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強大盤點:古代世界現代化特徵最明顯的七支軍隊!
提前聲明:本文所討論者,並非古代軍隊綜合戰鬥力孰強孰弱,而只考量其現代化程度,以組織結構嚴密與否、訓練是否精銳、戰術是否合理、紀律是否嚴格等條件為標準!!
第七位:蒙古軍隊
在是否現代化這個問題上,大部分游牧民族都排不進來。他們只不過是全民皆兵,輔以強大的機動性,才得以橫掃一些土地。但蒙古人並不一樣,也許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時,他們仍是標準的游牧民族,沒有什麼現代化可言。但當他們消滅了金國,獲得了大量漢族步兵,又從阿拉伯人那裡學到配重式拋石機之後,你就無法再說他們還是純游牧民族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有能力組織超過10萬人跨海登陸日本,這說明他們在後勤方面一定是具有特別優秀的組織能力(當然,這其實大部分都是漢人的功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與只有輕騎兵、馬弓手的匈奴人不一樣,蒙古人是擁有專門以衝鋒作為進攻手段的重騎兵的。所以說,在游牧民族裡,蒙古人要算是有著最現代化的軍事組織。不過,他們仍然是游牧民族。
第六位:豐臣秀吉的日本戰國軍隊
也許說出來不怎麼讓中國讀者信服。但豐臣秀吉手中的日本戰國軍隊確實相當現代化。在這支軍隊中,不僅已經有了與今日班、排、連、營相當的嚴格建制,兵農分離制度也使士兵們可以專心訓練,使他們成為了常備軍。
另外,豐臣秀吉的軍隊中鐵炮(火繩槍)裝備比例很高。1575年時織田信長在長筱會戰時38000人的部隊僅有3000鐵炮,到1609年時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了50%。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時,鐵炮齊射成為了日本人手中最有效的武器。1600年的關原會戰時,德川家康也曾經從80000名參戰部隊中抽調出大部分鐵炮,集中在西軍防線最左翼進行齊射。
那為什麼要選豐臣秀吉時期的日本戰國軍隊作為其中的翹楚?三點。一,他曾經建立了嚴格的後勤體系,規定了士兵和非作戰輔助人員的比例,使任何一支大軍都能自給自足。二,他手中龐大的艦隊曾支持20萬大軍遠征關東達數月之久,也曾運輸超過16萬名日本部隊進入朝鮮。三,進攻朝鮮時豐臣秀吉組建了九個組織上非常現代化的野戰軍,全都擁有自己獨立的後勤體系。
當然,日本人也有很明顯的弱點。首先是騎兵又少又弱,根本不是大陸國家的對手。其次是訓練和紀律相對一般,戰場上互相爭功的情況屢見不鮮。再次是重火器少,圍攻要塞時手段並不太高明。最後就是出現時間完,都16世紀了,歐洲都已經近代了。要不是日本發展落後,16世紀也比中國和歐洲的古代好不了哪去,他根本列不進來。
第五位:拜占庭
點擊看大圖
作為羅馬帝國的遺產,拜占庭,也就是東羅馬帝國在長達一千年的時間裡都能抵擋住東南的阿拉伯人、北面歐洲的野蠻人以及東面的游牧民族,並不是出於偶然。拜占庭雖然沒能繼承羅馬共和國時期的精銳步兵,部隊也大多都是僱傭來的東方重騎兵,紀律並不能算好。但拜占庭有著一套非常完善的要塞+野戰軍預備隊防禦體系,而這套體系又以君士坦丁堡作為最大的要塞和預備隊。當對方被邊境要塞守軍拖住,忙於圍攻戰時,以重騎兵最為主力的野戰軍就會從背後打擊敵人,或是攻擊他的交通線,迫使他撤退。
另外,拜占庭人在火器、艦隊、野戰戰術、圍攻戰術方面都非常有見地。《戰略學》、《戰術學》兩部中古時代的西方經典軍事著作,便是出自兩位拜占庭皇帝的手中。除此以外,很多史官、重臣也都寫過軍事學著作。要知道,當時西歐正處在黑暗、倒退的中世紀,希臘羅馬那高度發達的戰爭藝術早已經被法蘭克野蠻人那些所謂的騎士遺忘了。拜占庭的要塞+野戰軍預備隊體系是歐洲古代戰爭藝術碩果僅存的遺產。
不過比較呵呵的是,拜占庭人除了重騎兵以外,部隊素質和訓練都比較差。組織體系也並不嚴格。更不要說大部分士兵都是傭兵。士氣簡直是一觸即潰,打勝仗時頭腦發熱耀武揚威,遇到挫折就一鬨而散了。
第四位:明軍
明軍能排得這麼高,主要便在於對火器的運用要算是領先世界。火銃、鳥槍、野戰炮應有盡有,而且運用起來也很嫻熟(不出意外,日本戰國的鐵炮齊射就是從中國學的,而不是從歐洲學的,雖然槍是從歐洲學來的)。朱元璋曾經靠著火器,打贏了很多會戰。三排橫隊這種戰術,中國也要比歐洲早了很多年。而且與日本人不一樣,明軍可不怕攻城。野戰有火銃、鳥槍,攻城照樣能夠拉來大攻城炮。
第三位:羅馬共和國時期的羅馬軍團
羅馬人在步兵戰術、組織方面要算是領先世界上千年的。在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公民全民皆兵,從小到老每天都要不停訓練。而他們在戰場上所組成的三線戰術也要算是在古代世界對預備隊理解最為深刻的陣型。第一線的新兵(青年兵,見下圖中的hastati)消耗對方體力、破壞對方秩序,第二線(主力兵,principes)做實質性打擊,第三線(三線兵,triarii)則是真正的預備隊,只有戰事吃緊時才會前進到戰線上與敵人交戰。而這些部隊前方還有散兵(velites),專門用來對抗對方的散兵,擾亂對方戰線。所有這些部隊都採用機動非常靈活的中隊編製,互相交錯著部署起來,無論在任何地形上都可以作戰。
另外,羅馬人通過投槍,將火力和衝擊力結合起來,一排投槍之後發動衝鋒,與近代排隊槍斃時期一排槍之後刺刀衝鋒沒有任何區別。而且羅馬步兵的紀律和士氣都極為堅定。共和國時期幾乎從未發生過士氣崩潰這種事。哪怕是遭到漢尼拔屠殺的坎尼會戰,倖存者們也能集中在一起突破對方戰線,撤退到營地之中。而漢尼拔卻根本不敢進攻這個營地。
呵呵的時候又到了。羅馬共和國時期的騎兵,說出來都是淚。年年吃虧、月月吃虧,只要打仗很少不吃虧。羅馬人自己的公民都是步兵,要是按照法律嚴格規定,執政官甚至不能騎馬指揮作戰(所以每次執政官出征時,都必須走一個形式,請元老院特別允許自己騎馬指揮戰鬥)。無論是羅馬共和國時期,還是帝國時期,羅馬騎兵都是靠外族盟友或者傭兵提供。效率並不高,也並不可靠。羅馬人也經常因為騎兵劣勢而遭到慘敗。
第二位:秦軍
我覺得這根本不用說。嚴格的層級編製規定、嚴明的賞罰制度、標準化的武器生產、強大的弓弩,相對還算優秀的重步兵。這就是為什麼秦軍能統一六國。自己的讀者都明白,所以直接說說哪不好就完了。
首先,秦軍的徵兵方法以兵農結合為主,常備軍數量很少,戰時全靠徵召農民。這就導致部隊的作戰素質、紀律以及士氣都會比較差(即使有嚴格的規定和完善的編製也無法彌補),而且機動不便。長平會戰雖然坑殺趙軍40萬,自身卻也折損了將近一半部隊。這在古代的會戰中其實根本無法想像。因為勝利者通常只會損失很少部隊,這也只能說明秦軍的紀律和士氣事實上並不太好。
其次,和羅馬人一樣,秦軍也缺乏有效的騎兵。戰國時期的中國騎兵都是輕騎兵,靠騎射和投槍作戰(因為學的就是胡人那些游牧民族),而不能靠衝鋒作戰,效率比較差。另外,動輒數十萬的軍隊中,往往只有幾千名騎兵,這個比例也實在太低。至於戰車,笨重而難以使用,到戰國時事實上已經不是有效戰鬥力了。
不過,秦軍在攻城上那簡直就是信手拈來。首先人多,堆個土山、挖個壕溝分分鐘的事。其次各種巨弩之類的攻城武器那也是大把大把的有,直接往對方城牆頭上轟就是了。而且標準化的武器,也讓這些武器的可靠性、產量、精確度都有保障。
第一位:腓力和亞歷山大時期的馬其頓陸軍
點擊看大圖
在古代世界裡,這是一支真正完美的軍隊,事實上近代的歐洲軍隊,就是從羅馬人和馬其頓人的軍隊中發展出來的。
必須注意的是,雖然馬其頓方陣很有名,但決定勝負的卻是重騎兵以及多兵種的配合。
第一,馬其頓人擁有從班級、排級,到師級、軍級,有著與現代軍隊幾乎完全一樣的編製方式(那可是2300年以前了)。全軍上下層級分明,組織嚴格。
第二,馬其頓人擁有最全面的多兵種搭配。馬其頓本族的重騎兵、輕騎兵、重步兵,山地民族徵召來的標槍兵、輕步兵,希臘南部爭著來的弓箭手,後來在波斯徵召的馬弓手、鐵甲騎兵等等,使整個軍隊在兵種搭配上根本沒有任何短板。
第三,非常優秀的攻城武器。當時馬其頓人擁有歐洲最全面、最精良的攻城武器。拋石機、巨弩、攻城塔應有盡有。而且機動性還很好。只要攜帶核心部件,木樑就地取材,幾個小時之內就能架起來開火。亞歷山大甚至還曾在野戰中使用過拋石機和巨弩,這要比中國人在野戰中使用炮兵更早。
點擊看大圖
第四,完備的多兵種配合。作戰時將方陣部署在全軍中央,形成根本無法突破的屏障訂住敵軍正面,輕步兵為他們提供掩護,輕盾兵(比普通輕步兵更重一點)則是方陣的預備隊。之後再用持盾兵(介於重步兵和輕步兵之間的一種步兵)緊密掩護著重騎兵對敵軍薄弱環節進行衝鋒。到了東方之後,大量馬弓手的加入又使馬其頓人能夠在會戰開始之前,就不斷騷擾對方。
第五,最出色的訓練。公認的,亞歷山大時代的馬其頓方陣步兵是歷史上方陣步兵素質最好的。在多瑙河上鎮壓野蠻人時,甚至能做到一萬多人舉著21英尺長的長矛一聲不吭,全聽亞歷山大一人號令,靈活前進、轉向、再前進這種方陣做起來最難的動作。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最出色的重騎兵。
第七,完備的後勤和幕僚體系。多了不說,亞歷山大能一路從希臘走到印度,而且從出發時的35000人,一路越走越多,增加到了135000人,沒有後勤和幕僚體系(亞歷山大自己也沿路建立了大量要塞網路),這都是根本不可能的。當時除馬其頓人以外,世界任何一支軍隊,都無法支撐如此長距離、長時間的遠征。
你對 這種看法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點擊展開全文
※這國大量美女表示想嫁到中國,中國3000萬「單身狗」的曙光?
※中國空軍弱?看看剛剛公布的世界空軍排行榜吧!
※空軍最新招飛信息,女學霸也能開飛機,你滿足條件么?
※紅軍卻冒雨拚命的奪回這名日本人 的遺體?這是為何?
※中東這一土豪國會成為第二個巴鐵?中國不是白做這些事情
TAG:小利侃軍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