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選繼承人出題考兩皇子,結果交白卷的被選中
在古代,選擇皇位繼承人始終是歷代皇帝頭痛的事,雖然自周朝就確定了嫡長子繼承的制度。由於種種原因的影響,歷代皇帝又對此事十分慎重,因此他們往往想出千奇百怪的法子來選拔繼承人。譬如宋高宗趙構曾用宮女的方法試探兩位候選人。今天要講的也是關於繼承人選擇的故事。皇帝要從兩皇子中選繼承人而出來一道題,結果交白卷的被選中,而答得合情合理,頭頭是道的卻落選。這是為什麼呢?
此事發生在清朝。清朝經歷了長達百年之久的康乾盛世之後,也沒有躲過古代封建王朝盛極而衰的魔咒,開始走下坡路。當然關於清朝開始衰落的起點,歷來學者的觀點各不相同。但到了道光一朝時,國家已經是積弊甚深,早已沒有盛世的影子。
而道光帝繼位後也是兢兢業業,十分勤政、節儉。史書上的評價他是「勤政節儉」,換句話就是無能的表現。因為當時的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光帝根本沒有意識到,應對時局的改革也就無從談起。當然此情況一直延續到他的孫子同治時代,咸豐的妃子慈禧和小叔子奕迫於形勢的壓力,才通過洋務運動鼓搗出來了個「同治中興」。由此可見,道光帝在繼承人選擇上,眼光是很有問題的。
自清朝後期皇帝的子嗣非常不興旺,至於原因就不探討了。而道光帝也是子孫稀薄中的一員,到了年邁之時,膝下僅有奕詝和奕兩人符合繼承大統的條件。
生性謹慎的道光帝也是十分謹慎地挑選接班人,為此他還下了一番苦功夫。因為皇六子奕自幼出眾,文武雙全,且眼光十分獨到,對治國也有自己的見解。相反皇四子奕詝樣樣不及弟弟奕,原本無希望的他聽從老師的建議,在「孝」字上下苦功,以此來打動父親道光皇帝。
眾所周知,古代中國政府都是以「孝」來治天下,歷代統治者認為孝子出忠臣。不知道奕詝老師是不是受了曹丕的啟發,總之此策略在當時的環境無疑是最有效的,也是最能打動道光心的。於是無論是何時,在道光帝的心中,奕詝都是孝子的形象。可是自恃才華的奕不知收斂,處處賣弄,留給父親的印象也就非常差。
終於道光趁著卧病的機會考驗兩位兒子,為此還出來一道題,讓各自闡述未來施政方略。奕不知此題背後隱含的意義,像往常一樣對未來是大談特談,設計面也非常廣。換句話來說,奕將自己已經完全放置到皇帝的位置上來談論。雖然道光帝不住的點頭,但他非常厭惡奕。
而此時的奕詝看準了機會在一旁嚎啕痛哭起來,還不停念叨著:「皇阿瑪洪福齊天,萬壽無疆,很快就會康復,此等問題只會加重病情,請不要挂念」。聽完奕詝的話後,道光內心一暖,暗下決心將皇位傳給他,雖然他才能平凡,但擁有一顆仁愛之心。後來奕詝順利繼承了皇位,即為咸豐帝。歷史證明道光帝的眼光真的不怎樣,奕詝在位期間國家更加混亂。
※關羽善待兵卒,為何江陵丟失後他們卻一鬨而散?
※為什麼吳三桂的造反聲勢浩大,卻走向了滅亡?
※此朝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其開國皇帝也是最平庸的
※相面師算出王的老婆要生天子,他立即反叛,結果國破人亡
※扶蘇是秦始皇中意接班人嗎?為何他被派到邊疆?
TAG:夜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