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燒抽了」,怎麼辦?關於熱性驚厥,家長最該了解的幾件事

寶寶「燒抽了」,怎麼辦?關於熱性驚厥,家長最該了解的幾件事

寶寶發燒,是常事。可如果寶寶在家發燒燒得全身抽搐,爸媽你真的知道怎麼回事,又知道該如何正確處理嗎?

1熱性驚厥?就是寶寶「燒抽了」

熱性驚厥,又叫做高熱驚厥,醫學上指寶寶在發熱初期或體溫快速上升期出現的驚厥,也就是我們說的孩子燒抽了。

一般,熱性驚厥會發生在寶寶出生後3月~5歲之間,多數孩子首次發作年齡在生後6個月~3歲之間。

發病的男孩稍多於女孩,但絕大多數孩子5歲以後就不會再發作了

多數家長都會誤以為,孩子是燒得太高才會抽,事實上並非如此。

所謂「高熱驚厥」是不準確的稱謂,國際上診斷熱性驚厥也沒並沒有發熱程度的要求

也就是說,孩子燒到多少度,和孩子抽不抽,二者之間並沒有明確關係。

不過,熱性驚厥往往發生在體溫上升最快的時候,還有發熱後的24小時內。

2燒抽了,會不會影響大腦發育?

有的家長誤以為,燒得太高,孩子會被燒傻。如果燒抽了,可能導致孩子罹患癲癇,影響到孩子的智商。

其實,熱性驚厥絕大多數是良性病程,短時間的熱性驚厥,除非伴有跌傷頭等意外傷害,否則並不會對大腦造成明顯影響,更不會把孩子「抽傻了」。

發生過熱性驚厥的孩子多數智力、運動發育良好,即使是複雜性熱性驚厥患兒,其遠期智力運動和行為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均無顯著差異。

根據目前的數據,95%以上的熱性驚厥孩子日後並不會患上癲癇,也沒有直接因為熱性驚厥而導致死亡的病例報道。

但,凡事總有例外,也有幾個熱性驚厥後會出現癲癇的危險因素。包括:

1.複雜型熱性驚厥;

2.存在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如發育落後);

3.有癲癇家族史

3寶寶燒抽了,爸媽該怎麼做?

大多數寶寶熱性驚厥在家中發生,送到醫院時,通常驚厥已經過去了。

由於不了解熱性驚厥,又猛然見到孩子抽得不省人事,父母往往嚇得魂飛天外,做出一些錯誤操作,甚至損傷孩子健康。

當孩子熱性驚厥發作時,家長應當遵循以下六條處理原則:

1.不要向孩子口腔內塞入任何物品

孩子在驚厥發作時,幾乎不太可能咬傷舌頭,更不太可能咬出生命危險。

強行在驚厥發作時掰開孩子的口腔塞入硬物,不但可能損傷孩子的口腔和頜面關節。

如果硬物被咬碎咬破,可能落入氣道,引發窒息、嗆咳風險。

2.不要按住孩子試圖停止抽動

驚厥的發作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要用力按壓孩子,也不要試圖用這種方式制止孩子的抽動,否則反而可能造成孩子骨折。

3.不要按壓孩子人中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按壓人中可以縮短驚厥發作的時間。

90%以上的驚厥發作可以在5分鐘內自發緩解,如果過度按壓導致人中處皮膚破損,還容易導致孩子繼發腦膜炎。這是非常危險的。

4.將孩子放在安全的環境里

在熱性驚厥發作時,家長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防止發作帶來的意外傷害,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發作環境。

首先,家長應當將孩子放在平坦、不易受傷的平地或者床上,如果孩子抽搐頭會敲地,可在頭下方墊上軟墊,保護孩子的頭部。

其次,家長要整理開孩子發作時躺的床上、地上周圍一切可能引起危險的東西,包括傢具、物品等,以免孩子抽搐發作時被誤傷。

再次,家長要注意讓孩子保持頭向一側偏斜,以利於口腔里的內容物流出,避免這些內容物嗆咳進入氣管,引發危險。

5.抽得太久不緩解,立即送醫

如果孩子既往曾經有熱性驚厥史持續狀態,或者本次發作已經超過了3分鐘還不緩解,應當儘快撥打急救電話求助,或立即送醫。

6.驚厥緩解後,帶孩子就醫

即使是孩子只抽了一會兒,在孩子驚厥緩解後,家長仍應當帶孩子就醫。

這是因為,許多的其他疾病,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感染中毒性腦病、急性代謝紊亂等,都可能導致發熱期驚厥。

因此,在孩子的驚厥緩解後,仍應帶孩子到醫院兒科或兒童醫院神經內科就診,以讓醫生進行檢查,排除是其他嚴重疾病的可能性。

4抽過一次,以後發燒就還會抽?

孩子在發生第一次熱性驚厥後,總體僅有30%的孩子在以後的發熱性疾病過程中會再次出現熱性驚厥。

但是,如果孩子身上有一些危險因素,就有可能在以後再次發作。

這些危險因素包括:

1.18月齡前發病;

2.熱性驚厥發作時,體溫<38℃;

3.有熱性驚厥的家族史;

4.熱性驚厥發生前的發熱時間短。

具有所有危險因素的患兒,有76%的幾率將再次出現熱性驚厥。而上述危險因素都沒有的孩子,僅有4%會再次出現熱性驚厥。

5吃退燒藥,能不能預防熱性驚厥?

既然孩子熱性驚厥是在體溫快速上升時最容易發作,有的家長就會問:「那孩子發燒了,我早點給吃退燒藥,能不能預防驚厥發作?」

可以明確告訴家長的是,即使一開始就採取退熱措施,也不能預防熱性驚厥。這是有大量研究結果證明的。

有的家長會說:「可是我家孩子,一發燒我就給吃退燒藥,就真的沒有發作啊!」

實際上,即使發作過熱性驚厥的孩子,也不是每次發熱,都會出現熱性驚厥。所以,並不是體溫升高就會直接導致驚厥的發生。

如果個別的孩子出現每次發熱都發作,那麼就需要高度警惕這其實不是熱性驚厥,而是嚴重的癲癇早期表現,比如嬰兒肌陣攣癲癇(Dravet綜合征)等。

而且我們的許多家長,常常過度使用退燒藥,這樣並不好,而且這類藥物的嚴重不良反應也並不少見。

發熱本身只是人體對感染的一種保護反應和嚴重發炎性疾病的信號,除非是超高熱導致中暑,否則大多數時候,退燒藥的治療只是能夠讓人舒服一些,並沒有任何積極的治療作用。

因此,我們不建議家長為了給孩子預防熱性驚厥,在孩子剛剛開始發燒時,就過度使用退燒藥。

6有沒有其他辦法預防熱性驚厥?

正如前文所說,熱性驚厥大多數都是良性病程,目前國內過度治療的現象很普遍。

目前的研究結果證實:對於絕大多數熱性驚厥的患兒,不主張任何預防性治療

這是因為,預防性治療一般採用抗癲癇葯進行長期預防或者發熱時的臨時預防,雖然這些預防治療措施可以減少熱性驚厥的複發,但是沒有證據表明任何預防性治療可以改變遠期預後,包括認知功能、癲癇發生率等。

考慮到各種預防措施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以及熱性驚厥本身的良性病程特徵,所以一般醫生都不會建議孩子進行預防性治療。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

對於少數熱性驚厥過於頻繁(如發作>5次/年),或出現過熱性驚厥持續狀態(>30分鐘)的患兒,可以酌情在醫生指導下採取一些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分為長期預防和間斷臨時預防兩種。

長期預防:可選用丙戊酸或左乙拉西坦或苯巴比妥口服。

間斷臨時預防:在發熱早期及時口服或直腸應用地西泮,劑量為每次0.3mg/kg,可每間隔8h應用1次,最多連續應用3次。

需要強調的是,這種方法的常見不良反應是嗜睡、共濟失調(就是指肌力正常的情況下運動的協調障礙)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這有可能掩蓋一些嚴重疾病,如腦膜炎、腦炎等。

而且有的熱性驚厥發生在發熱初期很短時間內,甚至出現驚厥後才發現發熱,因此應用臨時口服藥預防常常不及時,導致預防失敗。

所以,不論是採用長期預防還是臨時預防,家長都要認真傾聽醫生分析可能的利弊,並且和醫生充分溝通、認真思考後再做出決定。

7打疫苗會不會導致熱性驚厥?

在小兒驚厥的發生中,遺傳因素可能是最關鍵的原因。此外,環境因素,如病毒和細菌感染是熱性驚厥的重要出發因素,其中以病毒感染更為多見。

疫苗接種發熱是疫苗接種常見的不良反應。

某些疫苗更容易引發熱性驚厥,尤其是減毒活疫苗(如麻風腮疫苗)以及全細胞製備疫苗(如全細胞百日咳疫苗)。

但是,沒有證據表明這種疫苗接種後的熱性驚厥與遠期癲癇的發生相關。

根據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的指南,熱性驚厥並不是接種疫苗的禁忌症

也就是說,部分減毒活疫苗的確可能容易引發熱性驚厥,但並不會導致孩子日後出現癲癇。孩子出現熱性驚厥,也不影響他們接種疫苗。

姜玉武醫生免費講課啦!(關注微信公眾號「犀鳥育兒」,微信搜索ID「babyhealthQA」即可馬上免費訂閱課程)

想要弄清這些問題,來聽姜玉武醫生免費課程第一講:「寶寶發育「慢半拍」,爸媽該腫么辦?」

姜玉武,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兒科學系主任,國際抗癲癇聯盟遺傳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癲癇協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醫學遺傳醫師分會副會長。

擅長:小兒神經系統疾病主要包括癲癇、兒童智力障礙、各種神經遺傳病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揭秘「國醫大師」禤國維醫術,三大皮膚惡疾他這樣治
高溫天氣,專家建議這樣穩血壓、養血管、防中風
八旬老伯眼前一黑暈倒在地,心跳停止長達5秒!「元兇」卻出人意料……
健身後排出「醬油尿」,甚至猝死在跑步機上?可致命的運動誤區,很多人都犯過!

TAG:健康有約 |

您可能感興趣

寶寶發燒後,家長最常用的這幾種退燒方式都是錯的,別再害孩子了
寶寶墜床,除了心疼,家長應該做些什麼?
家長了解這些,讓你不再為寶寶感冒而煩惱!
寶寶出現齲齒別總是怪糖,這幾件事情更容易壞呀,家長知道嗎?
孩子的玩具被搶,家長要怎麼做?這幾點家長應該要了解!
寶寶發燒,幾種錯誤的退燒方式別再用了,家長都做錯了還不自知?
寶寶發燒該用涼毛巾還是熱毛巾?做錯這件事的家長實在太多了!
寶寶摔倒後怎麼辦?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這三件事情,當家長的做好不要做,會害了孩子!
這四種情況下,寶寶再臟也不能給寶寶洗澡,家長們知道為什麼嗎?
寶寶齶裂,家長了解這些知識嗎?
夏季寶寶為啥容易得空調病?別只怪空調,看看這些事家長你做了嗎?
哪些寶寶最容易發燒?這6種寶寶首當其衝,家長不能太大意!
看完這幾種「奇葩」家長的行為,你還想做教師嗎?網友:太坑了!
寶寶不愛吃飯!心急的家長你做對了嗎?
這件最適合家長和寶寶一起做的「遊戲」,你和寶寶做過嗎?
家長須知:這幾件事當著寶寶的面做不得
剛發布!和你孩子有關!這件事再不做就晚了,仙桃家長速看!
幾歲開始給寶寶立規矩最好?家長沒做好這件事,寶寶入園後要遭罪
這幾種病都是寶寶吃出來的!看完不少家長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