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七 阿那律觀眼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七 阿那律觀眼

辛二、觀五根


五根它是把耳根放在最後面,因為耳根是娑婆世界最為契機的法門。所以佛陀要詳細的說明,所以把耳根拿掉,所以剩下五根。




分五:壬一、阿那律觀眼。壬二、繼道觀鼻。壬三、牛呞觀舌。壬四、余習觀身。壬五、須菩提觀意。




壬一、阿那律觀眼。


觀指的是能觀的智慧。我們前面說過,整個《楞嚴經》的妙觀察智所依止的就是一心三觀,這個觀指的就是一心三觀。眼指的是他的所觀境是眼根。這地方的眼根指的是勝義根,它是一個色心的和合,但是這地方的根特別指的是心法這一部份,也就是我們說的見聞嗅嘗覺知這一部份,不談色法,談的是心法這一部份。




精勤失目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





先講阿那律尊者他所發生的因緣。我們講到《楞嚴經》的修學,就在你平常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當中來修學,你不必離開你的因緣,就是你平常很熟悉的因緣,可能是好因緣,也可能是不好的因緣,順逆皆方便。




阿那律陀翻成中文叫無貧,為什麼呢?因為他過去生曾經做一個農夫,他去田裡耕田的時候,就帶一碗飯準備中午吃。在山上住了一個辟支佛,辟支佛平常入定,但是他七天會下來托缽一次,他這一天下來,他要回到山上的時候,竟然是空缽而回。這農夫看到這情況起大憐憫心,就把他唯一的一碗飯就供養給這辟支佛。因為能布施的心非常的虔誠,所布施的田又是一個辟支佛,他招感九十億劫的時間不受貧窮之苦。




阿那律陀是佛的堂弟,在阿羅漢裡面他的福報是相當大的,在經典上說,阿那律他去托缽,不管是貧窮人給他多麼粗糙的飲食,只要入阿那律的缽,一定變成甘露味,不管是什麼東西,他的福德力就是這麼強,他要是吃剩的,把這個缽倒給別人又恢復原狀,所以他的善業力特彆強,所以他有資格稱為無貧。




阿那律尊者從座位站起來,來說明他修學的一個過程。他說:我剛出家的時候,當然他是八王子出家,帶有貴氣。有一個毛病是常樂睡眠,這個睡眠他也不是一次二次,他是經常性的在佛陀說法的時候睡覺,後來有一次,佛陀實在是忍不住了,就訶責這阿那律說,你經常在我說法的時候睡覺,你未來的果報是變成一個畜生,蛤蟆一類這種動物。身為阿那律尊者,他聽到佛陀的訶責以後,可以說是涕淚悲泣甚至訶責。他如是思惟,所謂聽法的目的是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依理起觀,才能夠破除心中的顛倒,那是一個解脫之門。既然我在這個地方睡覺,這個過失很重,他依止大慚愧心,後來七日七夜就不睡覺,眼睛過度的疲憊就失去了雙目,而生大苦惱。




這地方是說明他過去的一段過失產生的因緣,這個因緣也啟動他生命中的一個轉機。



成就心眼


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





大慈悲的佛陀,看到阿那律尊者失去雙目生大苦惱,就教他修學《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樂,喜樂;這個見值得我們注意,我們一般的見,叫做因緣所生法的見,一般因緣所生法的見,要用眼根來見,眼根攀緣色塵產生眼識,所以我們一般的生死眾生,都是在十八界裡面造成一種輪迴相續的力量,但是這個見,它是一種心性的見,就是我們講見性,它不必依止眼根,已經超越眼根,依止見性來照明,來照了我們本性的光明智慧,產生一個不可破壞的猶如金剛的三昧,也就是說,這三昧的特色是:我不因眼觀見十方,我從今以後不必假借眼根。眼根敗壞了,見性沒有敗壞,你看你眼睛敗壞了,你還是有看得到啊!你看得到暗相。我們問瞎眼的人說:你看到什麼?他說:我看到前面一片黑暗。前面一片黑暗就是你看到了,見到光明、見到黑暗都叫做見。



他這個時候,已經不必再假借眼根就能夠照見十方。這個十方是包括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而且當時的情況是精真洞然,也就是說他所依止的是一種精純的見性而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清楚分明,能夠照見十方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他這時候叫半頭天眼,他前半段的頭看得到,後半段的頭看不到。




這個是講到阿那律尊者,在眼根敗壞的過程當中,他已經不必依止眼根,他就能夠看到物質。




蒙佛印證


如來印我成阿羅漢。




從跡門來說,佛陀就親自印證他已經成就阿羅漢果。





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現在佛陀問我圓通,正如我所修所證,我所悟的真理是旋見循元,見就是我們能見的功能。我現在能夠把這能見的見分,不向外攀緣而迴光返照,開顯我內在的見性,而證得我空法空的真如法性。




我們一般的人是用眼睛看,阿那律尊者用是心來看,那一念清凈本然,周遍法界,一念心性觀察世界,那是無障礙的境界。這是講到他的一個本門,他所覺悟的真如理。




大概整個《楞嚴經》的圓通法門,都是要破根塵識。你看我們眼睛來說,眼根攀緣六塵就產生六識。那麼這個方向是什麼?向外攀緣。



《楞嚴經》他就是破和合識斷相續心,破根塵的和合。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是依止眼耳鼻舌身意,依止色聲香味觸法,而產生六識的分別。而《楞嚴經》它的想法就是,你要能夠到達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它的方向是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去找你的最初的本來面目,你不要老是被這個假相所迷惑。





它是二個方向:第一個、你從這邊出去,那就是根塵識的境界;那麼迴光返照,那你就到達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兩個方向大家要弄清楚,就是我們常說的《楞嚴經》的修學,二句話: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二句話你要經常記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和尚 的精彩文章: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六 迦葉觀法(二)
三業報具體都指什麼?
出家人不是你想說就說的!!!
如何改變已造罪業

TAG:小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