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7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權威發布

2017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權威發布

《2017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是中國電子學會機器人產業研究的最新成果,報告深度解析我國各區域機器人產業發展水平,對國內外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態勢進行比較分析。一下為摘錄部分!

一、我國市場規模

2017年,預計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2.8億美元,2012-2017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28%。其中,工業機器人42.2億美元,服務機器人13.2億美元,特種機器人7.4億美元。

2017年我國機器人市場結構(億美元)

(一)工業機器人:市場高速增長,搬運型、關節型機器人佔比較高

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較快,約佔全球市場份額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保持高速增長,銷量同比增長31.3%。按照應用類型分,2016年國內市場的搬運上下料機器人佔比最高,達61%,其次裝配機器人,佔比15%,高於焊接機器人佔比6個百分點。按產品類型來看,2016年關節型機器人銷量佔比超60%,是國內市場最主要的產品類型;其次是直角坐標型機器人和SCARA機器人,且近年來兩者銷量佔比幅度在逐漸擴大,上升速度高於其他類型機器人產品。當前,我國生產製造智能化改造升級的需求日益凸顯,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依然旺盛,預計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首次超過11萬台,市場規模達到42.2億美元。到2020年,國內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到58.9億美元。

2012-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及增長率

(二)服務機器人:需求潛力巨大,家用市場引領行業快速發展

我國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成為機器人市場應用中頗具亮點的領域。截至2016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3億人,佔總人口的16.7%。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以及醫療、教育需求的持續旺盛,我國服務機器人存在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2016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10.3億美元,預計2017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3.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8%,高於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年均增速。其中,我國家用服務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分別為5.3億美元、4.1億美元和3.8億美元,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相對領先。到2020年,隨著停車機器人、超市機器人等新興應用場景機器人的快速發展,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9億美元。

2012-2020年我國服務機器人銷售額及增長率 資料來源:IFR,中國電子學會整理

(三)特種機器人:應用場景範圍擴展,市場進入蓄勢待發的重要時期

當前,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保持較快發展,各種類型產品不斷出現,在應對地震、洪澇災害和極端天氣,以及礦難、火災、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對特種機器人有著突出的需求。2016年,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6.3億美元,增速達到16.7%,略高於全球特種機器人增速。其中,軍事應用機器人、極限作業機器人和應急救援機器人市場規模分別為4.8億美元、1.1億美元和0.4億美元,其中極限作業機器人是增速最快的領域。2017年,預計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為7.4億美元。隨著我國企業對安全生產意識的進一步提升,將逐步使用特種機器人替代人在高危場所和複雜環境中進行作業。到2020年,特種機器人的國內市場需求有望達到12.4億美元。

2012-2020年我國特種機器人銷售額及增長率 資料來源:IFR,中國電子學會整理

二、我國技術特徵

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研發仍以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為首要目標,政產學研用通力配合,初步實現了控制器的國產化。服務機器人的智能水平快速提升,已與國際第一梯隊實現並跑。特種機器人主要依靠國家扶持,研究實力基本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一)工業機器人:國產化進程再度提速,應用領域向更多細分行業快速拓展

國產工業機器人正逐步獲得市場認可。目前,我國已將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作為科技發展重要戰略,國內廠商攻克了減速機、伺服控制、伺服電機等關鍵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部分難題,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趨勢逐漸顯現。與此同時,國產工業機器人在市場總銷量中的比重穩步提高。國產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在國產工業機器人中的使用也進一步增加,智能控制和應用系統的自主研發水平持續進步,製造工藝的自主設計能力不斷提升。

快速拓展至塑料、橡膠、食品等細分行業。繼汽車和電子之後,五金衛浴、傢具家電也成為了國內工業機器人的主要應用領域。同時,隨著近年來國家對環保和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作為實現自動化、綠色化生產的重要工具,機器人在塑料、橡膠等高污染行業,以及與民生相關的食品、飲料和製藥等行業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應用規模顯著提升,對進一步降低環境污染,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發揮了重大作用。

(二)服務機器人:智能技術比肩歐美,初創企業大量湧現

智能機器人技術與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並跑。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技術創新不斷加快,中國專利申請數量與美國處於同等數量級,特別是計算機視覺和智能語音等應用層專利數量快速增長,催生出一批創新創業型企業。與此同時,我國在多模態人機交互技術、仿生材料與結構、模塊化自重構技術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技術水平。

新興應用場景和應用模式拉動產業快速發展。我國已在醫療、教育、烹飪等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開展了廣泛的研究,隨著機器人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市場對服務機器人的需求快速擴大,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應用模式不斷豐富。如瀋陽新松與國內知名醫院合作,共同研發出國內首台應用於腫瘤治療的消融醫療輔助機器人,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準度。與此同時,一些優秀的平台型企業如雲知聲、出門問問、思必馳等為機器人公司提供使能技術,使得智能語音迅速得以普及,從而拉動產業的高速成長。

(三)特種機器人: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無人機、水下機器人等領域形成規模化產品

國家扶持帶動特種機器人技術水平不斷進步。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特種機器人技術研究與開發,並通過863計劃、特殊服役環境下作業機器人關鍵技術主題項目及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等重點專項予以支持。目前,在反恐排爆及深海探索領域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已取得突破,例如室內定位技術、高精度定位導航與避障技術,汽車底盤危險物品快速識別技術已初步應用於反恐排爆機器人。與此同時,我國先後攻克了鈦合金載人艙球殼製造、大深度浮力材料製備、深海推進器等多項核心技術,使我國在深海核心裝備國產化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

特種無人機、水下機器人等研製水平全球領先。目前,在特種機器人領域,我國已初步形成了特種無人機、水下機器人、搜救/排爆機器人等系列產品,並在一些領域形成優勢。例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研究開發了固定翼無人機智能集群系統,成功完成119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飛行試驗。我國中車時代電氣公司研製出世界上最大噸位深水挖溝犁,填補了我國深海機器人裝備製造領域空白;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搭載的纜控式遙控無人潛水器「發現」號與自治式水下機器人「探索」號在南海北部實現首次深海交會拍攝。

三、我國領軍企業

近年來,我國機器人行業發展勢頭較為良好,傳統機器人用戶企業紛紛通過自主研發、投資併購等手段介入機器人行業,並通過綜合應用人工智慧等技術打造智能服務機器人,湧現出一批創新創業型企業,大疆、科沃斯、小i機器人等企業已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一)工業機器人:用戶企業向上游延伸,投資與研發雙輪驅動

產業鏈下游機器人用戶企業轉型自供機器人。由於採購規模增長和企業轉型需求,產業鏈下游重點領域的龍頭企業開始加快研發和自供機器人。例如,美的集團繼收購德國庫卡公司後,與以色列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Servotronix達成戰略合作,以及倚天科技通過收購控股崑山依萊伯瑞機器人有限公司,東旭新能源收購上海安軒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華昌達收購江西昌興航空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和景德鎮興航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

投資併購與自主研發雙輪驅動。當前,傳統製造企業在提高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的過程中,已形成以資本為紐帶快速布局和以創新為核心自主研發兩種模式。例如,美的集團通過收購庫卡公司迅速布局機器人領域的中游總裝環節,並積累下游應用經驗,建立起明顯的競爭優勢。與此同時,格力集團將機器人定位為未來轉型重要方向,已在工業機器人、智能AGV、注塑機械手等10多個領域進行投入,並投資建設了集團智能機器人武漢生產基地,2017年計劃生產2500台套智能機器人。

(二)服務機器人:吸引資本市場高度關注,企業加速推出革新產品

創新企業成為投資機構關注的焦點。服務機器人產業的競合格局尚未穩定成型,面臨良好市場發展契機,具有高頻需求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成為主要投資方向,投資較為活躍。例如,雲端智能機器人運營公司達闥科技獲得1億美元A輪投資,機器人智能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極智嘉獲華平投資集團6000萬美元B輪投資,機器人定位導航解決方案提供商思嵐科技獲得國科瑞華領投的近2000萬美元B輪融資。

智能服務機器人成為新興增長點。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突破使服務機器人的使用體驗進一步提升,語音交互、人臉識別、自動定位導航等人工智慧技術與傳統產品的融合不斷深化,創新型產品不斷推出,如靈隆科技、阿里巴巴相繼推出智能音箱,酷哇機器人發布智能行李箱,小i機器人打造智能交互機器人等。目前,智能服務機器人正快速向家庭、社區等場景滲透,為服務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特種機器人:多領域實現行業領先,龍頭企業著手布局無人機生態系統

以自主研發為核心實現多點突破。近年來,我國機器人企業及研究院所不斷加大對特種機器人的研發力度,並以水下機器人、反恐排爆機器人、礦山機器人等為切入點,研製出一批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新型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例如,浙江大學研發的高性能軟體仿生機器魚突破性地實現了快速機動和長時續航,最大運動速度達到6cm/s,續航時間突破3小時。

通過打造無人機生態系統拓展市場布局。近年來,我國湧現出大疆、極飛、億航、昊翔等優秀無人機企業,無人機應用在農業、物流、測繪等垂直行業快速鋪開,龍頭企業已著手打造無人機生態系統,拓展市場布局。例如,三一集團與博瑞空間宣布將開展全球第二代智能無人機研發計劃合作,布局無人機生態圈服務系統。我國無人機領軍企業大疆以無人機基金SkyFund為依託,發布了具有二次開發模塊,面向工業環境的全新經緯M200系列無人機,以拓展大疆無人機在海事、漁業、林業、測繪等領域的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旗瀚科技 的精彩文章:

中國工業機器人展望2020:大多廠商只是空殼公司
前景廣闊 服務機器人風口明年將至
微軟小冰再進化 主動來電你慌不慌?
市場需求強勁 服務機器人將成行業下一個風口
歷經61年,人工智慧終於可以奔跑了!這次機遇中國不能錯過

TAG:旗瀚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艾瑞2018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中煤協發布《2017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
重磅!《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
《2016—2017中科協學科發展報告》發布
《2017中國產業發展年度分析報告——創新驅動的視角》發布
2017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
《2017中國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發展報告》發布
2017年中國照明電器行業發展情況報告
《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6-2017)》在京發布
艾瑞:2018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報告
重磅!《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發布
2018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論壇舉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發布《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
賽迪顧問發布《2018區塊鏈產業發展及投資價值》研判報告
2018年新零售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18中國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及發展趨勢分析
《2016—2017年中國科協學科發展報告》發布,從「高大上」到「接地氣」 多個學科發展成績矚目
2018年中國永磁電機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7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發布:資助資金逾1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