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要想好吃還得講究慢,養豬不能三月肥,得喂糧食慢慢長大
過去鄉村都是茅草房,廚房裡有兩三口土灶,一口做飯,一口煮豬食。一天三頓,灶膛里隨時都燃得旺旺的。柴火五花八門,有什麼燒什麼,最多的就是莊稼秸稈,比如油菜籽桿、稻穀草、小麥草、大麥草等。也有冬天剔掉的樹枝,比如柏樹枝、松樹枝、橘樹枝條等。這些植物各有各的味道,它們燃燒後產生的炊煙對臘肉香腸這麼一熏,後者的味道就發生了變化,變香了。
鄉村土灶
走進川西農家,你看哪家哪戶的廚房檁子上、牆壁上不都掛著一些臘貨啊!臘肉香腸不能做早了,七腐八爛九生蛆,只有進入十月才能腌制。看著牆壁上、檁子上懸掛的一個個臘貨,整個後半年的日子都甜蜜蜜的,因為不缺肉吃了。如果正月後臘貨還沒有吃完,那就得將它們從屋檁上上收下來,放在瓦缸或者冰箱里儲存起來。這樣等到春天開秧門,請人幹活時,又開以拿出來吃,那時香腸臘肉味道更香!
四川臘肉
臘肉通常將肉切成手掌寬的條狀,再經腌漬、洗晾、烘製而成,成品具有色紅似火、香氣濃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臘肉看似家家會做,但由於選料及腌制方法的不同,口感卻各有千秋。但是不管咋樣,大家都認為山臘肉更好吃,譬如青城山老臘肉就是成都平原具有代表性的傳統風味肉製品,歷來深受中外遊客的青睞。青城山老臘肉外觀呈黑黃色,層次分明、肉皮金黃,具有光澤,瘦肉外觀呈黑紅色,切開呈玫瑰色。香味濃郁,入口清香,回味悠長。食用方法多樣且方便,可蒸、可炒、可燉湯。若用溫水稍作清洗,蒸(煮)二十分鐘左右,冷後切成片,再蒸熱食用,味道更佳。
香腸臘肉
青城山老臘肉的生產與製作過程非常地道。首先,主人們給豬喂的是豆漿稀飯、鮮豬草煮熟加米糠。稍大點就在山坡上野放幾個月,豬吃的是沒有農藥殘留的野生植物,喝的是沒有污染的山澗泉水。其他地方一頭豬養兩三個月,而青城山的豬至少喂一年才屠宰。屠宰後,用泉水洗凈,精鹽花椒陶缸腌透滴干,放在柴灶上燒青岡柴、杉木柴、香椿柴、柏枝、花生殼、核桃殼慢慢熏,熏黃、熏黑,短則半月,長則要一兩個月,成為名副其實的老臘肉。
青城山
可見,臘肉要想好吃還得講究慢,養豬不能三月肥,得喂糧食慢慢長大,那些靠飼料短時間催肥的豬肉,肯定沒有山臘肉好吃。(彭忠富/文)
點擊展開全文
※好吃不過豆花飯,豆芽脆豆花軟蘸水豆花好吃看得見
※梓潼片粉是「梓潼三絕」之一,另兩絕是梓潼酥餅鑲碗各有特色
TAG:人間煙火孰知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