。在谷歌學術截個圖給大家看。他老人家職業生涯被引用次數18.4萬次,其中過去5年就有8萬次。什麼概念呢?愛因斯坦厲害吧?至今被引用次數10.9萬。霍金牛逼吧?被引用次數一共12.2萬。Friston先生比他倆都年輕。
引用次數只能說明學術產出的總量。我們學術界還常用一個H-index來同時衡量學術的數量和質量。Friston他老人家的H-index有202,過去5年內就有135。也就是說在過去5年內,他老人家發的文章中有135篇文章被引用135次以上。135篇文章耶!姚腦師5年能發個15-20篇文章就很高興了好吧。發50篇文章就可以飛了。發100篇鍵盤肯定打爛了。
135篇文章還只是他被引用次數比較多的文章。他老人家過去5年到底發了多少文章呢?姚腦師特地去數了一下(我也很不理解自己的行為。可能追星的都這樣)。嗯,408篇。也就是平均4天半發一篇吧,不算節假日差不多3天一篇。大家刷朋友圈有沒這麼勤呢?大家感受一下。
他老人家對我們最大的貢獻就是創造了SPM這個東西,用來分析腦成像的數據(腦電的也可以)。免費好使,用過的都說好。沒用過的我安利一下。
姚腦師跟Friston先生萍水相逢。除了上過他家SPM的課,聽過他答疑,感覺他特別和藹可親之外,沒有什麼料可抖了。大家就一起仰著頭看他老人家吧…
Alan Baddeley
下一位學心理的大家都認識,就是記憶研究的泰斗Alan Baddeley老先生。他老人家今年83了還戰鬥在一線。他早年在倫敦大學學院讀的本科,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碩士畢業後在劍橋大學讀了博士。1974年他和Graham Hitch提出工作記憶模型,對記憶研究至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從那時起他就在劍橋認知與腦科學部(Cognition and Brain Sciences Unit)連任了23年的部長。他的學術成就雖然略遜Friston先生,卻也是秒愛因斯坦超霍金的,大家可以看他的引用次數和H-index。
姚腦師跟Baddeley老先生有過一面之交。姚腦師在英國曼徹斯特這些年一直在組織一個叫「科學咖啡」(Café Scientifique)的系列科普講座。去年Baddeley老先生受英國心理學會之邀,特地光臨我們的咖啡做了一次講座。老先生真是高齡,抓激光筆的手都顫顫巍巍的,可講起課來又神采飛揚。他大侃他打小就喜歡給門照像的嗜好,後來激發了他對「人是如何記憶分辨不同的門」的思考,成就他對人類記憶的科研生涯。
作為地主,姚腦師肯定要跟他老人家約飯啊。看他走路艱難的樣子,我好心疼。我就問他:「您年紀這麼大了怎麼還在工作?」
他不假思索的回答:「咦,我沒有在工作呀?」(所謂工作對他來說就是「玩」)
吃飯的時候我又向他老人家請教:「我們年輕人要怎麼做才能像您一樣厲害?」
Baddeley想了想就講了一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他老人家在劍橋當領導這麼多年,為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科研),可以不回郵件不接電話,故意不去辦公室,和同事捉迷藏,以保證自己能一心一意「玩」科研。劍橋大學認知和腦科學部也沒有因為他的「玩世不恭」而倒塌,反而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可能大家都學會玩科研了吧?
大家反思一下自己目前的科研狀態,自己是在辛苦為別人搬磚還是在「玩」自己喜歡的科研呢?
共勉
03
腦機介面@yue li @呆蘇克
Miguel A. Nicolelis
Miguel Nicolelis(米格爾·尼科萊利斯),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法國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院士、暢銷書《腦機穿越》作者、2014年巴西世界盃「機械戰甲」發明者。他曾被美國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位科學家之一,其研究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10大最具突破性的科技創新之一。
Nicolelis是位巴西人科學家。1984年,Nicolelis在巴西聖保羅醫學院拿到醫學博士後,又獲得生理學博士學位並轉入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目前擔任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實驗室PI(Principlal Investigator)。Nicolelis實驗室主要擅長與神經信號集群的編碼分析,腦機介面技術以及神經假肢,由於其醫學背景,他們還涉及帕金森,癲癇,脊椎受損等疾病的研究。
眾所周知,腦機介面技術是一個非常前沿的技術,而Nicolelis最特別之處就是,他是這個前沿技術的前沿開拓先鋒者。在早期,他通過在猴子大腦中植入微電極陣列檢測猴子的腦電信號用於控制機械臂。2008年,他成功讓植入電極的猴子同步控制機器人行走。Nicolelis的成功之處還在於,他沒有局限在傳統的腦機介面領域中,而是非常廣泛地去探索腦機介面的各種可能性。2013年,他所在的團隊還現實了「腦-腦介面」即通過一個老鼠大腦信號去控制另一個老鼠的大腦信號。同年,該團隊還通過500多個神經元信號記錄,實現猴子控制雙側虛擬手。由於Nicolelis本身是個巴西球迷,所以在2014年他召集全球最頂尖的科學家們,實現一名29歲癱瘓病人在巴西世界盃上控制外骨骼踢球的動作。同時他所承擔的「The Walk Again Project」計劃以及幫助至少8位已完全癱瘓數年的患者利用腦機介面技術恢復部分運動功能,創造了醫學上的奇蹟。
AndrewB. Schwartz
幫他重新實現運動願望的人叫做AndrewB. Schwartz,目前是匹茲堡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的主席,同時在神經生物系擔任教授。他1984年在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拿到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正常和擾動運動中深小腦核的活動》Activity in the Deep Cerebellar Nuclei During Normal and Perturbed Locomotion)。之後他去了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跟隨Apostolos Georgopoulos教授作博士後。 1988年,他在世界最大的神經學疾病研究和治療醫院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開始了自己獨立的研究工作。也就是在這個地方,他開發了探索在整個手臂運動中產生的連續皮質信號的模型。他訓練猴子來畫不同的圖形,同時記錄它們運動皮層的單個細胞的活動。之後Schwartz博士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完成了大腦皮層神經控制的假肢。通過這個假肢,癱瘓病人可以自己吃飯,還可以實現其他一系列日常活動。1995年Schwartz博士搬到了聖地亞哥的神經科學研究所。2002年加入匹茲堡大學任教至今,在去年終於搞出了一個大新聞。除了假肢之外,他還繼續利用神經軌跡表示來更好地理解從預期到在虛擬現實環境中使用電動機幻覺的實際運動。
04
神經經濟學@悅悅胡
筆者所在的領域,學名是「Neuro-Economics」,在天朝被譯為「神經·經濟學」。這些年,腦科學的研究越來越熱門,衍生出來諸多交叉領域,神經經濟學即為其中之一。下文將介紹領域內/相關的五位大~~神~級人物。之所以列舉這五位大神,首先,當然是因為他們十分非常以及特別地牛哄哄,做過一些領域內開創性的工作,手握很多高引用率的文章;以及,他們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基本代表了神經經濟學的主流方向;另外,這五位的資歷橫跨老中青三代,坐標縱橫歐美英三地;最後,筆者跟其中四位有過一面或多面之緣,於是來客觀AND主觀地嘮幾句。
大神1:Paul Glimcher
紐約大學 神經經濟學中心– 在經濟系自學成才的神經科學教授
Paul Glimcher最早提出「神經經濟學」這個概念並且推而廣之,他也是神經經濟學協會(Society for Neuroeconomics)第一任主席。據說當年他跑到紐約大學經濟系旁聽了所有經濟學課程,真真是自學成才之典範。
最近Paul要搞的大新聞是「the HUMAN project」 (https://www.thehumanproject.org/)。神經科學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在於,受制於腦電或者核磁設備,通常情況下只能採集單一個體的活動數據。實驗經濟學基於簡便的行為學實驗方法,可以同時記錄數十位被試的數據。但這樣還不夠,並且在時間尺度上,也不夠。HUMAN project預備在長達20年內追蹤記錄紐約市10000名居住者,建立起一個跨領域(生物、行為和社會)的大數據平台來研究人類生存、健康、進化等諸多問題。
很神奇的是,Paul亦深諳中國學術界的環境和風氣,他一直致力於神經經濟學在中國的推廣,包括組織在上海紐約大學舉辦的兩年一次的神經經濟學暑期學校(Neuro-economics summer school)。筆者今年有幸參加,Paul有時會默默出現在教室後排,課堂中出現學生有不懂之處,便出聲補充解釋一二…或者三四。所謂傳道受業解惑,大概就是如Glimcher大神這樣的吧。
大神2:Ernst Fehr
蘇黎世大學 經濟系
–被預言遲早會拿諾獎,以及被天朝拒絕入境的男人
Ernst Fehr 與Paul Glimcher合著了《Neuroeconomics》的第二版。當然,這只是他學術貢獻中的冰山一…小角。
筆者第一次聽到Fehr的大名是在實驗經濟學課上,對於他在微觀經濟學領域的貢獻,我非科班出身,不好妄加評論。且列幾個數字:他與Klaus Schmidt合作發表的一篇闡述公平/競爭/合作理論的文章(Fehr and Schmidt, 1999)被引9450次,2002年發表在Nature論述利他性懲罰(altruistic punishment, Fehr and G?chter, 2002)的文章被引逾4300次,與G?chter合作的另外一篇關於公共品博弈(public goods experiment)中的合作與懲罰(Fehr and
G?chter, 1999)的文章被引逾3700次。研究關鍵詞:公平,互惠,利他,有限理性。
Fehr也著名於他在神經經濟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最早發現催產素(oxytocin)增加人際間信任的研究便出自他的實驗室(Kosfeld et al.,
2005)。隨後的一項研究(Knoch et al., 2006)使用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抑制右側背外側前額葉(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不影響被試對分配方案不公平程度的評分,但是能夠顯著增加被試在最後通牒博弈實驗中對不公平分配方案的接受率。這種無創性激活或者抑制大腦某個腦區的研究方法(包括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雖然依舊存在爭議,但在最近幾年愈加成為熱門,且與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一起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在Fehr的帶頭下,蘇黎世大學經濟學系建立起來一批做神經經濟學的實驗室,各個實驗組的負責人也陸續成為領域內的大牛,比如Phillipe Tobler, Todd Hare, Christian Ruff等。至於他緣何被天朝政府diss,可以打開這裡http://www.news.uzh.ch/de/articles/2010/wir-brauchen-eine-saekulare-ethik.html (第三張圖)試著找找答案。
Fehr, E., & Schmidt, K. M. (1999). A theory of fairnes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4(3), 817-868.
Fehr, E., & G?chter, S. (2002). Altruistic punishment in humans.Nature, 415(6868), 137-140.
Fehr, E., & G?chter, S. (1999). Cooperation and punishment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
Kosfeld, M., Heinrichs, M., Zak, P. J., Fischbacher, U., & Fehr, E. (2005). Oxytocin increases trust in humans. Nature, 435(7042), 673-676.
Knoch, D., Pascual-Leone, A., Meyer, K., Treyer, V., & Fehr, E. (2006). Diminishing reciprocal fairness by disrupting the right prefrontal cortex. Science, 314(5800), 829-832.
大神3:Wolfram Schultz
劍橋大學 生理、發展與神經科學系
– 愛吃愛喝愛玩的「多巴胺」老爺爺
從事腦科學研究應無人不知多巴胺(dopamine),知曉了多巴胺,必定眼熟右邊的配圖:摘自發表於1997年Wolfram Schultz 為第一作者的Science文章(Schultz, Dayan and Montague, 1997)。這篇文章挑戰以及推翻了學界先前認為多巴胺直接編碼獎賞(reward)信號的理論,提出多巴胺信號實際上是編碼獎賞預測偏誤(reward prediction error, RPE)。在上圖中,橫坐標為時間軸,縱向標尺和黑色小點表徵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神經元的放電,縱向標尺越高,黑色小點密度越大,表明神經元放電活動越強。簡要概括之,正性的預測偏誤,即得到比預期好的獎賞,誘發多巴胺神經元放電增強(第一列);負性的預測偏誤,即得到比預期差的獎賞,多巴胺神經元放電減弱(第三列);無偏差的預測,即得到預期中的獎賞,多巴胺神經元放電強度不變(第二列)。這篇文章自發表以來,被引次數近6000次,可見其江湖地位。
Schultz在德國學醫出身,於1981年在瑞士弗里堡大學獲得生理學博士學位。之後20年間一直在弗里堡大學從事神經科學研究,於2001年加入劍橋大學至今。他以顱內記錄猴子大腦的神經元放電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腦內獎賞系統,以及風險決策等一系列經濟學行為,發表牛逼文章無數,獲得榮譽無數,包括與Peter Dayan和Ray Dolan(也是兩位大佬)共享2017年Brain Prize (http://www.thebrainprize.org/flx/prize_winners/the_brain_prize_winners_2017)。
筆者曾在2014年於杭州聽過Schultz老爺爺的報告,並陪同遊玩蘇杭兩日有餘。可惜那時年少無知,只知道吃喝玩樂,於是印象中也只記得老爺爺亦愛吃喝玩樂,說起他到過的城市裡好吃好玩的酒吧,如數家珍。欲詳知Wolfram Schultz的牛逼履歷可查閱https://research.pdn.cam.ac.uk/staff/schultz/index.shtml。
Schultz, W., Dayan, P., & Montague, P. R. (1997). A neural substrate of prediction and reward. Science, 275(5306), 1593-1599.
大神4:Brian Knutson
斯坦福大學 心理系
#玩老鼠玩到股市裡的twitter網紅
Brian Knutson於1993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受聘於斯坦福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2016年成為終身教授(tenured professor)。他最早是研究5-羥色胺對幼年大鼠嬉鬧行為(play of juvenile rats)和人類從屬行為(affiliative
behavior)的影響,並且是第一個發現大鼠在獎賞任務中產生代表喜惡的高頻和低頻超聲波(ultrasonic vocalizations,USV; Knutson et al., 2002)。隨後,Knutson本人逐漸轉去研究人類社會中的獎賞行為,而USV在最近幾年開始引起學界的注意,筆者有幾位同事正在研究USV如何影響大鼠的親社會行為。
Knutson之後的研究方向包括情緒和經濟學決策的神經科學機制,以及臨床心理疾病的神經學基礎,以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為主要研究手段,輔以藥理學,自測,非語言行為測量等。他的代表作之一(Kuhnen and Knutson, 2005)研究金融決策中的風險偏好(risk-seeking)和風險厭惡(risk-aversion)行為,發現兩個不同的腦區—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和前腦島(anterior insula)—的神經響應分別與風險偏好和風險厭惡的行為數據相關。他另外一篇引用數很高的文章(Knutson et al., 2007),標題為「購買行為的神經學預測」,發現商品的價格過高會興奮腦島(insula)以及抑制腹內側前額皮層(mes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 的活動,並發現這種改變早於、且能夠預測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在2016年新近發表的一篇Nature文章中(Zalocusky et al., 2016),Knutson重操舊業,與光遺傳學大神Karl Deisseroth合作,研究調控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多巴胺2類受體神經元放電如何影響小鼠的風險偏好行為。依照Knutson的意思,用核磁數據來預測行為+用光遺傳的手段來調控行為,才是一個完整的neuro-finance研究。
身為神經經濟學協會的現任主席,Knutson大神是一枚twitter達人,也十分關愛後輩。今年6月筆者所在的實驗室邀請他來做報告,晚上一起喝酒,問及他為何轉而回去做動物實驗。他哈哈大笑三聲,說「因為我拿到tenure了呀」,然後補充說「another half story is ....」。嗯,似乎大神們都是拿到tenure然後開始「任性」的,比如Paul Glimcher去經濟系蹭課…
Knutson Lab: http://stanford.edu/~knutson/
Knutson, B., Burgdorf, J., & Panksepp, J. (2002). Ultrasonic vocalizations as indices of affective states in ra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8(6), 961.
Kuhnen, C. M., & Knutson, B. (2005). The neural basis of financial risk taking. Neuron, 47(5), 763-770.
Knutson, B., Rick, S., Wimmer, G. E., Prelec, D., & Loewenstein, G. (2007). Neural predictors of purchases. Neuron, 53(1),147-156.
Zalocusky, K. A., Ramakrishnan, C., Lerner, T. N., Davidson, T. J., Knutson, B., & Deisseroth, K. (2016). Nucleus accumbens D2R cells signal prior outcomes and control risky decision-making. Nature, 531(7596), 642-663.
大神5 女神:Hilke Plassmann
INSEAD商學院
#神經科學家如何在商學院賺大錢
Hilke Plassmann是巴黎INSEAD商學院營銷系的副教授。Plassmann女士於2005年在德國明斯特大學經管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和加州理工大學做了三年博後。博後期間,她以第一作者身份與John O』Doherty和 Antonio Rangel(這兩位也是大神級人物)共同發表了一篇很有名的WTP 文章(Plassmann, O』Doherty and Rangel, 2007)。研究發現,腦內眶額皮層(orbitofrontal cortex, OFC)編碼消費者在日常經濟交易中的支付意願(willingness to pay,WTP)。2008年,她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刊PNAS上發表了另外一項有名的紅酒實驗(Plassmann et al., 2008)。他們發現,紅酒的標註價格顯著影響了被試品嘗紅酒的愉悅感評分。同一種紅酒,價格越高,被試的主觀評分越高,同時增加了腹內側眶額皮層(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 mOFC)的大腦活動強度。
2008年Plassmann回到歐洲,受聘於巴黎INSEAD商學院。她在神經經濟學和神經營銷學領域的影響力和江湖地位,不僅僅是因為她在神經科學top期刊上發表的若干篇代表性論文,更因為她的腦科學研究還得到了管理學top期刊的認可(Plassmann, et al., 2012; Plassmann et al., 2015; Plassmann and
Weber, 2015)。這種「兩邊通吃」的行為也是筆者作為一名混跡在心理系玩老鼠的管理學博士心之嚮往的目標…2015年,Plassmann修行圓滿拿到終身教職(tenured professor)。據當事人透露,收到tenure的通知似乎是在她生下小baby的第二天。簡要介紹完Plassmann大神的跨領域神級操作,筆者似乎應該把副標題改為「左手tenure右手娃的商學院人生贏家」。對於女神的教育經歷和研究背景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瀏覽實驗室主頁http://faculty.insead.edu/hilke-plassmann/home。
Plassmann, H., O Doherty, J., & Rangel, A.(2007). Orbitofrontal cortex encodes willingness to pay in everyday economic transaction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7(37), 9984-9988.
Plassmann, H., O Doherty, J., Shiv, B., & Rangel, A. (2008). Marketing actions can modulate neural representations of experienced pleasantnes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5(3), 1050-1054.
Plassmann, H., Rams?y, T. Z., & Milosavljevic, M. (2012). Branding the brain: A critical review and outlook.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2(1), 18-36.
Plassmann, H., Venkatraman, V., Huettel, S., & Yoon, C. (2015). Consumer neuroscience: applications, challeng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52(4), 427-435.
Plassmann, H., & Weber, B. (201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arketing placebo effects: evidence from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al experimen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52(4), 493-510.
TAG:腦人言 |
※計算神經科學:科學界最令人激動的一個領域,你知道嗎
※俄羅斯科學與高教部長:中俄兩國在教育和科研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永新光學發力生命科學領域
※中國科大在醫學電阻抗成像領域取得新進展
※神經科學領域的一個巨大爭論,再起波瀾!
※葯神領域科普文
※高等教育學學科與領域之爭
※人工智慧變革醫療領域,谷歌和哈佛科學家認為的最大助力是?
※李大魁:我國醫院藥學領域的領軍人物
※VR技術在神經外科領域顱內壓檢測教學上的運用,突破傳統醫學局限
※聚焦全國兩會:王建宇代表——拉大量子科學等領域的領跑距離
※中科院與上海市共建生命科學領域三大研究平台
※俄羅斯科學與高教部長:中俄兩國在教育和科研領域有很好的合作前景
※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鮑哲南取得柔性電子領域新突破!
※走進非人類領域的經濟學
※中國科大在醫學電阻抗成像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光學測量在科學前沿領域的概括
※我國科學家開發生命科學領域專業資料庫
※醫學領域新發現:Ohu的研究導致治療神經系統紊亂的新療法
※全球科技領袖,見證科技領域的新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