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訪談:目前區塊鏈普遍存在誤讀,甲方載入給區塊鏈太多無法承載的東西
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道,前一段時間輿論大嘩的ICO項目被央行緊急叫停,不過,大家心知肚明的是,叫停的背後是監管在遏制代幣融資,區塊鏈技術本身並沒有被否定。
在共享經濟時代,互聯網以去中心化的形式演進,而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點,讓人們對區塊鏈重塑商業架構和場景充滿各種想像,即使目前頗有質疑,區塊鏈的前景依然可期。
截止2016年底,國內已有上百家區塊鏈公司,各種區塊鏈聯盟應運而生。然而泥沙俱下,創新永遠伴隨泡沫,商業需求的多元是區塊鏈發展的最大動力,同時也持續擴大了需求與技術實際發展水平之間的期待性落差。
Gartner近期發布了2017年新興科技技術成熟度曲線,從全行業的角度分析了開發新技術組合時必須考慮的技術和趨勢,區塊鏈正在這條技術成熟曲線上快速移動,有望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成為擁有高度競爭優勢的技術。近日,Gartner公司研究總監季新蘇(Kevin Ji)接受雷鋒網採訪,談了Gatner對區塊鏈的看法以及目前對區塊鏈普遍存在的誤讀。
以下為採訪內容整理,雷鋒網AI金融評論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雷鋒網:您怎麼看目前區塊鏈在中國的發展?
季新蘇:中國和美國現在是全球最火的兩個區塊鏈國家, 80%的挖礦能力在中國,50% 的交易能力在中國,從比特幣角度看,這到底是一個公有鏈還是一個以中國為主的貨幣現在很難說。雖然不是一家公司在控制,但比特幣過於集中在一個國家不是好事。
我們現在看到的區塊鏈應用很多,但在實際中真正投入大規模運營的區塊鏈應用只有兩個,一個是比特幣,另一個是以太坊。
區塊鏈初始定義來自於比特幣交易日誌,但發展到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創業公司在用區塊鏈的概念包裝自己,甚至是一個TO VC的套路。
對於甲方來講,比如銀行,它又給區塊鏈賦予了太多它不能承載的東西。區塊鏈本質是一個協議,它上面是很難承載交易和業務邏輯,這些都是第三方載入的,是在它的生態系統上加的智能場景,本質上是軟體的疊加。
雷鋒網:目前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的發展現狀是什麼樣的?
季新蘇:目前所有行業都在嘗試做自己的區塊鏈,不僅是政府和銀行,還有零售、石油等等。但商業成功的前提是技術成熟。我們從技術成熟曲線上看,區塊鏈目前離技術成熟還很遠。
比特幣在從低谷向上走,這個技術成熟了。有一點悲觀的說,在這條技術成熟曲線上70%的技術都會死掉,只有30%能夠真正大規模部署。大部分技術還是在成長期和高潮期, 雖然業務場景很火,但技術還沒成熟,目前在中國太多業務場景希望承載在區塊鏈上,而區塊鏈沒有能力去做這樣的事情。
區塊鏈是未來的技術,不是現在的技術,這就意味著現在的問題就要用現在的技術去解決。區塊鏈是一個隨著時間慢慢演變的技術,現在下定論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為時尚早。
雷鋒網:金融相對於其他行業在區塊鏈的發展上有兩年左右的領先。您認為金融行業應用區塊鏈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季新蘇:金融業內人士給我們的反饋是他們也越來越覺得區塊鏈技術不成熟,雷聲大雨點小,未來兩到三年都很難有真正成熟的公有鏈。現有的CASEs因為並行計算能力相對差所以沒有大規模部署。
區塊鏈底層鏈路打通後上面的商業模式會充滿想像力。但我更想強調是它的挑戰,一旦應用區塊鏈,沒有可信組織中間在做裁判,該怎麼監管?新的運營模式是什麼?我們給金融行業的建議有三點:
第一,不要因為涉及監管就止步不前,真正重要的是要儘快建立起對應的架構;
第二,明確好的業務場景是什麼?業務場景才是真正的核心;
第三,技術不是銀行的專長,如果銀行應用區塊鏈,未來有可能會面對「供應商鎖定」的局限,因為這個技術可能是某家公司的專利,對於這一點要有心理準備。
雷鋒網:您認為國內現有的區塊鏈項目存在哪些問題,您能給出建議嗎?
季新蘇:目前大多數區塊鏈項目停留在私有鏈和聯盟鏈,我們認為脫離公有鏈是沒有真正體現出區塊鏈價值的,公有鏈才是核心價值。如果你的公有鏈做的好,我們認為你的私有鏈和聯盟鏈才能做好。如果反過來,我們會懷疑它是否可以大規模複製推廣。
我們給開發者的建議是設計業務的價值:
第一,作為區塊鏈,你的技術價值是什麼,不要為了技術而技術;
第二,還是要謹慎的進行試驗,而不是真正大規模投入,目前還是以乙方投入VC投入更合理,還不到甲方大規模部署的階段。
雷鋒網:誰最有希望成為最後的贏家?
季新蘇:我們追溯商業史,1995年網際網路,那麼多廠商都在做網際網路,後來谷歌成為搜索的領導者;對於社交網路,最後贏家是臉書。開始的領先者未必是後來的勝出者。類推區塊鏈,我們認為贏家還沒有出現。連技術本身都沒有成熟,贏家也無從談起。
※出海炒幣、巨額場外交易成產業鏈,比特幣市場中監管看不見的暴利和風險
※聽說,賈躍亭把下一代的後路都安排好了?
※特斯拉自動駕駛事故一年後,真相是什麼?反思是什麼?
※蘋果大舉押注AR,或將撬動整個行業?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