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袁世凱當年是如何弄丟朝鮮的?李光斗觀察

袁世凱當年是如何弄丟朝鮮的?李光斗觀察

《李光斗品牌商學院》

實戰MBA品牌課

199元聽全年課程

文/李光斗

歷史上朝鮮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卻被一個人弄丟了。

公元1894年7月中旬,甲午戰爭爆發前夕的一個晚上,在朝鮮半島仁川碼頭,一個身材矮胖的壯年男子急匆匆登上了北洋水師的平遠艦,迅速逃往天津。這個逃命的人就是清朝派駐朝鮮的「總理交涉通商大臣」袁世凱。

袁世凱戎裝照

所謂「通商大臣」,其實就是清朝派往朝鮮的「監國」,如同朝鮮的「太上皇」。在踏上兵船的那一刻,這位朝鮮的「太上皇」喘了一口粗氣,虎口脫險了!

幾天後,清王朝與日本在朝鮮半島開戰。兩個月後,中朝之間上千年的宗藩關係正式終結,朝鮮半島被日本控制。

從紈絝少年到棄筆從戎

袁世凱出生在河南項城的一個大家族,因在家裡排行第四,江湖又稱袁老四。他的生父袁保中,是當地有名的地主豪紳。家族裡的長輩不乏官運亨通的人物。他的叔祖袁甲三做過漕運總督,也參與過鎮壓太平軍和捻軍。父叔輩中也有好多在朝廷做官。後來袁世凱過繼給其胞叔袁保慶。由於胞叔長期奔波在外,沒有時間管教袁世凱;生母和養母對他又過於溺愛,袁世凱從小就養成了任性妄為的性格,厭倦讀書,時常逃學,醉心於拳術,還經常與別人打架鬥毆,一副紈絝子弟模樣,聲名狼藉。

吳長慶

後來,袁世凱隨養父四處遷徙,居無定所,受社會環境影響,沾染了一身江湖氣。14歲時養父逝世,袁世凱就靠兩位堂叔生活。後來隨堂叔去北京讀書。不喜歡「章句之學」,卻對兵書百看不厭。20歲時,袁世凱再次參加科舉考試,結果又名落孫山,他對科舉之路升官發財感到絕望,一氣之下,把所有的書付之一炬,狠狠地說道:「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攘外,豈能齷齪久困筆硯間,自誤光陰耶?」袁世凱毅然投筆從戎,去登州投奔養父的拜把兄弟,時任山東總兵的吳長慶去了。23歲那一年,袁世凱追隨吳長慶被清廷派往朝鮮勘平內亂;袁世凱的人生從此開掛,一步步走向巔峰。

朝鮮壬午兵變嶄露頭角

歷史上的朝鮮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在制度上效仿中國,實行自給自足的閉關鎖國政策。到了19世紀末,朝鮮面臨著列強入侵的壓力。在外部壓力下,朝鮮內部宮廷鬥爭愈發激烈,終於在1882年爆發了「壬午兵變」。

明成皇后

「壬午兵變」是由朝鮮大院君集團和閔妃(明成皇后)集團之間的矛盾激化引起。壬午兵變爆發後日本政府決定藉機大舉入侵朝鮮。後來,閔妃集團落敗,逃亡途中的閔妃向清廷求救,一場「抗日援朝」的大戲正式上演。

袁世凱追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後,他率領一支清軍配合行動,戰鬥中,袁世凱身先士卒,指揮有序,章法得當,兵變很快得以平定。統帥吳長慶報奏朝廷為袁世凱請為首功。隨後,年僅23歲的袁世凱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奠定了袁世凱的軍事資本。

一戰成名當上朝鮮「太上皇」

壬午事變後,日本擁有了在漢城的駐軍權,開始扶持親日的「開化黨」,試圖推翻親華的閔妃政權。由於清政府幫助閔妃平息了壬午兵變,因此,當閔妃掌權後,親華成了必然的選項,那些由她提拔上來的親華派官員形成了「事大黨」。這兩個黨派,明爭暗鬥,勢同水火,成為中日兩國外交爭端的前台戲。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5月,吳長慶奉調率領部隊回國駐防,力量對比開始向開化黨傾斜。開化黨和日本認為清廷在戰爭期間無暇顧及朝鮮,正是發動政變的絕好時機。

1884年12月4日,甲申政變毫無預兆地爆發了。日軍和開化黨新軍很快控制了王宮,隨後矯詔召事大黨重臣入宮,來一個就殺害一個。不久,開化黨組成新政府。

漢城居民得知政變是開化黨勾結日本人所為,一時全國人心惶惶。幸免於難的事大黨成員都跑到清軍大營,要求出兵勤王,駐朝的清軍將領們卻猶豫不決,一時難以決斷。袁世凱認為事態緊急,刻不容緩,力主入宮戡亂。為了打消眾人的疑慮,袁世凱發誓說「如果因為挑起爭端而獲罪,由我一人承當,決不牽連諸位」。

見眾人默認,袁世凱立刻調撥兵馬趕赴王宮。一入宮,便遭到守軍的攻擊。清軍果斷還擊,雙方展開激戰,袁世凱身先士卒,毫無懼色。戰事正膠著間,守軍中數百個之前蒙袁世凱督導訓練的士兵臨陣倒戈,歸順清軍。整個戰鬥持續了兩個小時,清軍大獲全勝。

李鴻章

甲申政變使袁世凱一戰成名。袁世凱從此受到清朝重臣李鴻章的賞識和提拔。1885年,清廷封年僅26歲的袁世凱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以「通商」為名,行「監國」之實,對朝鮮內政外交進行了全面干預,左右朝鮮政局,儼然是朝鮮的太上皇,成為了清廷在朝鮮的實權人物。

甲午戰爭前夕逃離朝鮮

為了完成李鴻章及清廷交辦的任務,袁世凱盡顯狡黠本色,八面玲瓏,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日本有學者甚至認為,袁世凱在朝鮮「善謀勇斷,不失機宜,日本歷任駐韓公使幾莫不為此青年外交家所播弄。」另外,袁世凱以宗主國的欽差大臣自居,對朝鮮王公大臣頤指氣使。袁世凱干涉朝鮮內政的做法引起了朝鮮國王、大臣和西方列強駐朝領事的不滿,清廷中也不斷有人彈劾他。李鴻章卻力排眾議,不僅讓袁世凱繼續留朝任職,還給袁世凱寫了「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局,獨為其難」的評語。

袁世凱生活上也我行我素,吃香喝辣,過著奢靡的生活,還娶了三位朝鮮美人作姨太太。然而,好景不長,1894年春,朝鮮爆發了東學黨之亂。朝鮮國王向清廷求救,1894年5月袁世凱調遣北洋軍艦平遠號和漢陽號輪船運輸官兵,鎮壓東學黨。

東學黨起義

清軍出動之後,日本方面早有預謀,認為侵佔朝鮮的機會來了。日本從1894年4月就秘密準備戰爭動員。到1894年6月,東學黨之亂已經被鎮壓下去,朝鮮社會秩序恢復。按照事先約定,中日兩國應該各自撤兵。但是,日本軍隊卻源源不斷地開赴朝鮮。到6月下旬,日軍駐朝總數已達8千餘人。

日軍來者不善,袁世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此時的漢城已被日本重兵把守,袁世凱有被瓮中捉鱉的危險。平日養尊處優慣了的袁世凱,萌生了「逃跑」之心。7月4日,他致電北洋大臣李鴻章說:「作為大清國的堂堂使臣,如果萬一被日本人抓住,會損失天國尊嚴」。李鴻章並沒有批准他的請求。

無奈之下,袁世凱想出一個金蟬脫殼之計,7月6日,他向李鴻章提議,請他的英文秘書唐紹儀代管駐朝事務。其理由是:唐「有膽識無名望」,一旦中日交戰,日本人也不會把他怎樣。當日,清廷回電李鴻章,讓袁世凱「遵辦靜候」。

在袁世凱看來,如果按照朝廷的意思,無異於等死。眼看中日兩國開戰在即,袁世凱心急如焚。於是,謊稱「病重」,7月14日袁世凱致電李鴻章,說:「凱素有發燒症,近因久痢氣虛,昨夜劇犯,周身疼痛」。

這個電報發出之後,袁世凱還不放心,7月16日又致電李鴻章:「凱病至此,何可得保不辱國」,請求李鴻章早日批准回國;還在電文中假惺惺地說:「惟有死,然死何益於國事,痛絕」「能否邀恩拯救,乞速示」。此外,袁世凱還通過他的弟弟袁世彤在北京四處活動,又通過張佩綸勸說李鴻章。

7月16日下午,清廷致電李鴻章,命令袁世凱「毋庸調回」。李鴻章立即回奏中樞,以袁世凱病重為由,建議調回袁世凱,改由唐紹儀代辦。7月18日下午,度日如年的袁世凱終於收到李鴻章的來電,說:「本日奉旨,袁世凱著准其調回。欽此。希將經手各事交唐紹儀代辦,即回津」。袁世凱簡直欣喜若狂,立刻收拾行裝,準備隨時逃離朝鮮。

甲午戰爭海戰

這就回到了本篇開頭的那一幕,7月19日早上,袁世凱化裝成朝鮮人,從漢城外的麻浦碼頭登上漢陽輪,晚上,再從仁川登上北洋平遠艦,匆匆逃離朝鮮,於7月21日抵達天津。從此結束了在朝鮮12年的官宦生涯。

8月1日(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雙方正式宣戰。兩個月後,中朝之間上千年的宗藩關係正式終結,朝鮮半島被日本控制,納入日本的勢力範圍。

GIF/26K

福利來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光斗觀察 的精彩文章:

低調的任正非和神秘的華為,背後有哪些秘密?李光斗觀察視頻
改革新思路:分蛋糕不如做蛋糕
每年創匯270億美元,月薪1.3萬元起,菲佣憑什麼可以拿高薪?
哪些品牌是金磚五國的國家符號?李光斗觀察
為什麼你的財富流失不見了?誰征了我們的時間稅?李光斗觀察

TAG:李光斗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