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影視劇名用古文,反暴露文化短板

影視劇名用古文,反暴露文化短板

網文IP改編成電視劇,大都要保留兩樣東西:一是沿用原文標題為劇名,二是保留人物名字,其餘的,哪怕內容改得面目全非,娘老子都不認得是自家孩子,不要緊。大多數觀眾可能是從《何以笙簫默》開始領略標題之特別,半通不通的句子,像是有點古意,湊近了細看細想,啥也不是,只是男、女主名字拼在一起。尚未拍攝完畢的《香蜜沉沉燼如霜》,也是半通不通。另外兩部劇《人間至味是清歡》《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乾脆各自摳了蘇軾、李清照一句詞。前者把「人間有味是清歡」改成了「至」,「至」得滿滿當當,一掃清淡的平和、隨意,意境全無;後者連著兩個問號,不符合中國電視劇劇名的習慣。

網文IP取這樣的標題,大多目的在於向讀者網友們表明作者想要表現一個什麼層次水平的作品。有些讀者喜歡半通不通的東西,把讀不通等同於讀不懂,以為是高明、有文化,於是被吸引住。《香蜜沉沉燼如霜》是七個字,又有沉香、燼、如霜等字眼,暗示了古風的內容。實際上真沉香,如加里曼丹沉香,燒後呈灰色,美感在哪?當然直接摳詞做標題也是要向有文化的方向靠攏。

標題一般,改編成電視劇為什麼非要死抓住不放呢?網文的內容和標題差不多,很一般。電視劇改編的目的,就是瞄準了閱讀網文的這個群體,期望網文幾百萬的點擊量支撐起電視劇的收視率。沿用標題和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是最直接的宣傳方法,網友一看:「啊,我看過的某某網文拍電視劇了!」他們還可以繼續鑽進標題和人名里做一回白日夢。一旦換了標題,哪怕醒目的大字寫著「改編自某某網路小說」,必然會破壞做夢的連續性,影響夢境質量。

一般來講,這類改編電視劇不大抱有拉攏其他層次觀眾的想法。稍有點文學功底的朋友基本接受不了現在網路小說的文字水平,不能理解火爆的原因。這就不得不說到作品流行未必與作品水平成正比。網路發展前期,普及率不高,整體上作者與讀者的素質要高一些,網路小說如瞎子的《佛裂》、心有些亂的《秋風十二夜》等,不遜於一些文學雜誌的文字水平。然而當時最紅的仍然是《輕舞飛揚》這類言情而淺顯的小說。

前幾天溫儒敏教授在微博上一語道出真相:「粗俗娛樂的書永遠擁有最多讀者。」我們站在高處往低處看,一目了然,低處向高處看,不大容易看明白。所以文字功底很一般的網路小說,編劇、導演也明白,它們難以吸引到高水平的電視劇觀眾(投黑馬>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不如利用好這個群體的心理,把他們抓牢。這些很特別的電視劇劇名,歸根到底是由市場決定的,具體地說,是由網路小說市場細分出的消費群體所決定。

溫儒敏教授最後說了句:「那些可能隔膜卻又有內涵的經典還是要讀幾本的,要讀稍微深一點的書。」瞄準低端市場的影視作品,短時間內也許不費力氣在票房、收視率上斬獲頗豐。但從長遠看,消費者會成長,中、高端市場也亟須優秀作品佔領——小鮮肉刷臉刷出高票房已經逐漸成為歷史了,半通不通的作品還能走多遠呢?

(文章來源於:新京報摘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黑馬醬 的精彩文章:

明星都去做生意,是商人的精明還是藝人的焦慮?
好萊塢製片體系失靈,再也沒有什麼類型穩賺不賠
知乎拿出的誠意不夠,但頭條掏出的支票就能買來大V?
史上最亮眼財報出爐,恆大還有什麼野心

TAG:娛樂黑馬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