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建盞熱度節節攀升,這些偏見,該打破了!

建盞熱度節節攀升,這些偏見,該打破了!

建盞在宋代不能喝茶?建盞太重、不安全、做工糙、沒技術難度?從未接觸過建盞的網友在初次見面的時候,常會產生各種誤解,本文集中做一個說明。

自從10天前大新聞傳開之後,建盞迎來比去年7800萬拍賣紀錄還高的熱度,導致很多新朋友開始對建盞感興趣,前來提問、評論。

從討論中也發現,有些朋友因為建盞與青白瓷、彩繪瓷區別較大,產生了一些刻板印象,本文在此一併澄清解答。

希望建盞作為中華文明的遺珠能被喜愛傳統文化的朋友理解,而不是無故的嘲諷輕視。

誤解1:建盞從前真的很有名嗎?之前沒聽說過,感覺宋代詩文也沒怎麼提啊?

澄清1:建盞是「建窯黑釉茶盞」的簡稱,是後人約定俗稱的稱呼,宋代並不這麼說。

在宋代,建盞一般以兔毫、鷓鴣斑、建安/建溪某某盞等字眼出現,還有紫甌、玉毫等變稱。

如果你用以上關鍵字查詢,會發現它在宋徽宗、蔡襄、歐陽修、蘇東坡、黃庭堅、陸遊等文人名士作品中都有記載,而且是與宋代貢茶——北苑茶並肩的頂級茶盞。

蔡襄《茶錄》書影

800年過去,因飲茶習俗流變等諸多方面原因,建盞一度被國人遺忘,在海外卻得到稱譽,被日本奉為國寶

所幸在各方努力之下,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建盞的藝術魅力與文化內涵。

文化上得到認同之外,中國科學技術史也很重視建窯獨特的燒制技藝。

在多數中國陶瓷史相關的專業書籍中,都強調建盞作為黑釉瓷代表的地位。

前不久的新聞更是證明建盞在茶文化上的地位得到國家的認可,為建盞復興打了一劑雞血。

誤解2:建盞在宋代不是用來喝茶的,只能鬥茶,現代人用它來喝茶,是亂來

澄清2:第一次看到這個說法我感到震驚,後來發現這麼想的人不在少數,這真的是很大的誤解,有必要澄清:

建盞在宋代是鬥茶神器沒錯,但是宋人平時喝茶點茶也用建盞(只要你有條件用,建盞並不是誰都能用得上的)。

首先,飲茶方式雖然一直在變,唐代盛行煎茶,宋代盛行點茶,明清到現代轉為泡茶。但是不管飲茶方式怎麼變,都會有人鬥茶。因為會想互相比較誰的茶更好。

唐代雖然不常強調「鬥茶」這個詞,但是已經有互相比試的記載。

宋代茶文化蓬勃發展,鬥茶大為流行。

現代也鬥茶,遠的不說,近的武夷山年年都有鬥茶大會。只不過現在鬥茶用的是白瓷杯,好觀察湯色。

然而鬥茶時候用的白瓷茶杯你平時就不用了嗎?平時當然也會用啊!

同理宋代也是一樣的,只不過平時喝茶,如果實在沒有建盞,還可以用其他盞代替;要是鬥茶的時候別人有建盞你沒有,你就先輸了一半。

因為宋代鬥茶一斗湯色二斗水痕,如無建盞,湯色不易被襯出,咬盞也因保溫等問題會輸一籌,還有器形設計,鐵胎重量等因素影響。

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宋代鬥茶點茶飲茶都流行用建盞,而不是宋代建盞只能鬥茶不能喝茶。

《宣和遺事》中以建盞飲茶的記錄

誤解3:建盞很重,只能在點茶法盛行的宋代使用,現代人喝茶不方便

澄清3:建盞使用的是鐵胎,密度確實比其他窯口瓷器更大,同體積前提下會覺得更重,但是現代人喝茶是否方便,得看具體情況。

首先宋代建盞就有9cm以下的小巧器形,不過器形多為斂口。

12cm的束口盞對於現代人而言確實大且偏重(其實也有北方的朋友表示就喜歡這麼大的)。

即使同樣是12cm級別的束口盞,「供御」款等御用盞會稍微提高含鋁量,做得更薄,也會輕巧一些。

宋代就有把盞做小做薄的先例,現代自然可以更加在器形、配料上精確控制,以達到實用和美觀兼顧的效果。

如束口盞就很多工藝師會做成9cm的,滿足喜歡束口又希望能小巧一些的朋友。

新盞的重量其實可以根據不同人群需要調整,而且也要看使用者的喜好。

如今很多喜歡建盞的朋友還希望壓手感更強一些,更有分量,更有鐵胎的質感。

一定要追求輕薄如紙的效果,應該選擇其他瓷器,在建盞中找,等於是緣木求魚。

誤解4:建盞看上去胎厚,釉都沒施滿,露胎部分摸著也不光滑,做工粗糙不走心

澄清4:這也是很大的誤解。

建盞工藝必須要求施厚釉,施半釉,如非要施滿釉,釉水在高溫下流動會粘底;而且不能把胎做太薄,否則會很容易變形。

所以施釉不滿、厚胎不是做工不精,是工藝要求,也是建盞的特色所在。

而露胎部分因為沒有釉質覆蓋,胎骨含鐵量又高,肯定不會像玻璃一樣完全平整,但是老盞大多數手感很舒適,並不是部分朋友以為的跟砂紙一樣。

宋人也要用手持盞,肯定有考慮手感,不至於自虐。

露胎給建盞帶來一種率性曠達的氣質,很多喜歡建盞的朋友甚至覺得這是加分項。

它看上去粗獷,但不是工匠不走心,相反正因為有部分胎要露出給人看給人觸摸,更需要功底深厚。看似隨意修出的圈足腰腹,實則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能做好。

誤解5:建盞釉色這麼華麗,和其他瓷器不一樣,喝茶不安全

澄清5

經檢測,宋代建盞鉛鎘溶出量符合國家標準,新燒建盞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也同樣符合。既然符合國標,就與其他瓷器一樣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建盞豐富多變的釉色斑紋來自於胎釉中的鐵在高還原氣氛下促成的窯變。

有的朋友覺得這些斑紋華麗到讓人擔心,其實也可以理解,側面證明建盞美到不像話。

但是有些人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態,在貼吧等公開的社區惡意散播建盞有毒的謠言,這就太過分了,而且無腦。

宋代建盞的成分檢測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早就做過:

現代仿宋建盞技藝也是國家組織專家恢復的,原汁原味不需要添加任何鉛鎘類重金屬。

很多廠家如今為了讓消費者放心也會定期抽檢。

有疑惑可以查詢資料,自然解開。沒有調查清楚就傳謠中傷,對我們自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有多大惡意?

誤解6:買建盞只看釉色就行,器形沒什麼所謂

澄清6:誠然,釉色是建盞最為獨樹一幟的靈魂所在,挑建盞首先肯定要釉色符合心意。

但釉色之外,器形也是建盞的骨骼,獨特的靈魂沒有支撐也會留下遺憾。

從前述第三點就可以看出,建盞的器形雖然並不複雜,但是做得好和做得不好,差別很大。應對不同的需求,也要做出不同的設計。

宋代束口盞的腰腹線就很講究,撇口等亦然。其他窯口仿的束口盞腰腹弧度跟建盞都有差別,線條簡潔的器形不意味著簡單。

舉個例子,某些新燒盞從口沿到盞底都一樣厚,導致整隻盞非常粗笨,手感口感都不好。

宋代建盞則是從口沿到底部越來越厚,有一個漸變過程的,不僅能讓重心更穩定,也降低整體重量,更加趁手。

器形方面還有很多細節值得推敲,玩建盞時間長的朋友相信都有所感悟。

建盞鐵胎容易變形,器形不能有太多靈活的變化,但是在有限的空間內,還是應該盡量做到實用與美觀兼顧。

誤解7:兔毫很容易燒,油滴一定比兔毫貴

澄清7:首先, 雖然宋代兔毫出土量很高,可是形態顏色兼備的也很稀少,達到宋徽宗「玉毫條達」標準的就更少。

新盞工藝師中,至今也無人能保證穩定燒制出毫紋挺拔、疏密有度、分界清晰的銀兔毫盞,褐兔毫可以做到,銀兔毫尚需努力。

所以,兔毫並不好燒,尤其是銀兔毫。

其次,釉色品質要看綜合表現,除斑紋類型外,還看顏色、形態、排列等多個因素。同樣顏色的油滴,一般是比兔毫貴,但是不同顏色的不一定。

如普通的褐油滴就比不上銀兔毫。

誤解8:建盞不是只要拉坯上釉就可以進窯嗎?有什麼技術難度?

澄清8:其實從前幾點可以看出,建盞工藝有太多的制約。

燒制建盞的功夫,三分在窯外,七分在窯內。

窯外的準備工作做足,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但是進窯之後,須考驗工藝師對還原溫度點、還原次數、還原程度的把握,還需要老天爺賞臉。

為了燒出美麗的鐵繫結晶斑紋,胎釉的含鐵量必需保證,施釉要厚,溫度也必需高,還原必需充分。

這就導致建盞的胎可塑性、耐火度都比純高嶺土的白胎差,而厚釉又會在高溫下流動,容易粘底,即使施半釉還是會有粘底現象。

很多工藝師都曾為如何把握釉的粘度苦惱。

而還原又是一大難點,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對化學原理的理解。

同樣的窯和坯,換個人來還原很可能就燒不出精品,只能出普品。

人和環境都沒問題的情況下,能不能出精品極品依然要靠運氣。

建盞燒制不是沒難度,是難點跟其他瓷器不一樣。

誤解9:只要是油滴就是建窯油滴

澄清9:這個誤會的源頭是日本把宋代建窯燒制的點狀斑紋黑釉盞稱為油滴天目,把宋金時期北方窯口燒制的點狀斑紋黑釉盞也稱為油滴天目。

不過他們自己很清楚二者出自不同窯口,雜誌上窯口從未標錯。

油滴盞只有一隻被日本文化廳定為國寶,就是建窯銀油滴盞。《君台觀左右帳記》中列於曜變之後的油滴,也是指建窯油滴盞。

日本陶藝雜誌標明,國寶油滴(右)窯口為建窯,華北油滴(左)為磁州窯。

雖然日方分得清楚,國內還是有部分對宋瓷未深入了解的朋友認錯,看到寫油滴就默認是建窯出產。

最近還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對館藏文物涉獵廣泛的大V認錯,把華北油滴當成建窯油滴標註,所幸評論區有人指出後他及時修正了,沒有誤導群眾。

其實建窯油滴與北方窯口油滴在燒制技術、燒制材料和成品外觀上都有明顯、本質的區別,很容易區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盞 的精彩文章:

TAG:建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