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第二位弄權的宦官,更是一個陷人有術又能自保其身的高人!
看到我這題目的朋友們,肯定也明白,我是將秦朝的趙高放在了第一位。如果仔細研究一下趙高取勝的原因,我們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到,既有制度方面的原因,更有自己個人聰明智慧方面的原因。
從制度方面來講,秦始皇建立的這種大一統式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將君權提高到了神化的程度,再加上他自己本人又是一位很厲害的開創雄主,原有秦國法律制度的嚴密,使得人們對他權威的臣服達到了空前,幾乎沒有人敢對他發出的任何指令提出質疑和反對,這也就趙高他們的篡權提供了前提條件。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從趙高本人來講,他是憑藉自己精熟的律令知識獲得了始皇帝信任,再加上自己有替秦始皇擬發聖旨的便利條件,瞅准了秦始皇沒有明確繼位人選的空檔時機,主動利用了朝臣之間的利益爭鬥,巧妙地把丞相李斯拉入了自己的聯盟,最終成功地擁立胡亥為帝。
在成為擁立大臣之後,趙高更憑藉己經常接近胡亥的機會,進讒言、設拌子、挖陷阱,先設法讓胡亥不信任對手,隨後自己再借調查之機趁機下黑手,從殺皇親國戚開始,一直誅殺到了蒙氏兄弟和李斯等功臣勛貴,在血雨腥風中逐步地清除了自己獨掌大權路上的所有障礙。
趙高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他主動地將胡亥控制在了手中,成功地將他與朝臣們分隔了開來,通過蒙蔽聖聽的方式,讓自己有了假借皇帝名義發權使令的機會。趙高雖然已經可以在朝堂里指鹿為馬地顛倒黑白,可以毫無顧慮一手遮天地打擊政敵,但即便是這樣,當農民起義軍即將攻進咸陽,胡亥對他提出質疑時,他依然恐懼的不知所措,只能用弒帝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從趙高的身上,大家能夠看得出來,宦官掌權的基礎在於,完全地取得皇帝的信任,能夠藉助皇帝這張虎皮扯大旗!
到了西漢,從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和宣帝這段時期的歷史記載中,可能對宦官防範的比較嚴密,在政治舞台上弄事的多是功臣勛貴和皇親外戚。宦官蘇文、常融等人,也僅是在武帝末期時的巫蠱案中,如跳樑小丑般地挑撥了一番,之後都被誅殺了。昭帝朝時,給武帝當了三十多年近侍的霍光,自然也知道宦官這些能夠經常接近皇帝人的厲害,作為近侍出身的輔政大臣,肯定對他們採取了壓制措施。
讓西漢中興的宣帝,能夠從大臣手中奪回君權,也算是個明君,自然沒有多少人敢糊弄他。可是對於那個溫室里長起來的溫柔仁慈、喜好儒術、多才多藝有太子劉奭,他心中滿是擔憂。於是,宣帝學太爺武帝的做法,給兒子指定了三名輔政大臣,他們分別是對自己有恩代表外戚勢力的史高、劉奭兩位代表儒家士大夫勢力的老師蕭望之、周堪。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平常人之間適用,在政治官場中更是自然定律。武帝給昭帝創設了輔政制度,就是因為剩餘三人之間的爭鬥,才讓技高一籌的霍光勝出,最終取得了昭宣中興的成就;元帝朝中的這三個輔政大臣之間,因為爭鬥的僵持,作為弱勢強權一方的外戚勢力,最後不得不引入宦官勢力來與士大夫勢力相制衡,這也就給了宦官石顯參與朝政的機會。
對於石顯這個人來講,報復性極強,凡得罪過他的,他絕不放過,且總能找出法律依據,讓對方無話可說;更因為熟稔事務、精通法律、精明能幹,又善於揣摩元帝的心意,在宦官弘恭死後被提拔為中書令,掌握了機要文獻。後來,因為元帝自己身體的原因,再加外戚史丹、許嘉以及王氏等外戚極力的推薦,讓他又很快掌握了批複奏章,處置天下的權力,於是外戚和宦官在兩廂情願中,悄悄地結成了對抗儒家士大夫的權力聯盟。當然了,他們這個集團中,自然也拉攏了一批見風使舵的儒臣,如,匡衡、貢禹、五鹿充宗等人。
司馬光評說元帝劉奭,「容易受欺騙而難以醒悟」,將他定位為昏君。
這也有些為難他了,當所有人的爭鬥都打上為他好的旗號時,沒有多少涉世經驗的劉奭,對他們之間到底誰對誰錯,確實不好作出判斷,只能是按照自己的認知能力來決策。另外,宦官石顯之所以能夠長期弄權,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劉奭自己的身體不好,不能經常上朝理事,必須在身邊找個既能體察他心意又能日夕不離的人,他只能信任經常侍奉在自己身邊的宦官了,而且他本人也相信,「中人無外黨,精專可信任」。
在這個既能取得儒生的信任,又能得到皇帝的重用,許多事情被他弄得真假難辨,有時連當事人都分不清對與錯的能人石顯面前,劉奭又怎麼能看得清呢?
在這個陷人有術而又能自保其身的石顯面前,士大夫集團很快敗下陣來,領袖蕭望之被激逼自殺,周堪、劉向被貶。事後,聰明了石顯為了逃避責任,推薦了儒家名士貢禹當上了御史大夫,還處處在人前對他表現得恭恭敬敬,反倒在士大夫跟前博得了一個好名聲。石顯終元帝一朝,幾乎沒有受到什麼大的挫折,一直很受寵信。到成帝繼位後,因為重用王氏外戚,才使得石顯失寵。
咱們國人有個習慣,鼓破萬人錘,牆倒眾人推。
像魯迅先生說的「痛打落水狗」那樣,當人們把矛頭都對準這個輔佐元帝十六年,曾經權傾朝野而今失寵的宦官時,朝臣們傻眼了,大家居然沒有抓到這個人幹壞事的任何把柄!很失望的一堆得勢人,只能把他攆回家,讓他病死在了歸鄉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