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吻別」土衛六!「卡西尼」號探測器即將墜毀,最後時刻傳回大量寶貴數據

「吻別」土衛六!「卡西尼」號探測器即將墜毀,最後時刻傳回大量寶貴數據

為確保土星特別是土衛二地下海洋和水熱活動等原始環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接受地球總部的指令——「美國東部時間15日上午,在土星大氣層焚毀!」經預測,地面指揮站與其最終失去聯繫的時間為當日7時55分,即北京時間15日19時55分。

據NASA官網最新報道,「卡西尼」號將來到土星北緯10度上方1915公里處,以每小時11.3萬公里的速度下降,最後將在土星時間的中午時分墜毀。

墜毀最後時刻將傳回寶貴數據

「卡西尼」號最初進入土星大氣時,飛船的姿態控制推進器會在短時間內開啟,以抵抗稀薄氣體的阻力,並將其身上的蝶形天線指向地球,以確保傳遞出最後的寶貴數據;隨著大氣濃度增加,推進器將被迫在一分鐘內,推力從10%增加到100%。一旦「火力」全開,「卡西尼」號不會再保持穩定身姿。

失聯開始時,「卡西尼」號的高度預測在土星上方1500公里處,之後,它將像流星那樣燃燒。信號丟失後30秒內,探測器會被「撕裂」,預計幾分鐘之內,所有殘餘物在土星大氣層中完全燃燒殆盡。

在「卡西尼」號墜毀過程中,地面指揮中心收不到任何訊息,因為最後的信號從土星傳回地球,最少需要83分鐘,而NASA在澳大利亞堪培拉的深空網路綜合體的天線,將負責最後一批信號的接收。

值得一提的是,「卡西尼」號上搭載的12種儀器中,將有包括磁層和等離子體探測儀、無線電科學系統、紅外和紫外光譜儀等8種儀器,在最後的墜落期間,收集寶貴的科學探測數據。其中,離子和中性質譜儀將直接對在軌道期間無法測量的大氣組成和結構進行採樣。

雖然「卡西尼」號消失在土星天際,但它採集的最後影像,將在「卡西尼」號任務官方網站陸續更新。

墜毀前「吻別」土衛六

就在墜入土星大氣層之前,「卡西尼」號土星軌道探測器於美國時間9月11日,跟13年間幾乎每月都要「相會」的土衛六(Titan,又稱為泰坦),最後一次「吻別」。預計「卡西尼」號將於15日沖入土星大氣層,接著燃燒殆盡。

說是再見之吻,實際上是從土衛六上空掠過,兩者還相距119049公里。但這也算是近距離接觸了。要知道,「卡西尼」號在土星系統逡巡13載,就像籃球一樣,被土星和土衛六傳遞了數百次,其中這類精確的近距離傳遞,就達127次。

土衛六的大氣層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卡西尼」項目主管厄爾·馬伊斯說:「二者建立起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隨著最後一次苦澀見面而終結。」

土衛六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1655年3月25日發現了它。由於它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因此被高度懷疑有生命體存在,科學家也推測其大氣中的甲烷可能是生命體的基礎。

雖然此前「旅行者」號、「先驅者」號都曾飛掠土星並接近土衛六,但所獲並不豐富。「卡西尼」號2004年10月26日第一次飛越土衛六,同年12月24日釋放了攜帶的「惠更斯」號著陸器。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號安全降落在土衛六表面,陸續傳回300多幅照片。後來NASA證實,冰冷的土衛六地表存在著液態溝渠。

土衛六

揮揮手,從此兩不相見,惜別之前,「卡西尼」號將圖像和其他科學數據陸續傳回地球,導航員將通過分析探測器軌跡,確認其墜入土星大氣層的準確時間、位置和高度。

實際上,正是藉助土衛六的引力,探測器才能實現軌道微調,經減速操作,再被土星引力「抓住」,最終與土星大氣層摩擦,結束自己的探索之旅。

為什麼選擇「自毀」,科學家的解釋是,要確保土星、土星衛星的地下海洋和水熱活動跡象保持原始狀態,這對未來的探索至關重要。

而對土衛六來說,彼此相伴13年的「卡西尼」號,只能「相見不如懷念」了。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朱麗

審校:管晶晶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科技早新聞∣可以聽的科技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早新聞 的精彩文章:

同仁醫院:變「患者流」為「信息流」
「電」一下,二氧化碳變燃料效率高達99%!

TAG:科技早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