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師說:拳要常練,更要懂養!

老師說:拳要常練,更要懂養!

功夫要上身,非苦練不行,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不過話說回來,一味苦練未必就能成就,我覺得,練拳得時不時地玩著練,耍著練,還要似練非練。 沒地方就在腦子來練,拳打卧牛之地嗎。這個在腦子來練,其實就是玩拳。這個玩,不是弔兒郎當、嬉皮笑臉,是玩索,琢磨,再白話一點兒,就是找勁,找感覺。

孔子學易,韋編三絕,極下工夫,不過最後卻說要了解易的精神,非玩索之不可,為什麼?我以為是掌握了基本東西後,以一種非常放鬆超脫的心態去參究,和小孩子做遊戲一樣,很認真,很投入,但確實又在玩。所以孔子有個了不起的總結,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拿練拳說,學就是下工夫,思就是玩索,練得時候不能一味蠻練,得琢磨著這個勁對不對,這個動作有什麼用,這樣才算真會練,腦子才會化,功夫才上身。

玩得境界其實很高,因為心態好,沒有功利心,不是整天想著出功夫,把自己弄得緊張西西。內家拳要的就是這個心態,心態正,心意才能和,才能往虛靈上走。一緊張,什麼都沒了。練拳時就要在那來走來走去、晃來晃去,找感覺,這就是行意啊。

悟後起修,先修再悟。內家拳就是個悟和修的關係,不過是一層修一層悟,不修不悟,即修即悟。下了苦工,再一琢磨,一比畫,說不定立馬氣象一新,找到了頓悟的感覺,看花開悟;此生不負寶劍磨礪,鐵杵磨成針喲!

什麼是養拳? 如何養拳?

什麼是養拳? 如何養拳?

養拳,即保養拳術,是維持和延長拳術運動生命的手段。

練拳的人大都知道練拳、賞拳、玩拳、用拳,但不少人卻疏忽了養拳。拳術不僅具有具體的形式,也有抽象的內容,從這點來說拳術的生命是永存的。不過,具體到個人來談,拳術可能像他的健康狀況一樣有興有衰。有的人其拳術生命好象曇花一現;有的人卻能永久不衰,甚至可與年齡同步長進,這就涉及到如何養拳的問題。

不斷進取以養拳

俗話說:藝無止境。可有些人在訓練稍有所成,便感滿足,不肯進一步由粗到精、由表及裡、由具體到抽象去發掘領會提高,不能大受,中途自輟;另一些人自以為是,固步自封,不與同道交流、切磋、探究,沒有相規相成,久之定形變味。不進則退是事物發展的規律,自滿的產生便是拳術生命走向衰弱的開始,即所謂滿招損。

鑽研理論以養拳

任何拳術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論,且比形式更富神奇奧妙。某些人雖能依樣畫葫蘆,有模有樣,但由於對內在的東西缺乏深入鑽研,不知其所以然,無法感化思悟,品嘗不到拳中妙境,感到乏昧後他會自願停棄,深化不了。這是造成拳術生命短暫的第二大原因。

結合生活以養拳

首先,要盡量使自己的生活習慣不悖於拳術的運動規律。比如太極拳要求鬆柔、入靜,生活中自己就要設法避免無謂的用力和不必要的緊張。其次,儘可能將拳理落實到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中,要因時、因地制宜,隨時隨地養拳。氣、神、意的練習對拳術保養有良性影響,可隨時隨地進行。說沒一點時間練拳那是借口,排隊、等車、看報、聊天都有練拳的機會。如果常規訓練一停,就忘了自己是練拳之人,那他練拳的時間也就那麼一些;而有些人卻善於見縫插針,平時也能做到「人在拳中」,行、走、坐、卧不離拳。顯然後者的拳術生命將會更長久、旺盛。

修心養身以養拳

身心是拳術的載體,任何對身心健康不利的對拳術也不利。六淫侵擾、飲食不調、起居無常、過勞過逸,以及七情偏激、驕橫、忌妒、貪慾、狂妄等內外因素,都會降低生理和心理對拳術的適應性和運載能力,影響身心對拳術的專註力和投入力,縮短或摧殘拳術的生命。

總之,正像創業容易守業難一樣,練拳容易養拳難。只有對拳術熱戀痴情的人,才會將拳術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認真細緻地加以愛護和保養,使拳術的生命之樹長青。

「練拳似休息」是講:練拳練功要求心神安靜專一,全身內外周身協調。練拳的過程就是靜養休息的過程,全身內外不得緊張,處處筋肉放鬆,做到心靜安神。太極拳具有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愉悅心情、鬆弛神經的功能,是一種調養身心的養生運動,而不是疲勞身心的體力勞動,應當是越練越舒服。

「練拳似休息」的思想方法既符合萬物順序自然的法則又符合養生之道,也是一種脫規矩而合規矩的練法。練拳時,全身內外、上下、左右、四肢全體、大腦思想全部放鬆鬆開。松則氣通無阻力,心不外想,神不外游,目不外視(也可兩眼微閉),耳不外聽,忘卻鼻息,隨意漫行,無拘無束,只在意不在形。所以練拳練功是一種養精、氣、神的過程,通過練功達到神經細胞的休養,從而保持全身的活力。

太極人自己的商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太極 的精彩文章:

習拳練拳,求簡求精不求多
這張琴,四任皇帝都鍾情
古代「老師」的稱謂都有哪些?
張真人擒捉狐妖!
除了詩和遠方,文化綜藝還能創造顛覆性的教學模式

TAG:悅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