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羌跡,一個90後的尋羌之旅

羌跡,一個90後的尋羌之旅

《羌跡》,攝影:劉姮妤

影藝家按:筆記是影藝家一個獨特的欄目,我們好奇你正在進行的項目、拍攝中的故事和對攝影的思考,希望能將你的感想分享給更多有相同愛好之人。

這是我們收到的第 54 份筆記,劉姮妤,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廣告學專業。《羌跡——羌族當代民族影像志》是她 15 年開始的一個攝影項目,該項目以邛崍市南寶山木梯、直台羌寨為主要田野點展開,擴展到其他類型的羌寨(比如傳統老寨、旅遊業半開發的羌寨等),以多重地域的意象對災後羌族民俗傳統文化的變遷及羌人的生存環境及現實出境進行分析。該作品將於 9 月在平遙國際攝影展上展出。

羌 跡

圖文 | 劉姮妤

2015 年 7 月,雲南大理國際影會上,在攝影師高屯子的紀錄片《夕格羌人的遷徙》中,一位老人在母親的墳頭老淚縱橫,幾度哽咽。「我們要搬走了,媽媽你把我們從一尺五寸養成人,我們成人了,卻要搬走了……」老人為汶川縣龍溪鄉垮坡組夕格人,在汶川地震 一周年前夕,他將和其他七百多名村民一道,永遠離別世代居住的寨子,前往邛崍南寶山原勞改農場定居。

老人並非演員,這就是他生命的本真狀態,情感的真實流露,斷然不必去演。誠樸而濃情,莫名地戳中了我,難以忘懷。次月,我回到成都,到了老人的落腳點,邛崍南寶山木梯羌寨臨時安置點——冷浸溝,到了老人的兄弟也即釋比楊貴生的家裡。

楊貴生說他搬過幾次家了。「以前的老家在牛場頭,過後搬到爛石窖,爛石窖之後,哦嚯,遇到 5.12 地震,就搬到汶川城外的玉龍。到玉龍一個月後,搞緊急避險,又搬回老家夕格,在老家過完年,於 2009 年 5 月 8 號搬到邛崍南寶山。」

災後羌族社會文化復建工作陸續推進,羌族社會有了一些新面貌,從以親屬關係為基礎的原生村寨聚落到被納入嚴格屬地的新式生活社區。隨著居住環境的變遷,羌民的生存狀態、生計形態發生變化,此種地理上的遷徙無疑極大地改善了羌民的生活居住條件,使其免受買進賣出依靠人背馬馱之苦,但挑戰也隨之而來。在高山僻壤他們還能偏安一隅,在相當程度上自給自足,新環境下此種獨立性瓦解,生活等各類開銷越來越大,對市場的依附性增強。縱使資源競爭和市場分配體系激烈而殘酷,卻無法置身事外。

在現代性的滲透和衝擊之下,「往大城市走、賺錢、說漢話」等整齊劃一的生活面貌成為主流標準,吸引著年輕人前赴後繼去往都市尋找「活路」,但也有部分中年人迫於沒有文化,無一技之長的現實狀況,回到老家阿壩州挖葯弄草求「生活」。

仰仗羌族特色文化傳統,通過旅遊開發支撐家家戶戶生計,「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可持續性發展路子似乎給羌民帶來了美好希望,但這些鋼筋水泥築成的仿碉樓新式景觀建築和他們的傳統漸行漸遠,連至關重要的祭祀塔子也是倉促選址落成,無關風水。可只會用木頭石塊黃泥建築房子的羌民顯然無法參與到重建之中。

在與羌民們閑話家常時,「老家」是繞不開的字眼:吃的臘肉是從「老家」帶過來的,塔子上供奉的白石是從「老家」運過來的,這裡天氣不如「老家」好,土地出產不如「老家」好……他們口中的「老家」,縱有萬般艱苦,卻也難以割捨。

之後,我陸續往更偏遠的老寨子走,汶川龍溪鄉垮坡村、綿虒羌鋒村、茂縣黑虎溝、理縣蒲溪鄉休溪村。在此遠離中心的邊遠鄉村,羌族的許多口述傳統和民俗一息尚存,但承載羌族民俗文化的傳統族群聚落解體趨勢明顯,加之國家現代化進程迅速推進下,年輕人迫於生計大量外流,傳統文化或技藝鮮有人傳承發揚,導致羌族不少民俗傳統分崩離析。乃至羌民引以為傲的民族文化精髓(比如,釋比文化)等也陸續式微,迅速而利落。

在社會轉型,現代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羌民的傳統無所依附。與此同時,現代性拓寬了他們的生命視野,他們透過各種方式釋放他們的渴望,渴望向更大的空間拓展,渴望參與到周遭的新興發展中。從個別羌民的角度來看,或許有人在此潮流中順勢而起,步入現代化的康庄大道。但就其整體族群及其文化而言,他們如何能追趕得上一個稍見公平的現代性未來?或者,步入其他地區早已墜落的陷阱之中。邊緣的獨特性從不討好,世界上眾多弱勢群體被捲入現代性漩渦,殊途同歸。

(請橫屏觀看)

劉姮妤

1995 年生於重慶

畢業於四川西南交通大學

圖文 劉姮妤

編輯 404

影藝家微刊是雜誌《影藝家》的延伸

由成都影像藝術中心(CDPC)主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藝家 的精彩文章:

50億像素巨幅照片,你家掛得下嗎?
萬物分秒流逝,她以攝影的方式來挖掘亘古和感傷的話題
餘姚瑤:你在被注視,且永遠不必回視
他的作品是對當代時尚與古典繪畫之間的探索

TAG:影藝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