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藥治療外感疾患,切忌猛烈發汗,容易使疾病纏綿不愈!
《傷寒雜病論》中的中藥世界(92)
特別說明,文中中藥須在執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猛烈發汗容易出現臨床失誤
其實,宋代之後,溫病派的崛起,是和許多醫師掌握不了經方的尺度有很大關係的。
猛烈發汗是最容易出現的臨床失誤。很多醫師都容易犯這樣的錯誤,我也有過這樣的黑歷史。
大家知道桂枝湯的發汗力量並不是很強,所以才需要披點衣服,啜熱稀粥來助力。這個方子只有辛、甘、溫的桂枝和辛、微溫的生薑稍微熱一些。一般來說,服用桂枝湯是不會過汗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有時我們會因大意而失誤。
我接診過這樣一位患者,該患者皮膚較為細嫩,時有虛汗,舌淡,苔薄白,微惡風,惡寒,伴有輕微咳嗽。我遂開出了三劑桂枝加厚朴杏仁湯,因為醫院沒有生薑,我便隨手用乾薑代生薑。
結果當天晚上,患者全身發熱,流汗不止,平時蓋厚被子都嫌冷,可服藥後覆薄被都嫌熱。此夜之後,患者夜間咳嗽越來越重,堅持將那三劑中藥服完,患者身上的咳嗽已經變成劇烈咳嗽矣。
附子得乾薑則熱 ,同樣的,桂枝得乾薑亦熱。桂枝本身辛甘發散為陽,有溫通經脈,助陽化氣之力,再加上味辛,性大熱的乾薑,使得體質本虛的患者大汗不已,門戶洞開,外邪長驅直入,入里化熱,客居肺部,肺為嬌臟,遇邪則咳嗽不止。
所以說,使用經方,必須要小心用藥,不可使患者過汗,凡大汗如水流淌者,病必不除。
桂枝遇乾薑則熱
從來就沒有什麼大汗之法,只有微汗之法
有的人對於麻黃湯類方和桂枝湯類方有一種錯覺,總覺得麻黃湯是用來猛烈發汗的,桂枝湯是用來微微發汗的。
實際上,無論麻黃湯還是桂枝湯目的都是微微發汗,絕無猛烈峻汗之說。
讓我們先看看《傷寒論》對於桂枝湯的說明:
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
——傷寒論 第十二條
意思是說,服用桂枝湯,患者身體微微有汗即可,決不可讓其大汗淋漓,否則病必不去。
那麼,麻黃湯的目的應該就是大汗了吧?
並非如此。
《傷寒論》對於麻黃湯有這麼一句補充說明:
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傷寒論 第三十五條
可見,麻黃湯的目的也是微微發汗。
這就奇怪了,大家知道,麻黃味苦,性溫,稟天地清陽剛烈之氣,發汗解表之力遠勝於桂枝,可是為什麼麻黃湯的目的也僅僅是微微發汗呢?
這是因為他們面對的人群不同。
桂枝湯麵對的人群,皮膚腠理疏鬆,肌膚細嫩,肌表濕潤,脈象浮弱,體質不強,這類人群,你只需下一點點桂枝,患者即會微微出汗,勿需投麻黃這樣的峻葯。
麻黃湯麵對的人群,則有不同,這一類人,肌膚緊密,皮膚結實粗糙,少汗或無汗,體格壯實,這類人群,必須投予麻黃,才可能發汗,而且目的依然是微汗,而非大汗。
由此可見,經方用藥,需要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來謹慎加減投放,切不可將那些不分青紅皂白,鼓吹原方原劑量「一劑知,二劑己」的醫案信以為真。
若用之得當,小劑量中藥亦有良效
每一個經方都是結構精巧的藝術品
傷寒論中的太陽病篇,可謂是一門小心翼翼控制發汗量的藝術。
我們看桂枝湯,之中有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五味葯,其中桂枝,生薑,兩葯辛而溫,為了避免溫葯傷陰,先人組方時,在其中加了可生胃津的甘草,大棗,又用苦,酸,胃寒的白芍來斂陰。
到了小青龍湯,其中有最擅發汗的麻黃,有辛熱的乾薑,有辛溫的細辛,此時光用白芍來斂陰,已力所不逮,遂又加上味酸收斂的五味子來收斂一身之氣陰。
麻黃配五味子則汗減
小青龍湯,麻黃湯中麻黃是三兩,到了大青龍湯麻黃高達六兩,那麼大青龍湯就是為了猛發汗嗎?事實上,除了常規用甘草,大棗保護胃津外,又用了雞子大一枚石膏60克左右來清除肌,肉部之熱,所以事實上,大青龍湯立方之時依然是注意存津液,避免過熱,過汗的。
總之每一個經方都是考慮周密,結構精巧的藝術品,我們每一次投方都要努力維護患者體內的陰陽平衡,避免猛烈用藥,耗傷陽氣,損及津液,亦不可偏信某一學派,要謹記偏聽則信,兼聽則明。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這個養生方法靠譜嗎?
※這是滋補腎陰最厲害的方子之一,讓我們來看看該如何使用它
※這種洞穴中的瑰麗奇石,中醫用它來溫肺氣,壯元陽,治虛勞喘咳
※再造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從這個方子開始!
※三七雖好,卻非人人能吃,得看看這種補藥是不是適合自己!
TAG:醫師黃繼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