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UAWEI CONNECT 2017上,看華為雲驅動數字經濟新增長
數字經濟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隨著互聯網建設普及和深入,數字經濟的內涵在逐步擴大。1999年美國學者尼爾?萊恩指出數字經濟並不僅是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產業,應當包括由數字化技術融合而引起的傳統產業經濟變革。2001年,英國學者保羅?米勒等指出數字經濟代表與前三次工業革命一樣深刻改變世界的技術革命。
賽迪顧問指出,2008年至今,「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競爭高地,其內涵不斷豐富,主體從消費互聯網延伸到產業互聯網,並隨著產業的跨界融合,迎來了裂變式的發展階段。而進入2017年,隨著雲計算產業的全面成熟,「數字經濟」迎來新的增長階段。華為全球聯接指數(GCI)2017報告表明,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在通過加大ICT基礎設施的投資與使能應用,加速數字化轉型,推動經濟增長。
每年的HUAWEI CONNECT大會是華為公司最大的品牌旗艦活動,是華為公司面向全球和整個產業鏈生態的公司級展示活動。今年HC 2017的主題是「Grow with Cloud雲領未來」,華為認為數字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已經從過去的存量式增長開始進入到了增量式增長的階段,在全面連接、全雲連接、全智能連接的基礎上,激發城市與行業增長的新形態、新方式、新路徑。
新方式驅動新增長
隨著智能社會加速到來,雲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選擇。IDC雲服務研究副總裁Chris Morris曾在今年8月3日華為主辦的「如果未來可以預見——華為雲中國行」系列活動上海站上表示:「雲計算正進入Cloud 2.0時代,客戶需求催生混合雲環境、邊緣計算、AI、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應用於雲計算,使得雲服務實現跨越,未來一切都將通過雲交付。」
新技術驅動新增長,華為首先以自己為實驗田,「吃自己的狗糧」。華為作為高科技製造企業,成功將AI應用於自身:從第一個階段「製造上雲」,即單純實現辦公管理信息化,到第二個階段「製造雲」,實現研發生產營銷上雲,走向第三個階段「智造雲」,把AI 大數據與行業結合供應鏈利用AI技術打通了供貨、物流、倉儲、報關、運輸、簽售。
華為實現了自身的智慧化物流轉型:通過應用AI,華為實現智能裝箱,根據物品特徵如大小、形狀、 重量、承重等多個參數提供最佳裝箱方案,而且還能做到集裝箱3D模擬可視,集裝箱利用率提升6%;報關環節,將AI應用于海關遵從度分析,根據歷史數據和匯率變化等,發現海關數據異常提前預警,實現報關一次通過,減少企業的貨物積壓風險;在倉儲環節,應用AI實現智能倉儲,例如設計最佳貨物擺放分類、優化提貨路徑和倉儲空間,將華為的倉儲運作效率提升10%。其中,通過對於發貨節點的優化,節省了搬箱的成本,每年節省成本就達到數千萬。
如今,華為正在基於自身和行業實踐,為用戶提供豐富的行業演算法和一站式機器學習服務,基於雲計算,讓AI能力與現有業務系統敏捷結合。同時,華為會把AI的基本能力開放出來,讓各行各業的合作夥伴能夠把AI與自身行業應用結合,兼容業內主流深度學習的平台和演算法,與業內通用平台進行對接,還可以二次定製開發,集成第三方應用。
華為云為數字經濟新增長,打造了可信AI、開放AI和全球化AI。因為可信、開放、全球服務就是華為雲的三大核心優勢:通過全球網路安全與用戶隱私委員會,華為打造了全面的企業級安全治理體系,以確保數據管理的合規性;在開放性方面,華為雲平台基於OpenStack架構進行開發,對於用戶來說可以更好地保護投資;在全球化服務能力上,華為在17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線下支撐團隊,構建起了全球服務網路,為用戶提供日不落的在線服務。
正在全面加速的數字化轉型
憑藉服務企業20多年的經驗、領先的技術和全球化線下服務能力,華為雲致力於幫助政府、金融、製造、公共安全、運營商、能源、醫療等重點行業客戶加速數字型轉型。
上港集團港口箱貨移動查詢平台「港航縱橫」正在使用華為雲,加速港口的數字化轉型。「港航縱橫」是上港集團推出的港口箱貨移動查詢平台,涵蓋上海全港及長江沿線17家大中型碼頭數據。有了「港航縱橫」,就不用時刻盯著箱貨狀態,而是會自動推送消息。港行縱橫部署於華為雲之上,業務上線周期只要18天,而且初期投入小,按需靈活擴容,能夠隨時滿足業務發展需求,安全可靠、簡便易用。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是全國範圍內消費者維權訴求的網上提交、訴求受理、訴求處理、訴求反饋、跟蹤督辦、用戶管理、統計分析、消費警示和消費引導的平台。通過採用華為公有雲,「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實現了21萬/分鐘的瞬間波峰、億級消費者訪問數以及3周業務上線。
華為和德國電信合作「開放電信公有雲」為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等十家頂尖科研機構打造全球最大規模科學雲,支持全球超過500所高校、8,000名科學家協同工作。德電公有雲提供處於業內領先水平的高性能計算(實例)能力,充分滿足CERN等科研機構雲端計算的要求,幫助CERN將上線周期從90天降低到15天,採購成本下降30%,總體運維成本減少67%。
基於華為開放的雲平台,保證了飛利浦中國和飛利浦總部之間的無縫的數據連接,華為本地支持團隊提供了快速部署的本地支持,確保飛利浦業務的快速開展。華為公有雲+駐地雲解決方案有助於飛利浦在全國範圍快速部署醫療健康業務。
華為軟體開發雲集成了前沿的DevOps模式,為大連理工在課程設計上注入了新方向和思路,幫助大連理工優化教學模式,改進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學習到業界最新的方法、理念、工具,提升了學生的工場實踐能力,就業和創業成功率大幅提高,教學開展效率顯著提升。
這麼多的數字化轉型項目為什麼會選擇華為雲?負責實施「港航縱橫」項目的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海勃物流軟體公司信息部副總經理沈斌的話,代表了廣大用戶的心聲:「華為雲提供豐富的雲產品解決方案,充分滿足業務應用;提供高質量的雲服務,不斷完善、優化用戶體驗;提供卓越的服務,不僅提供線上VIP一對一服務,及時響應詢問,而且配備專門的線下服務團隊,提供面對面的服務。」
華為雲與合作夥伴「同舟共濟」
2017年3月,華為正式宣布成立Cloud BU。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表示,華為從2017年起要與合作夥伴一起面向未來,強力推公有雲。截至2017年6月底,華為共發布了10大類共65個雲服務。華為擁有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本地支撐團隊;雲服務合作夥伴群體超過12000家。華為已經服務於中國、歐洲、北美、拉美、南太等全球多個區域的眾多企業。
華為認為,推動數字經濟的新增長,一定要依靠整個雲生態的力量。華為堅持開放、合作、共贏,通過產業聯盟、商業聯盟、開發者平台和開源社區,成為雲產業生態的積極貢獻者。而每個參與生態建設的組織或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強調:「我們期望能夠擁有少數核心合作夥伴,與華為雲共同成長,基於共贏的利益分享機制,一起面向未來。華為雲與傳統渠道思維不一樣,我們需要更加簡單、更加專註的合作夥伴一起面向未來,這就是『同舟共濟』」。
2017年7月17日,華為與中軟國際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軟國際成為華為雲首家「同舟共濟」合作夥伴,雙方將基於華為雲,在軟體開發雲、行業解決方案、雲服務等領域深入合作,共拓公有雲市場、實現客戶數字化轉型。8月2日,「豬八戒網」成為華為雲的第二個「同舟共濟」合作夥伴。豬八戒網將基於華為云為千萬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共同助力中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
與中軟國際合作,華為雲解決了在雲2.0時代,大中型企業上雲的新挑戰:迫切需要創新差異化的雲服務,針對企業既有應用的便捷遷移服務,對新建應用快速靈活的開發,以及整套的解決方案諮詢、設計、驗證、實施等全流程服務。而與豬八戒網的合作,華為雲的一站式、套餐化服務,則解決了中小微企業面臨競爭與創新雙重壓力,對信息基礎設施的效率、成本、安全性、實施周期等要求,利用公有雲平台實現業務與營收的雙增長。
隨著更多專註於獨特客戶價值的合作夥伴與華為一起同舟共濟,雲領未來的數字經濟將不再遙遠。雲化、數字化、智能化不是概念炒作,而是能夠實實在在解決客戶的問題,給客戶帶來業務增長的引擎。華為將與合作夥伴一起,提供全棧式解決方案,全面支持客戶走向一個數字化的大未來。
在HC 2017上,華為雲將為全球開發者帶來新的企業級AI、創新公有雲解決方案、創新華為智能雲平台、混合雲解決方案、軟體開發雲2.0版本等重磅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還將分享華為雲BU在過去幾年積累的技術、與合作夥伴聯合打造的解決方案以及成功實踐,進一步向業界宣示華為雲的戰略決心。
※360剛發布一款手機,希望在「便宜」與「好用」難兼得的千元機市場,做出「拿得出手」的產品
※普華永道與雲安全聯盟合作 共同推進雲安全在中國的進步
※德國市佔率第一的科沃斯攜最新掃地機器人亮相IFA展
※WDC意欲成為橫跨晶元、磁碟和系統的巨型公司
TAG:ZD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