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原副行長:中國未來10年增速6%以上,日本是0
8月30日,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邀請了世界銀行的原副行長、原南非總統曼德拉顧問、南非發展銀行行長現任牛津大學馬丁學院教授伊恩?戈爾丁(Ian Goldin),和英國牛津大學馬丁學院博士克里斯·柯塔納(Chris Kutarna)發表主題演講——新文藝復興時代的風險與機遇。
在演講中,戈爾丁教授表示?,中國發生的一切反映了當年文藝復興時代的那種開拓進取的精神,現在世界正處於高速發展中,而中國通過推進全球化對此產生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同時,在未來1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會保持在6%或以上,印度也會保持6%的增速,整個亞洲的總增長率會保持在5%,非洲大約是3%,拉丁美洲也是3%,美國1.5%,歐洲1.5%,只有日本是0。中國很快就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是中國需要小心老齡化,再過30年中國會有7億人口在60歲以上。
伊恩·戈爾丁教授進行演說
以下為戈爾丁教授演講部分,觀察者網通過速記整理,未經嘉賓本人確認:
伊恩?戈爾丁:第一次來上海的時候,我從來都沒有想像到過我會經歷今天這樣的情況。當時是1984年,33年前了,浦東還是稻田,沒有像樣的酒店,我住在了國賓館。今天來到上海,看到了這麼短的時間內,發生了如此重大的變化。我們在中國所目睹的一切真是舉世矚目,中國這個國家能夠反映新文藝復興時代的精神。
那時候之所以來上海,是因為我從南非流亡。我出生於南非,參加了反對種族隔離的鬥爭,我曾經以為有生之年再也不能回到南非。我在很多國家工作過,包括中國,我見過中國所發生的變革,中國的改革開放。同時,中國加入全球社區也導致了非洲和亞洲其餘地方、拉丁美洲、以及我所在的國家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曼德拉在監獄裡面一共度過了27年,在1994年被釋放後,他邀請我回南非做他的經濟顧問,幫他經營國家銀行,我照做了。
伊恩教授和曼德拉
我們處在自文藝復興以來變革最快的世界
這一段時間,也就是從80年代末到現在所產生的變化,是整個世界之前都無法想像的,牆壁被推倒,國家被開放。這些變革使得世界大部分的地方都加入了一個全球社區,只有很少的特例。在80年代的時候我第一次來中國,中國還是一個封閉的經濟體,大概只有2億人是互聯互通的,大部分人都與世隔絕,可是今天我們這個世界大概有70億人互聯互通,變革正在加速。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變化,事實上今天將是你們在有生之年體驗到變化最慢的一天,為什麼呢?變革的速度越來越快,整個世界的相互關聯性越來越強。創意會四處流通,不只是在中國。在世界各地,人民的壽命更長、更健康,更多地方的平均壽命預期大大提高,兒童的死亡率下降的非常快,所以我們整個地球新增了20億人。只要注意一些很簡單的事,多洗手、戒煙都能夠帶來重大的健康改進,當然還包括疫苗等等。
與此同時,在1990年早期的時候,或者80年代末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互聯網的誕生和發展,這也是一個根本性的變化,改變了我們的一切,互聯網創造了世界的思想的傳播,也改變了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我們看到人才是隨機分布的,80年代,大概只有5億人能夠貢獻他們的理念,但是現在有60億人在群策群力創造我們新的時代。即便你生活在孟買的貧民區、聖保羅的貧民區,或者是上海的街頭,都可以進行創造。
傑出的人才都已經成為我們所謂的天才,但是改變世界的不僅僅是個人,更重要的是集體是團隊,人們會聚在一起,他們相互學習,相互激發理念的火花,多元化帶來了新的變化,這個趨勢在全球世界都在發生,創新的速度、學習的速度在不斷的加快,而演進的過程也在不斷的加速。
很多人在微信這樣的平台上學習,通過非正式體制學習。但是正式的學習教育體系也在發生根本性變化,這是一種全新的變革。大學和所有研究機構都擁有新的能力,他們現在能夠做到以前無法想像的很多事情,不僅僅是自己開展研究,而且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很多人在世界各地學習之後又回到了祖國、回到了原來的母校,共同分享他們的學習和經驗。
這也構成了我們時代的本質特徵,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也是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同時又是一個全球網路的時代。多年來第一次我們看到這樣一種可能性成為了現實,這要歸功於新技術的發展,而且這個新的技術不斷的在演變。
我們在牛津大學的團隊正在研究新的癌症治療藥物,而且也不斷在雲平台上使用數據進行分析,不管是孟買、紐約還是在上海,大家通力合作,所以你可以看到學習的速度,學習的多元化在發生變化,這也正是我們創新和學習不斷加速的原因。
我們會看到未來與現在大相徑庭,這也是因為我們的變化在不斷加速。
回顧我們過去的歷史,一個驚人的故事在發生。看一下過去2000年入來全球收入變化的情況,你可以看到藍色是GDP的增速,灰色顯示的是人口的增長,這兩項在近200年來都呈指數性增長。我們的這個時代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在歷史上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高速的人口增長和收入的增長。
GDP和人口近200年來發生了告訴增長
而且我們也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一個時代,收入的增長一直在持續的超過人口增長,而中國是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力量,在過去35年中,國民收入每十年就翻一番。
在展望未來、思考未來的時候,一個很大的困難就在於,對我們而言,這也是一個全新的體驗。我們認為有一個時代非常有意思,和現代也息息相關。我覺得,那個時代可以讓我們有一個新的視角,更好的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現代。
那就是500年前的文藝復興,500年之前的1500年其實沒有什麼意思,在1500年以前,人口和收入的增長並不驚人,甚至可以說微不足道,500年前才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時代。所以在我們觀察未來,思考未來的時候,就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個進程還會繼續嗎?我們還會看到人口和收入大幅度增長嗎?我們現在面臨的威脅是全球化所帶來的,同時還有反對全球化造成的威脅,比如說美國、歐洲的國家保護主義,這些新的趨勢對全球化又會怎樣呢?
我們為什麼能夠快速發展,就是因為互聯互通,就是因為融合,有些人把它叫做全球化。所謂的全球化就是融合、開放,開放邊境,讓商品、服務、資金,當然還有最重要是,思想能夠自由的傳播和流動。
所以我們要觀察世界,了解這個世界,才能夠更好的判斷未來。
全球化在發展,但是很多人被拋在了後面
其實現在發展的進程我認為有兩大威脅,一方面高牆在倒塌,但是我們也看到各國之間的不平等現象在蔓延。
雖然新興市場的增速是老經濟體的3到4倍,他們在融合,他們的差距在減少。但是各國之內的不平等現象反而在增加,在全球化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不平等現象的蔓延。
為什麼?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說世界是扁平的,但是我認為不是,這個世界的高山丘陵在增加,有更多的起伏不平,如果你時代對了,你選的地方對了,那麼你可能會佔據優勢,否則你可能會被拋棄,被時代所拋棄,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選對地方,選對時機。
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弗里德曼@東方IC
在上海這樣的地方生活成本很高,學習費用也很高,在紐約和倫敦或者在全球任何一個具有活力的城市都是要付出代價,才能夠獲得這個機會的。其他的代價包括交通,包括道路的擁堵,現在所有問題都越來越嚴重了,越來越多人希望來到這些特殊的地方,希望走在全球化的前沿。
我們一方面看到了不平等的現象在擴展,但這並不是全球化帶來的問題,而是有人被全球化排斥或者被全球化拋棄在後面,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夠從全球化進程當中受益,但只有少數能夠抓住這個機遇,找到正確的地方。
收入的不平等在增加,還有其他因素所導致的不平等也在增加,我們看到有一些人被時代所拋在了後面,投票脫歐的英國人並不是在倫敦的那些人。特朗普之所以當選也不是波士頓、洛杉磯或者紐約的那些人,是那些沒有抓住機遇的人投向了脫歐,把票投給了特朗普。
第二個威脅是,其實互聯互通增加的不只是好的現象和事物,也有壞的方面。我們寫了一本書叫做《蝴蝶缺陷:全球化如何導致系統風險及應對辦法》,我們可以有一個一體化的體制,但這個體制也會帶來感染和蔓延的現象,比如說,我們現在有很多大的機場,人流、物流都非常的發達,但是一旦一個地方有流行病毒,會馬上傳播。
有了互聯網,網路病毒也會迅速傳播,所以相互依賴導致了脆弱性,其實我們越開放越互聯互通,我們對其他人的依賴度也會越高,正因此,我們需要採取更多舉措確保我們這個體制是穩定的。當然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如果只是在國家層面考慮,那就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這些體系其實是全球化的。所以我們必須進一步去推動這個體系的一體化和融合。
全球需要可持續發展
另外,全球化還有第三個挑戰,也就是公共產品的悲劇,大家都想獲得這些資源,但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資源?我們的體系我們的制度是不是可持續?我們的所作所為在生態上是否可持續呢?
這裡有一個典型的問題,就是氣侯變化,我們看到有一小部分國家對資源的需求非常強烈,以前是可以持續的,但是能源需求越來越多,如果大家都毫不節制,那會發生災難性的氣侯問題。
另外,不加節制的消耗會導致沒有資源可用,礦物燃料就是一個典型現象,現在問題越來越多了。比如說越來越多人吃壽司,金槍魚就在滅絕,越來越多人要犀牛角,犀牛這個物種就會滅絕。自然是要求我們付出代價的,魚也是有限的,動物也好樹木也好,再生的速度要遠遠慢於我們消耗的速度。所以一方面我們有大量的需求增長,另外一方面資源也在不斷的萎縮。經濟學家說了,在工業方面供應是缺乏彈性的,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在資源配置上做更多的工作,這是我們要去解決的一個問題。
在健康方面我們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們抗生素使用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認為吃抗生素可以幫助有效預防疾病,可是很遺憾,抗生素賣的越多,抗藥性就越來越強,療效反而在削弱。
最後,在我們越來越富裕的同時,我們的決策對地球,對相互之間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這個時候就要求我們控制自己的自由,國家還有市場之間要掌握好一個平衡,而且必須考慮到國與國之間的平衡,如果中國或者美國失去約束,就會對其他地方造成巨大的影響。
中國經濟未來10年的增長率將保持在6%以上,日本為0
我們要應對這三個挑戰,然後全世界的發展才能夠可持續,那麼現在有哪些未來的趨勢呢?我來看一下人口和經濟上的趨勢,然後再回到全球挑戰上來。
展望未來,我們首先看到平均生命預期在不斷的延長,並且各國在趨同,我們的平均生命每2個小時就會延長25分鐘,這是醫學進展的速度,平均生命預期在過去35年間已經拉長了20年,我第一次來上海的時候到現在,中國的平均壽命預期已經拉長了20年,這是一個最最引人矚目的變化。
讓我很驚訝的一點是生育率下降,中國跟很多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也走在了生育率下滑的前列,中國的低出生率其實不是罕見的,世界上一半的國家都這樣,包括一半的發展中國家,他們的生育率都不足以替換老去的人口,只有非洲的出生率還有不確定性,所以我們預計,在這個世界上老年人口會越來越多,這樣一來會影響很多其他方面,包括政治、經濟等等,而在中國的情況會更嚴重,再過30年,中國會有7億人口在60歲以上。
講到未來的經濟展望,我認為新興市場會繼續增長,增長速度將是發達經濟國家的3倍,中國會繼續增長,GDP增長率會保持6%或以上,接下來10年都會如此。印度接下來10年也會保持6%的增速,整個亞洲的總增長率會保持在5%,非洲大約是3%,拉丁美洲也是3%,美國1.5%,歐洲1.5%,日本0。在這個世界裡面,新興市場成為世界經濟變革的動因,80%的世界增長,和世界經濟體量的一半都在發展中國家,而中國很快就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發展中國家貢獻了為全球貢獻了更多經濟的增長
世界的平均增長最後可能達到3%,甚至是3.5%後會穩定下來。另外,即使美國經濟放緩,美國經濟感冒了,其他地方也不一定會發燒,這是因為有了更多世界其他國家做經濟的驅動因素。
新興市場學到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經濟危機的慘痛教訓。所以現在他們在發展過程當中比發達國家做的更好。
我們的增速越快,就越可以投資未來,特別是新興市場,他們可以建設基礎設施,投資教育和健康,可以再分配財富,這些事情在發達國家經濟體裡面做不到,因為他們沒辦法增長,所以只能拿到多少錢就花多少錢,因此經濟的革命在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中會容易的多,而不是在發達國家。如果你想理解歐洲政治、日本政治還有美國政治的僵局,那麼就先從經濟切入,在經濟之上你再考慮快速老齡化的人口,這就會獲得更多的洞察力。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新中產階級的崛起,49億新中產階級的消費者出現了,2/3來自亞洲,而這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增量。
中產階級的擴張
技術變革帶來的挑戰
講到技術的變革趨勢,當然現在很難預測未來會有什麼偉大的技術變革,其實任何預測都很難,技術預測就更難。但我們也可以看到確定的現象,那就是計算能力將會變的更強大,而且增速會非常快,接下來20年都是如此。這是摩爾定律,在牛津馬丁學院一共有350名研究人員,其中包括很多計算機學家還有物理學家,我們進行很多的辯論,最後結論是,同樣的價格再過20年就可以有100萬倍快的能力。
隨著計算能力的變革,我們現有的很多系統,包括商業貿易等等體系都會改變,同時還會改變健康。比如在人類基因組方面的變革,用於實驗的轉基因小白鼠跑的比正常快10倍,所以我們預計,未來在醫療衛生領域將會有劇變,特別是DNA方面的技術將會導致一些非常重大的問題,包括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
因為我們現在擁有能力,能夠重新編輯基因,在胚胎裡面就設計嬰兒,這產生了倫理、法律、經濟等等問題,到底什麼樣的人能夠設計胚胎呢?這些新技術打開了很多門,而這些打開的門需要我們的判斷力,和社會參與並且討論,當然這也給我們帶來新的機會。
與此同時,這些門打開之後也會湧入很多的風險,在金融中我們看到這些風險到來的速度可能很快,金融其實是走在全球化的前列,金融是世界體系中最最精深的一種,有最出色的專家,也有最多的投資,最多的工具,當然掙到的錢也是最多的。這都得益於全球化,金融交易的速度可以是全球最快的,但是危險來的也很快,這也是新技術帶來的。
巴林銀行存世200多年,抵抗了最不同尋常的政治、經濟和技術威脅,都沒有倒下,但是有一天,管理層早上醒來發現銀行不復存在,只是因為有一個交易員做了一些交易,利用新技術借了過高的槓桿,而他的做法管理層不理解,其實這個交易員本身也不理解。所以在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我們需要更好的理解新的金融體系,新的做事方法,我們需要政府和業界的密切監管。
導致巴林銀行垮台的尼克·李森
未來中國超過一半的工作將會被機器所取代
系統風險這個概念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但是現在因為全球化導致風險的規模和速度更嚴重。比如說豬流感快速傳播到全世界,牛津馬丁學院的研究追蹤了全球飛機的交通情況,飛機或者說全球化成了病毒的超級的傳播者,上海顯然是一個重大的節點,在上海所發生的一切可能會改變世界,可能是好的改變,也可能是壞的改變,可以傳播機會,也可能傳播風險,所有的關鍵節點越來越重要。
全球網路系統已經成了整個世界新的神經網路,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現在還出現了物聯網。我們看到在多個維度上,包括在中國的共享自行車全都是聯網的,現在又開始讓身體裝上了可穿戴設備,誠信將會變的越來越重要,當然機器會做很多我們人現在所擔任的工作。從牛津馬丁學院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47%的美國工作崗位都有可能被機器或智能機器人所取代,在未來20年中,美國幾乎一半的工作可以由機器取代。
GIF/1.8M
在美國進行試驗的蘋果無人車系統,未來商務汽車司機可能是第一個被機器取代的職業
在中國這個數字就更高,因為你的工作是可重複性的。在未來的崗位是怎樣的呢?社會如何調整,新的崗位如何出現,資本和勞動力又會如何決定我們新的生產力,決定我們新的決策呢?這個都需要我們去思考。你需要投資,需要資金,但不是勞動力,你可以看到人和機器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技術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看到人工智慧,還有機械技術的發展會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氣侯變化也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挑戰,中國走在應對氣侯變化挑戰的前沿,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也是讓我們感到非常樂觀的一個原因,你看到現在可再生能源在中國發展的速度非常快,規模也很大。
另外,其實現在全球治理體系完全不適應於21世紀,他們只是做一些小的變革,就如同調整一下傢具的位置。現在我們就像坐在一艘大船上,但是卻沒有一個船長能夠真正去引領我們的前進方向,很多國家都是各自為政,只考慮自己國家的利益,全球化當然有很多後果,其實也會帶來很多好的影響。我們看到現在世界已經變化了,不是幾個老男人坐在一個房間裡面抽雪茄來做決策,我們看到世界在變化,我們也看到新的強者,新的事物在湧現。
大部分人被拋在了時代的後面
你們今天聽我們的演講,是因為你們對金融很感興趣,金融也是我們責任之一,金融可以說是全球最複雜的專業系統之一,不管從國家層面還是從全球層面,都是如此。中國、美國所有國家的銀行,各國的央行、財政部還有金融控制體系其實都已經足夠複雜。在全球層面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以說是目前最為複雜的金融機構,更多的人、更多的數據和更多的權力,比聯合國或者是世界銀行更具有影響力,當然,世界銀行也代表了全球金融精英。
但這些精英機構卻沒有一家能夠預測到金融危機的發生。為什麼會這樣?其實你們可以思考一下,以下會給出五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複雜性和系統性風險,現在我們看到系統性風險越來越複雜,這是因為互聯互通造成的,所以在理解風險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理解互聯互通,第二個原因就是不管是在當地也好,還是在國際層面也好,我們看到有一個治理的空白區域,怎樣來協調各方的利益?我們要好好的思考,因為各國單獨的舉措、各國層面發生的事情會影響全球的體系。
第三個原因就是全球技術的演變,太快了,也太巨大了,我們必須要充分理解技術,包括技術的利和弊。第四個原因就是全球的監管體系,包括會計準則的複雜。
很多市場經濟強調的是短期的信號,很多長期的問題比如說氣侯變化,比如系統穩定性、可持續性被人們所忽略或者低估。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短期利潤,如果你短期不能生存就談不上長期,所以我們必須要有短期的成功,也要有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你忽略了長期,那麼短期可能會給你帶來很大的誤導。
最後一個挑戰不是說數據太少,而是數據太多,數據就像暴風雪一樣導致我們無法看清前進的方向。金融危機為什麼會發生,肯定不是因為缺乏證據,肯定不是因為人們不理解,也肯定不是沒有專家。而是因為人們沒有真正找對視角,了解問題的根本所在。
專業體系為什麼會失效,人們看到這個失效的全球體系感到非常憤怒,而且認為全球體系沒有真正的長足增長,這也就是為什麼英國人會投票脫歐,為什麼特朗普會當選美國總統,為什麼現在有很多極端主義活動出現,人們認為貿易全球化沒有給我們帶來任何幫助,風險反而在上升,有一些人受益,可是大部分人被拋在了時代的後面。
為什麼我們能夠預測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呢?其實我們寫了這本書,吸取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經驗和教訓,文藝復興時代也是百花齊放,天才湧現的這樣一個時代,技術在發展,帶來了很多的進步,可是卻出現了一系列的災難,包括極端主義活動,宗教的戰爭,包括專家被焚燒。
500年來我們一直在說文藝復興給我們帶來了多大的輝煌,可是我們同樣應該看到那個時代的災難,這更說明我們需要從根本上理解這個變革,了解為什麼現在的世界是千絲萬縷纏繞在一起的,如果能夠從正確的視角出發,我們會發現很多的經驗教訓是很有借鑒意義的,通過我們的研究可以獲得更多的智慧,希望我們的書籍給大家更多的啟發,謝謝。
中國有世界上最能幹的政府
在演說結束之後的論壇環節中,觀察者網有幸獲得機會向伊恩·戈爾丁教授詢問了有關於全球化與不平等的問題。
觀察者網:您在書中和以前的演講中不只一次提到過,道德教育無論對於窮人還是富人都非常重要,每個人都要負起自己責任,富人很明顯要交更多的稅,要不然就等著窮人鬧事。但現在很多時候富人直接把資產轉移到其他國家,然後買張飛機票一走了之。這個時候您覺得道德教育還有沒有用?有沒有其他方法改變目前這種狀況?
伊恩?戈爾丁:中國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有世界上最能幹的政府,當然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係很重要,市場有一些事情做不好,比如說創新方面需要一些政府的資金投入,這些中國都很優秀。
同時,中國政府能向大公司和富人收稅,如果中國政府也像美國一樣被大公司通過遊說控制,那就糟糕了,在美國,你需要很多的影響力說服別人給你政治獻金,才能做上政客,這就說明大企業對政治的影響力非常大。
等你通過政治獻金坐上總統以後,轉過來對這些大企業加稅,這可不會受歡迎。這不只是多少人會選你的問題,還有你能收到多少稅的問題,政治獻金這個體系是一個很壞的起點,很難加稅,所以很多民主制國家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政府弱,遊說集團太強。就算是歐盟布魯塞爾總部也有很強的院外遊說集團,在遊說集團影響下,很多人覺得高稅收不好。
同時,稅收制度是需要全球協調的,我們必須關掉避稅天堂,世界上其實並沒有很多的避稅天堂,大概就只有10個吧,而且這些國家都很小,並沒有很強的實力,比如說摩納哥。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大,只要有全球的協調和執法就能夠避免這種財富轉移。媒體得到線人的報告非常重要,方便披露信息。
道德教育也很重要,讓人們認識到,不管在哪裡做這種事情都是不道德的,這樣才能夠防止少數人享受財富的成果。這是一個倫理道德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執法的問題。潮流正在改變,在美國已經看到這種潮流,歐洲也是,英國的潮流也在扭轉。
另外,富人不只是避稅,繼承也是一個很大的麻煩,下一代能夠繼承父輩太多的財富,財富繼承也成為了一個重大的不平等來源。
※性騷擾學生被解僱的加拿大老師卻到北京任教?校方:已辭職
※中烏之戰:國足1比0領先烏茲別克
※教材改革不存在方向性問題,但總有人別有用心
※國資投給鎚子科技6億元,明智嗎?
※到今天還能給國足算分,這也是一種幸福
TAG:觀察者網 |
※中行2017年日賺4.7億元 行長一職已空缺7個月
※新行長上任後,浙商銀行首份財報亮相,半年凈賺64.86億增長16%,回A進行時
※她27歲成為美女銀行行長,教上班族也能靠理財,50歲前賺10000萬
※世行增資130億美元 行長:對中國貸款將逐步下降
※國家開發銀行大連市分行原行長李葆瑜受賄1559萬獲刑11年
※央行行長易綱:社融下滑得到初步遏制,2月新增社融7030億元
※他30歲當行長,4小時輸6千萬,外逃17年,為自保將老婆嫁給美國人
※建行副行長楊文升英年早逝 享年52歲
※銀行巨貪外逃17年後被遣返!支行行長犯下新中國成立來最大銀行貪污案,90年代如何巨貪40億?
※農行亮三年來最好成績單 行長詳解1000億資本補充計劃
※全國人大日程公布3月19日決定央行行長人選
※中國唯一的外籍銀行行長,年薪最高1584萬元,完成使命後功成身退
※印度央行行長Urjit Patel表示,印度2018-2019年經濟增長將加快
※7歲,全世界年齡最小的「銀行行長」!
※EA執行長稱研發中新作《聖歌》將帶來新體驗 計劃2019年3月發行
※3月9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等將出席記者會
※百米長卷《太行長歌》開畫 2019年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展
※中國銀行副行長張青松:中行每年科研資金不少於當年營收1%
※2018最新流行長捲髮20款,款款心動,美到迷死人
※易綱履新央行行長當天 地產股主力資金一日流出60.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