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大同 史上被多爾袞督戰圍城九個月
說古城大同就不能不說四牌樓,因為四牌樓曾是古城大同的標誌性建築。這四個牌坊系洪武年間大將軍徐達重修大同城竣工後,為壯軍城、炫耀功德而建。四牌樓每坊中辟正門,左右為便門,高約三丈,寬約五丈余。
四個牌樓里外正門上首均裝有大幅坊額,東為「和陽街」,西為「清遠街」,南為「永泰街」,北為「武定街」,黃底黑字,每字二尺見方,為清代重修牌樓時由大同書法家王德馨所書。整個建築結構精美,巍然壯觀。可惜的是,1952年,因妨礙交通,四牌樓被拆除。
2012年復建的四牌樓寬19.2米,高14.43米,形製為「四座四柱三樓式懸山頂跨街牌樓」。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明洪武二年(1369)左副將軍常遇春攻取大同。明行政區劃為省、府、州、縣四級制,洪武七年(1374)改大同路為大同府,隸屬山西行中書省。九年(1376)改為承宣布政使司。
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清王派恭順候吳惟華攻大同,姜襄將駐同農民軍將領張天琳等殺死,投降清軍。清大同府治大同縣,初因明治,領州四縣七,隸屬山西布政司,後改為山西省。順治五年(1648)姜襄降而復叛。
次年,多爾袞親自督戰圍城達9個多月,城破後,清軍對大同進行了最野蠻的屠城,除殺獻姜襄人頭的楊震威等23人及其家屬外,其他所有官府的吏、兵、民盡行殺戮,並將大同城牆拆去5尺。
民國元年(1912)大同廢府留縣。1937年9月13日上午,日本關東軍侵佔大同城。1945年8月,大同被國民黨閻錫山政府所統治,恢復事變前原縣建制,仍屬山西省。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
山西大同,拍攝於1937年。【攝影資料:京都大學東洋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