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進美妙的吟誦世界

走進美妙的吟誦世界

走進美妙的吟誦世界

徐建順

先請大家看一些古畫:這是宋代梁楷的簡筆畫《太白行吟圖》,幾筆就把李白勾勒出來了;第二幅是明代徐渭的《驢背吟詩圖》;下面是清代的《春園吟誦圖》、《風雪吟詩圖》;然後是當代畫家范曾的《屈子行吟圖》;下面是《諸葛亮行吟圖》、《白居易行吟圖》、《賈島行吟圖》……這些畫告訴我們:中國畫中有一個重要題材就是「行吟圖」,這說明:自古漢語的詩詞歌賦都是「吟詠」的。100年以前,沒有一個中國人會朗誦,而所有認字的中國人都是會吟誦的。

吟誦是從先秦時期就有的創作方式、欣賞方式和教學方式,它是漢語文傳統的唯一的誦讀方式。在古代,一首詩有成千上萬個吟誦調,村村不同,人人不同。這是我們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的巨大寶庫,可惜今天已經所剩無幾了。

吟誦的歷史:

關於吟誦的最早記載是《尚書》,堯曰:「詩言志,歌詠志,聲依永,律和聲。」「歌永言」,就是說漢語的歌曲,就是把說話拉長就可以了,「聲依永」就是說音樂是按照拉長的說話來進行的,「律和聲」就是把這些聲音放在音律上、音階上。這就是中國式的作曲法。漢語是旋律型聲調語言,本身就具備音樂旋律特質。

第二個對吟誦有重大貢獻的人物是孔子。在孔子之前,周代是禮樂文化,凡政治、外交、宴飲、祭祀等等場合都有樂歌相伴,主要是《詩經》,而這個「樂」是配有一個大樂隊的,還有儀仗隊,有唱歌的,有跳舞的。到孔子那個時代,禮崩樂壞,沒有樂隊了,怎麼辦?孔子發明了一個人也可以實現禮樂文化的辦法,這就是撫琴而歌。他走到哪裡都帶著一張琴,彈著琴教學生學《詩經》,這就是個人的吟誦。

孔子把吟誦從集體性質變成個人性質,為中國文化找到了一條秘密的傳承之路。為什麼說是秘密之路呢?秦始皇焚書坑儒,到漢代時,政府又向民間徵集書籍。那些書是他們埋在後院里傳下來的嗎?不是的,很多是用吟誦的方法記在心裡,獃獃口傳心授,傳下來的。等政府需要時,又重新謄錄出來。屈原是我們所知道的第一個用吟誦進行創作的人。「行吟江畔,形容枯槁」,屈原的作品《懷沙》《哀郢》《離騷》等都是在汩羅江畔先吟成,而後謄錄下來的。

此後,中國進入了一個文學上的楚辭時代,全中國都在唱楚歌、吟楚辭,楚辭成為全國的流行歌曲,劉邦、項羽都唱楚歌。這個時代一直到漢武帝時才結束,結果,全中國的詩人都學會了用吟誦來創作。吟誦從此成為漢詩文主要的創作方式。到魏晉時代,所有的文人都吟誦了。唐詩是吟出來的!大家去翻看唐詩,「吟」字出現的頻率非常高。李白說:吟詩作賦北窗里。杜甫說: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白居易說:終日歌吟如狂叟。……詩是吟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五四」。

魯迅有一首很有名的詩,其中一句是「怒向刀叢覓小詩」他說他要寫詩了。怎麼寫呢?「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說明魯迅寫詩是先吟的,吟成後才要找支筆寫下來,這也就是古代詩人通常的創作方式。古人每天都會吟詩,吟得好的才筆錄下來,不好的就過去了,所以詩是吟出來的。吟誦是從先秦開始,代代相傳、口傳心授、流傳至今的古詩詞的誦讀方式和創作方式。

什麼是吟誦?

漢語詩歌有四種表達方式:唱、吟、誦、念。「念」就是用口語來讀;「誦」是比「念」更清晰、更準確、更藝術化的表達方式;「唱」,大家很熟悉了,就是用一定的旋律來唱古詩詞;

那「吟」是什麼?「吟」和「唱」在聽覺上很不一樣,二者的本質區別在哪裡呢?

其本質區別就是:「唱」的目的在曲,「吟」的目的在詞。無論是唱歌的人還是聽歌的人,他們的注意力都在曲上,在節奏、旋律上。因此有些詞寫得很爛的歌,我們也唱,聽不懂的我們也唱,只要旋律好我們唱。外國歌,完全不知道它寫的是什麼,也在唱,完全不在乎歌詞。現在歌星在台上唱歌,一邊唱「哎呀哎呀我要死了」,一邊對觀眾喊「這邊的朋友們好!那邊的朋友們好!」台下的人也高興得很,沒有誰在乎歌詞。

「吟」則不同。「吟」是想把詞說明白,但是光說又說不明白,只好拖長了腔唱,就是「吟」了。「吟」和「唱」的根本區別又帶來一系列小的差異,比如說,「唱」是有節奏的,「吟」是沒有均分律動的,誰說話打著拍子啊?該長的時候長,該短的時候短,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忽長忽短,忽快忽慢,和說話一樣,這就是「吟」。

「吟」是即興的,沒有譜的。「吟」一定是旋律很簡單的,因為旋律一旦複雜,大家的注意力就跑到旋律上去了。但這個旋律放到不同的詞句上,又是有變化的,根據字音和思想感情變化而變化,所以又變化多端。「吟」是依字行腔,絕不會倒字的。「唱」是可以不管那一套的。比如谷建芬老師作曲的《春曉》,「聞啼鳥」唱成了「問替niāo」。因為她是用西方作曲法作的曲,結尾要用對稱的音,根本不管詞。「吟」就不同了,任何地方的「吟」,都是不倒字的。

現在說誦。誦分兩種:朗誦和誦讀。

朗誦是上世紀20年代從西方和日本傳入的,通過話劇和朗誦詩而發展定型的,在中國的歷史不到90年。誦讀是有三千年歷史的傳統方法,是按照漢語的特點和詩文的創作方法來讀,怎麼創作就怎麼讀。誦讀和吟詠合起來叫吟誦,誦讀沒有曲調,吟誦有曲調。明代以前的唱法沒有了。當一種唱法失傳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吟誦它。用什麼方法創作的,就該用什麼方式欣賞它、學習它。古詩文是用吟誦創作的,現代詩文是用朗誦的方法創作的。因此我的看法是,古代詩文要吟誦,現代詩文要朗誦。

現詩文聲律之美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什麼呢?歸根到底就是一種聲音,這就是語音。我們通常把語言等同於文字,而忽略了這一點,實際上,語音才是最重要的。語音與語義有密切的關係,語音是表達語義的重要手段。

英語屬於印歐語系,是重音語言,也就是有重音沒聲調,英語用來傳情達意的手段,就是重音和重音節奏——音步。而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是聲調語言,有聲調沒重音。漢語用來傳情達意的手段就是聲調和聲調節奏。漢語還是聲調英語中的旋律型聲調語言,和音高型、音長型聲調語言都不一樣,漢語的聲調是婉轉變化的。所以,漢語傳情達意,就是用聲調的婉轉變化來實現。古人非常重視聲韻之美。

1.平和仄。格律詩文是平仄相間的,平就是現在漢語的一聲、二聲;仄就是現在漢語的三聲、四聲。但是一聲、二聲在古代都讀陰平,也就是都讀一聲。所以平和仄就是平和不平的關係,所以古代的詩平仄相間,讀起來是一動一靜的。

2.長和短。普通話的語音只有一種長度,古代的音有三種長度:平聲是長的,仄聲的上聲和去聲居中,入聲是短的。所以古詩讀出來是長長短短、短短長長,長短錯落有致。

3.清和濁。現在普通話沒有濁音了,但是長江以南很多方言中還是有濁音的。清音聲帶不震動,濁音聲帶振動,清濁相間,發音有對比之美。

4.高和低。這個比較簡單,因為有聲調。

5.輕和重。這個也簡單,朗誦也將輕和重。

6.開口和合口:a是開口,i是齊齒,ü是合口,y是撮口。寫詩的時候不可以亂用韻,高興時應該用a這樣的韻,不高興時用i這樣的韻。情詩情詞大都是i、ü這樣的韻,「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7.聲母表情。聲母是能表達感情的,古人寫詩很講究這一點的。韋莊有句詩「到死誓相尋」,連續用了s、sh、x、x四個唇齒音聲母,多狠啊。這就是中國人的山盟海誓,用語音來表達。李商隱有詩句:「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古人都說寫得好,為什麼?「更隔」兩個字用得好:兩個字都是舌根音,這就是哽咽。

8.韻母表情。古人寫詩押30個平聲韻,每個韻都有自己獨特的表情:豪放的、消淡的、纏綿的……寫詩不能亂用韻,詩是什麼意思就得用什麼韻。為什麼?因為詩是吟誦的。吟誦的時候,韻母會拉得很長。押韻的字尤其拉得長。一拉長,這個音的情緒就得到了加強,所以韻很重要。

9.聲調錶情。不同的聲調錶達不同的情緒。陸遊的《釵頭鳳》上半闋都用上聲韻,為什麼啊?因為上聲婉轉,表達珍愛之意。下半闕轉去音韻,因為去聲決絕,表達無奈的痛苦。入聲字的作用就更大了,古人說杜甫的詩歌「沉鬱頓挫」,什麼是「頓挫」?就是說他愛用入聲字,而且用得好。

因為吟誦才有格律,這是我的觀點。因為吟誦才能體會聲律之美,才能傳達古人的心境,才能體會到我們母語是怎樣傳情達意的。三千年以來,漢語這種旋律型聲調語言一直是用聲調來傳情達意的。但是自從我們引進西方的模式以來,把漢語當英語教,把表情達意的方式當成字義式的,而不是聲調式的,從而失去了漢語表達情感的方式。

舉個例子。人們一直認為《登鸛雀樓》是積極向上的,奮發圖強的,表達了盛唐氣象,這就是吟誦的結果。因為朗誦,每個字都很短不超過一秒鐘。但我們看它的韻:ou,大家拉長3秒試試,還能積極向上、奮發圖強嗎?這個韻有哪些字呢?秋、悠、游、囚、幽、留、憂、愁……一旦使用這個韻,情感很悠長,一般很憂鬱。再看入聲字,這首詩一共20個字,卻用了6個入聲字,太多了。入聲滯澀,短音頓挫,多用來表達痛苦、轉折、強調等作用。這首詩開頭就連用了兩個入聲字,定下了整首詩痛苦的基調。第三句是轉折,首尾用一個入聲字,這就是中國人表達決心的辦法,用聲調,用語音。這首詩用了很多開口的音,所以這種痛苦是豪放的痛苦。至此,我沒有涉及字義,也沒有講解社會背景、作者經歷,但是,詩的情緒已經明白了。現在再結合字義的分析,就很清楚了。那麼大的太陽都落山了,那麼大的黃河都入海了,不回了,我的生命啊也將流逝可我多麼想抓住時間啊,所以我要登樓,再登樓……這是一首吟詠生命苦短的詩啊。我們朗誦這首詩,感受不到它的意義;但當我們吟誦它,體會就完全不同。因為詩本就是吟誦的王之渙本來就是吟誦著創作的這首詩。

政瑋簡介:海外留學聯盟自媒體創辦人,每周堅持原創發文。大學研究生攻讀理論數學與計算機領域,畢業後在深圳從事系統軟體開發。移民加國後,在Meristar Wealth Group Inc從事人壽保險與互惠基金投資。家有雙女,引導孩子誦讀四書五經。長期呼籲華人社區參政議政意識,積極組織爭取父母教育權公益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留學聯盟 的精彩文章:

TAG:海外留學聯盟 |

您可能感興趣

走進茶的世界
走進詩人的世界
走進沉香世界
走進花的世界
帶你走進海的世界,唯美浪漫!
走進音樂世界
走進文字的世界
走進兒童的繪畫世界!
歡迎走進我的世界
走進清明的詩畫世界
走進唐詩,走進一個異彩紛呈的世界
走進精靈世界
走進孩子的世界
「歡迎走進我的攝影世界」
走進達利奇妙的世界
走進古典詩歌的美女
走進古風畫里的中國女星,簡直美哭了
走進盆景藝術世界
走進美麗的歐洲
住進《天使愛美麗》,走進巴黎名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