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重新看《放逐》,是因為不久前去採訪鄭保瑞導演,鄭保瑞講起了徐克對他講的一句話:不要問我怎麼拍電影,去問電影吧,電影是沒有保留的。

因為徐克的這句話,他嘗試看全了黑澤明的電影。雖然已經是一個導演,但之前他看的黑澤明電影也寥寥可數。是的,我們是何時開始用懶惰作為借口去面對浩淼的電影世界呢?時代變幻,如今無數大師的傑作靜靜地躺在圖書館中,放在計算機中,拿來輕而易舉,但我們卻置之不顧,卻總覺得學不到東西。

對的,電影是沒有保留的,要學習電影,就需要投入電影之中,所有關於電影的設計與心思,全部展露在電影畫面之中,只是因為我們平時懶惰,或仍舊享受著觀眾般的實時體驗(只體驗而不去探究),而從未認真的以一個創作者的角度去想,為何要這樣拍,為何要那樣拍……原來我們從電影中所能學到的,都一一存在於這些問句之中。

我挑了《放逐》開篇的四分鐘槍戰片段,挑選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喜歡這部電影,而能夠闡述「電影是沒有保留的」,大概用幾分鐘來見微知著就可以。看這場戲時我的第一觀感相當愉悅(觀眾角度),但我從未在創作角度想過應該如何學習其中的手法;另一方面是因為在觀看槍戰戲時,觀者往往覺得只不過是槍聲不斷,視覺刺激罷了,也很少仔細去看看創作者在其中投入的想法與心思。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短短的4分鐘戲,原來其中包含了200多個shot,可謂信息量盤大。從第一個場景開始,我們的第一直覺體驗的到是畫面氣氛濃厚,那一粒粒掉在地板上的子彈聲音非常乾淨,那風吹窗帘飄動的聲音亦清晰可見,包括裝子彈的聲效。我們換以創作者的角度想:為何這樣設計?有何用意?聯繫劇情中的戲劇處境,我們知道三人即將迎來一場大對決,可謂「千鈞一髮」之際;而對比看來,整個畫面氣氛的處理則完全與這個戲劇處境相反:乾淨,安靜……是「大戰」來臨前的安謐。因此我總結這場戲是「以靜制動」,方法是放大環境的音效用以襯托這種安靜,延長決戰前觀眾的心理時間。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聯想到看電影時觀眾常常愛說的「張力」一詞, 我想他們也未必知道何為真正的「張力」,在他們腦海中「張力」不過是一個抽象概念。而杜琪峰的這個開場正好可以具體闡述「張力」的一種表現形式:利用觀眾的心理預期,在手法上進行逆處理,放慢節奏,將觀眾的「暗涌」引向戲劇高潮。正好《無味神探》中有類似的一場處理,其中講述黃卓玲引誘劉青雲到達一個餐館,但自己卻獨立離開。劉青雲獨自一人坐於餐館之中,觀察周圍的環境,察覺到異常的殺機。這個氣氛處理也是通過幾個「對象」來「以靜制動」(包括門,閘),並且同樣放大一些聲音來襯托靜態的環境,在氣氛的靜態醞釀到一定程度後,庹宗華就出來開槍朝劉青雲射擊──高潮來臨。《無味神探》是杜琪峰真正風格化的開始,從中不難看到他在相似場口上處理上的一種習慣。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第二處值得注意的對象是「煲」,這個的直觀感受也是氣氛上的「合適」。但為什麼「合適」,創作者的用意是什麼?我們再一次嘗試用創作者身份去看,聯繫整個戲劇的處境,便能發現煲是人物關係與處境的一種「象徵」:三人即將一觸即發時,煲正是沸騰的狀態,注意畫面,在煲沸騰之後,三人就開了第一槍;而槍戰結束,三人關係較為緩和後,煲已經被打穿了一個洞,煲中的湯水正往外泄,留意水的音效,這種緩和的聲音也象徵了三人緊張關係的「鬆懈」。在這4分鐘戲的下一場戲中,幾人坐著一起吃飯,不發一言,氣氛仍舊有少少僵硬,但當黃秋生在喝湯後吐出煲中子彈後,大家便瞬間輕鬆,緊接著便一起抽雪茄大合照,「煲」成為了維繫人物關係的重要「對象」,所有氣氛轉變不過繫於一物,這個對象的利用在這段落中是真正精彩。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再看看某粒子彈飛出窗外後打中的樹葉。打落的「樹葉」是什麼用處?有何用意?我們注意「樹葉」的後一個鏡頭,是許紹雄的反應。在直觀上,這個「樹葉」存在著一個轉換場景的作用,從室內的槍戰轉到室外。但聯想許紹雄在這場戲中的戲劇氛圍,我們發現「樹葉」轉換的不只是場景,同時亦轉化了戲劇節奏,因許紹雄的段落負責的是輕鬆搞笑(很明顯這場景中的詼諧節奏也完全靠一件被打來打去的「易拉罐」來控制,「易拉罐」的跳動完全反應了場景的節奏,此處暫不詳說)。另外,從創作者角度來說,拍攝這樣的一個「樹葉」鏡頭,其實是某種意義上的「偷雞」(取巧),用來方便剪輯,因為觀眾並看不清打落樹葉的這一槍是由哪個人開出,所以只要室內槍戰場景在後期剪輯中發現節奏冗長時,便可隨時cut斷,繼而插入這個「樹葉」鏡頭,調換場景調換節奏。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同樣通過「對象」的反應來轉換場景轉換節奏,97年的《暗花》也是一例。其中有一場戲在咖啡館中發生,梁朝偉和劉青雲這兩個角色第一次同時出現,在咖啡館中他們倆各做各事,期間梁朝偉開了一槍,劉青雲喝湯的手震了一下,由這個「手」的反應串聯了兩個空間,再觀察劉青雲的反應,其實節奏正與梁朝偉的暴戾完全相反,他完全鎮定自若地做著自己的事,大出觀眾意料之外,同時轉換到劉青雲的段落也中和了梁朝偉段落的整個「暴戾」氣氛。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再看看玻璃與門這兩個「對象」在這場戲中的作用。吳鎮宇開了一槍之後,門板動了一下,繼而看到隱藏在門板後的黃秋生。就這麼簡單嗎?讓我們再仔細一點,看看畫面之中的變化,來體會一下創作者在其中的設計。我們在畫面中可以看到三個變化:門板移動見到後面,但此時後面是out focus; 移動焦點,看到了in focus的黃秋生,因畫面短暫,觀眾根本無法看到那是一塊玻璃;黃秋生舉槍朝著鏡頭要開槍,但畫面卻被子彈打碎,原來是一塊玻璃。雖然鏡頭機位幾乎沒動,但畫面內的節奏變化卻層出不窮,我想杜琪峰也未必有意識的在做這些精密設計,只不過長期的創作經驗讓他不由自主地做出不停的變化,讓觀眾在同一個畫面一直保有「新鮮感」。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在這場戲的高潮位置,門板又一次發生了作用。仔細留意之前的三人槍戰,三人通過躲避子彈一直有著走位的變化,但高潮戲時,三人卻站立不動,似乎違反了高潮的節奏。但我們要看到的是,這場高潮戲是完全通過「門板」的翻轉運動來展現其緊張的節奏。門板的翻轉一方面是「奇觀」式的視覺體驗,另一方面一直保持「運動」的門板帶動了整個戲劇氣氛的變化節奏,直至頂點(門板擋住射擊者的視角,若隱若現的目標,製造了心理上的危機)。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張家輝子彈耗盡之時,吳鎮宇拿出飛刀來扔向黃秋生。飛刀替換手槍,本身已經是一次節奏的變化。但為何是刀?配合整個戲劇場景考慮,三人槍戰剛剛結束,這部分正是慢慢舒緩節奏的段落,吳鎮宇的這個飛刀,正是弱化「槍」的暴戾殺氣。再留意這一飛刀之後,即刻傳來bb的哭聲,殺氣又一次減弱,bb的哭聲亦是「物件」之一。這部分的戲劇情緒是步步過渡往下,直至之前整個槍戰的緊張情緒完全弱化到沒有。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但其實真正將整個節奏逆轉的並非是bb的哭聲,而是何超儀的一句對白:bb肚餓。何超儀這角色本身也是逆轉戲劇氣氛的「對象」,不過如果留心這場戲的拍攝,大抵可以發現杜琪峰在拍攝時是覺得「bb哭聲」已經能夠使三人氣氛完全放鬆,但或許是拍完後才發覺仍舊未夠,節奏還未至於完全放鬆,必須讓何超儀再加一句對白來逆轉殘餘的緊張節奏與節拍才夠合理。為何說何超儀這段是補拍?幾個證據:第一,何超儀的嘴型不對,應該在拍攝時,創作者還沒想好用哪句對白才真正能夠畫龍點睛的「逆轉節奏」;第二,13『55分的位置有穿幫。上一個鏡頭何超儀已坐在椅子上給bb餵奶,並說出對白「bb肚餓」,而下一個鏡頭中坐在椅子上的何超儀又神奇的不見了。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專業細節攻: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部黑幫片你白看了!

──注意窗帘後,不見何超儀

總結:一場看似簡單的槍戰戲尚且如此多變化,整場戲又如何?電影看似簡單,內里卻滿是創作者的設計,有些是自覺的,有些是經驗使然不自覺的(即便是不自覺,也是長期學習實踐的結果)。用這一角度去看任何藝術,又有何種是簡單的:看似簡單卻令人愉悅的一段舞蹈,一場輕鬆自在的歌曲……裡頭必然滿是創作者的設計與心思。在藝術面前,卻必須保持著一份謙卑之心,不以為那些是理所當然,不以為那些是自然有之的。都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看似老生常談,內里卻是再寫實不過的真相,不是嗎?

(本文由@五色全味 授權發布,嚴禁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