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小真沒轍!日本人確實玩不來一些原創動畫
如果你是一個資深的動漫愛好者,應該每個季度怎麼著都會看幾部新番動畫吧?從目前的格局來說,新番動畫主要分為改編類(原作是漫畫、小說或者遊戲)以及原創類。今天要說的就是關於原創動畫的問題。
作為引子,我想先提一下4月新番《Re:CREATORS》。這部作品在上周末的時候播出了21集,這周就要大結局了。可是21集當中,原本跟龍傲天沒啥區別的反派軍姬,僅僅是因為男主角把自己的暗戀對象給重新「復活」,然後就輕描淡寫地被洗白,跟暗戀對象開開心心升天了。相信很多看了這一集的朋友,都會覺得心裡堵得慌。用比較污的比喻來說就是:前戲做了半個小時,結果1秒鐘完事了。
而實際上《REC》的問題並不是個例。它大量存在於日本人製作的原創動畫當中,其突出特點主要體現在:
一、喜歡用龐大的格局來說一個很小的故事。或許是因為日本國土面積相對狹小的關係,在處理問題的情況下,他們一方面能夠做到細節的極致,也就是所謂「匠人精神」。但另外一方面,如果遇到比較大的場面,就會顯得束手無策,最終還是試圖將一個很大的問題變得很小,弄得大家都覺得彆扭。
《REC》就遇到了這種問題。實話實說,我非常喜歡這種將不同二次元作品的角色帶到現實,然後展開對決的設定。可是呢,官方根本沒辦法很好地處理這樣龐大的背景,最終只能無限提升BOSS的實力,然後用莫名其妙的主角光環將其擊敗。我估摸著官方壓根不知道,如果真的以大場面來收尾的話,這部作品會是怎樣的結局方式。
除了這次說到的《REC》之外,本作品的導演青木英之前還負責過一部名曰《Aldnoah Zero》的原創動畫。該作品堪稱喂屎界的神作。剛開始的時候場面那叫一個宏大,人類跟火星人兩個大陣營為了生存和征服展開了星球大戰,各種機器人、轟炸、登陸戰應有盡有。可是呢,最後收尾的方式是莫名其妙跳出來一個黃毛,然後跟公主站在那兒呼喚世界和平,於是就真的和平了。這也是典型的、編劇開了個大場面,卻不知道怎麼收尾的案例。
二、掌控不好群像劇。從最近這些年看的原創作品而言,但凡主要角色超過5個人(不含5個人)的作品,基本上都不會給人一種特別好的感覺。日本人更加擅長那種小規模角色之間的情感糾葛、矛盾衝突。甚至於人最好能夠少到以2個人為核心是最佳的。去年大熱門的《你的名字。》,今年4月的《月色真美》都是其中的代表。而2011年《魔法少女小圓》的成功,恰恰也是將主要角色卡在了5個人(而且學姐第3集就退場了,到第10集之後基本就是粉黑的主場)。
而一旦超過5個人,日本人就不知道該如何準確分配角色們的戲份,因此會讓人產生「不完全燃燒」的感覺。典型的如去年的《迷家》,一上來弄出幾十個人的龐大陣容,最終隨隨便便地進行收尾。
相比起來,美國的作品就在這方面更為到位。很多改編自美漫的電影,諸如《復仇者聯盟》等,都是特別成功的群像劇。但之所以能夠製作這樣的作品,我們也必須意識到一個問題:這其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專屬的作品,是經歷了幾十年的積累放有如今的成就。而日本的原創動畫大多數也就是很短期的籌劃,沒有可持續性,因此當然無法控制群像劇了。
三、在有限的篇幅當中想儘可能體現更多的元素。之前麻枝准大魔王搞了個《夏洛特》,最初的時候我也是非常期待,並且希望能夠有什麼神展開。但是這部作品最初搞了一堆超能力者日常,然後莫名其妙出現了神秘組織,又是什麼穿越時空巴拉巴拉,最後男主角乾脆等同於成神。可以說將超能力、日常喜劇、邪惡組織、世界大戰之類一大堆的要素包容在只有10來集的劇情里,最終變得特別尷尬。
去年還有個叫做《甲鐵城的小火車》的作品,本來如果大大大河內老老實實地拍一個日本版的《釜山行》,都可以穩穩地收官。但偏偏要做出什麼王子復仇記之類莫名其妙的東西,後期還融入了各種核心科技,這就弄得後來劇情特別尷尬。口碑也從最初毒奶八萬八,最終連八千八都沒做到。後來大河內洗心革面,現在重新弄了個《prpr》,5個人,間諜日常世界觀,就顯得比較穩定。當然不排除剩下2集突然間開始大暴走,跪求別忘記吃藥。
以上就是日本人在原創動畫當中玩不轉的幾個特點。從上述特點可以看出,今後無論是誰創作的原創動畫,只要發現有這些毛病,那麼請一律不要報以太大希望,否則最終一定會是強行喂屎的結局。
點擊展開全文
TAG:三叔侃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