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一先進殺器橫空出世 倒逼中國加速生產殲-20

美國一先進殺器橫空出世 倒逼中國加速生產殲-20

近日,美國五角大樓向美國各家軍火公司提出一項戰略構想:「飛行導彈掛架」(Flying Missile Rail,即FMR)。美國國防高級計劃研究局(DARPA)戰略技術辦公室具體負責該項目,DARPA還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飛行導彈掛架」的概念視頻。

嚴格意義上說,此次美國軍方公布的這種武器實際上是一種可以攜掛加在武器的無人機。據報道,國防高級計劃研究局希望這種無人機可以掛載在空軍F-16或海軍/海軍陸戰隊的F/A-18的導彈掛架上,並能以0.9馬赫(690英里/小時)飛行20分鐘。

美國國防高級計劃研究局(DARPA)戰略技術辦公室項目經理空軍上校吉姆?瓊斯稱該機將至少可攜帶1枚並最好是2枚AIM-120先進中程空空導彈,從而打擊超視距目標。

「飛行導彈掛架」的特點

綜合來看,美軍提出的這種新型武器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低成本、隱蔽性強。

首先,美軍將這種大量製造的軍事裝備定位於「易耗品」,所以不追求其技術的高、精、尖,轉而選擇成熟的貨架商品。而這種定位可以使得,生產商設計的產品成熟度較高,具備量產的可能性,也有助於降低研發和採購成本,有助於迅速形成戰鬥力。

其次,「飛行導彈掛架」由有人駕駛飛機攜載,其可在機上掛載時或者獨立飛行狀態下發射空空導彈。載機在任務空域將其釋放後,可及時撤離,其體積較小很難被對手的雷達發現,而其在接收到載機的命令後,就可發射導彈摧毀目標。

不同角度的「飛行導彈掛架」

美國決定製造這種先進空中武器的根本原因在於抵消中國等新興國家日益增長的空中力量。「飛行導彈掛架」這種新型的武器有利於對中國這樣的對手發動攻擊。例如,「飛行導彈掛架」所擁有的以690英里/時飛行20分鐘的能力可以使得F-16和F/A-18建立一個緩衝區,使之可以從容發射導彈,然而對手卻不能。這在某種意義上相當於直接增加了空射導彈的射程,增強其打擊範圍,從而在可能爆發的戰爭中有效地避免己方的人員傷亡,靈活的掌握進攻或者撤離潛在衝突區域的節奏。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由於AIM-120先進中程空空導彈目前已在美軍服役30年,而像中國現在許多潛在敵人已經擁有了超越其性能特別是射程的火力。以美國空軍對絕對空中優勢的痴迷,不可能不想辦法讓F-16和F/A-18這樣的四代機在對抗中國時打個平手。

目前,美國空軍正以「下一代空中主宰」(NGAD)概念審視其未來空中優勢。

美國空軍和工業界最為強調的一點就是加強「穿透型制空」來描述空中主宰的能力。為此,美軍公布「飛行導彈掛架」這種概念就是要加強「穿透型制空」能力的建設。

對殲-20的使用將是中國增強空中優勢的重要手段

那麼,面對美國方面提升四代機技術的做法,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呢?其實,中國應該做的就是發展美國最害怕中國發展的武器。

早在2016年4月,美國空軍完成了2030年空中優勢研究,研究中評估了面對未來空中力量威脅該軍種所受限制。儘管研究並未指明特定敵人,但文件中所用圖片是一架中航成飛公司生產的殲-20隱身戰鬥機,而美國海軍在空中力量方面也與空軍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由於代差的優勢,即使是面對美軍先進的四代機,殲-20也無需擔心

所以,中國持續推進殲-20這樣的具有出色空中能力的五代機建設,才是對美軍不斷加強現有四代/四代半戰機空中優勢的最好回應。殲-20在對抗美軍F-16這樣的四代機將極具優勢,即使美軍擁有了「飛行導彈掛架」,但自身四代機依舊難以發現具備隱身能力的殲-20。而殲-20則完全可以憑藉隱身特性,出其不意地對其進行攻擊。可以說,生產和裝備殲-20是中國提升自身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有效破局的關鍵。

本文未經「迷彩派」許可禁止轉載。如果您想每天都獲得新鮮熱辣的軍事資訊,參與更多互動,歡迎搜索並關注「迷彩派」微信服務號:micaipai,或者「迷彩防務」微信訂閱號:mcpmil。

更多精彩內容請戳:

隱藏在中央15年 高官叛變出賣大量國家政治機密

飛行員稱「進入超音速是殲20的天下」 暗含2重要信息

中國電子戰領域曾遭重大損失 內奸對外泄露15萬份資料

體系作戰殲-20不敵F-35 追趕差距尚需5-10年

殲-10性能有限 殲-11B仍是國產戰鬥機中堅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派 的精彩文章:

中國電子戰領域曾遭重大損失 內奸對外泄露15萬份資料
飛行員稱「進入超音速是殲20的天下」 暗含2重要信息
為趕進度蘇57再添一架原型機 但仍落後殲20一大截
殲-20並非無所不能 新型攻擊機或大量裝備解放軍
殲-8槍挑F-22並非笑話 中國戰鬥機曾弱到無法想像

TAG:迷彩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