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來自太陽山的茶葉時刻表
5:00am。
採茶
夜霧深重,星光隱匿。
草草吃了早飯,背上茶筐,眾人沿著迷宮般的竹林小道往山頂茶園出發。腳下青苔濕滑,道旁蟲鳴響徹。
到達茶園時正好遇到日出。山間雲海翻湧,萬道金光染紅了大半的天空。火紅的太陽從山間探出腦袋,光線刺眼,茶園彷彿在閃閃發光。包裹周身的霧氣瞬間消散,溫度驟升,光天大亮。
光線讓我們可以仔細觀察太陽山的茶園規劃。主幹道與次幹道連接成便利的道路網路,能夠在有效保證採茶人員安全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利用山地面積種植茶樹。
茶園對水源的利用是一大亮點。由於土壤鬆軟,所以茶園內沒有明顯的溝渠道路之分。道路交叉點放置有大水桶,雨水積水被自然匯聚到這裡儲存起來,地表下埋著的水管也會將可能流失的水源引流到此,解決乾旱時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困擾。
茶園不使用農藥化肥,手工除草,施農家肥,定期修剪,無病蟲害。場主李姐向我們透露,她在努力申報有機茶園,希望以後茶葉的品質表現在市場上更加受歡迎。
太陽山紅金芽的製作需要一芽一葉初展的鮮葉,非常細嫩。我們深入茶行間,眼前是蔥蔥的茶芽,重複著採摘的動作,一兩個小時便渾身酸痛,汗如雨下。
茶葉採摘是整個茶葉加工生產的第一環,對品質至關重要。雖然機械採摘極大地提高了茶葉生產的效率,但是真正提高茶葉整體品質,手工採摘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然而面臨勞動力流失、人口老齡化等現實因素的衝擊,茶葉採摘的質量在下降,成本在提高,勞動密集型的茶葉採摘正在面臨嚴峻考驗。提高勞動報酬?開發觀光茶園分散勞動力?或是乾脆放棄品質走機采路線?未來會怎樣真的很難預測。
9:00am
萎凋
紫外線猛烈,太陽蒸的茶園起了一層薄薄的水氣。九點一過我們就受不了下山了,留下李姐雇的採茶工人繼續完成今天的指標。
回到車間,要趕快把鮮葉攤放進行萎凋,防止鮮葉內部溫度過高。大家一一將茶葉過秤,編號。令人泄氣的是,一刻不停的勞動了四個小時,茶筐中的鮮葉居然只有300多克,結果與努力相差甚遠呀。將茶葉薄薄的攤在竹編上,置於陰涼處自然萎凋,每半個小時翻動一次,白天的任務就是這些了。
教科書上的萎凋定義是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將茶葉均勻攤放,適度促進鮮葉酶的活性,內含物質發生適度物理、化學變化,散發部分水分,使莖、葉萎蔫,色澤暗綠,青草氣散失。在太陽山,李姐教我們,萎凋的判斷通過鼻子最準確。正確萎凋的鮮葉在青味散發完全 的同時,會散發出濃郁的花香,莖梗變得不易折斷。鮮葉萎凋的變化就是茶葉在告訴做茶人做茶的最佳時間點,你能看到、聞到茶葉變化,細胞內發生的一切都在眼前了。
大家似懂非懂,捧起茶葉,鼻子埋進深吸一口氣,只聞到了鮮葉的淡淡青味。
12:00am
午飯
午餐的豪華程度不亞於星級海鮮飯店的酒席。
新鮮爆漿的梭子蟹切塊與黃酒肉沫一同蒸熟,蟹嫩肉香;肥厚的鰨魚肉容易老,搭配醬油生薑小蔥,清蒸頂好;紅燒的花蛤蜊,個頭足有硬幣大;醉泥螺,辣海螺,吮吸的就是那一口精華。
1:00pm
翻青
一吃完飯馬上就要繼續翻青萎凋。我們正好碰上採茶阿姨們回來驗收成果,車間內一時間鬧哄哄。採茶阿姨們普遍都能採到1000多克,但是質量參差不齊,李姐會嚴格按照鮮葉質量付給報酬。
李姐說,這都是多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山上給採茶工的時薪比外面高很多,很多小工都來渾水摸魚,采來根本不能用的鮮葉。李姐強調,採的不好一定要扣錢,採的好一定要獎,即使採的數量少也要提高到比採的多的人更貴。
「做茶一定不能欺負老實人,菩薩在山上看的清清楚楚。」
茶香悄悄瀰漫在這樣一個平凡靜謐的午後,大家玩著小遊戲打發時光。
在竹編翻動之間,太陽逐漸西斜,炊煙升起。
7:00pm
揉捻
晚飯之後我們進行最後一次翻青。車間已經香氣四溢,花香、甜香明顯,莖梗柔韌不易折斷,是揉捻的最佳時機了。
通過揉捻,使萎凋葉發生以下3種變化:一是使葉細胞組織破壞,茶汁外溢;加速多酚類化合物的酶促氧化,為形成紅茶特有的內質奠定基礎。二是使葉片揉捲成緊直條索,縮小體形,塑造美觀的外形。三是茶汁溢聚於葉條表面,沖泡時易溶於水,增加茶湯濃度,並形成光澤的外形。
揉捻時,用單手或雙手將茶葉握在手心,在揉捻篾片上向前方推揉,使茶團在手心中翻轉,揉到一定程度解塊一次,使鮮葉葉不結塊。先輕揉再重揉,茶葉逐漸成條,雙手沾上粘膩的茶汁。細胞破碎,茶葉很快發酵,香氣混入一絲渾濁。揉捻需要慢工出細活,力氣太大揉出白沫,茶葉就被「揉死」了,後期已經無法拯救了。
雖然現在揉捻機已經得到非常廣泛的普及,但是李姐總是認為手工揉捻的茶有「人」的味道。比起整齊劃一的揉捻機鮮葉,手工的稍許不完美不是更加值得品味嗎?
9:00pm
發酵與乾燥
兩個小時揉捻之下的鮮葉已經成綠褐色,條索粗壯緊結。揉捻葉馬上被放入發酵機,半個小時後烘乾。
早晨5點開始的漫長做茶馬拉松終於看到了終點,疲憊一掃而光。
干茶色澤烏褐帶潤,條索壯結,干茶薯香甜香高顯。雖然我們知道肯定不會做出什麼好茶,但是內心的激動還是抑制不住表現在臉上。
靠天種茶,看茶做茶。茶葉首先是一種農作物。投入周期長,茶園管理成本高昂,哪一步走錯都是致命的損失。鮮葉管理成功只是第一步,加工的失敗會讓所有的努力毀於一旦。就像遊戲中玩到了關卡的結尾,卻因為手滑死在99%。經驗的總結,一環扣一環的加工,一招錯棋滿盤皆輸。茶人就像在刀尖上跳舞,這條路走得艱辛。
受國內外市場的衝擊,價格波動較大的同時國內謠言滿天飛,茶產業也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在我們全程參與了太陽山的茶時刻之後,對這個古老的行業充滿信心。傳統的做法也許會被一些機器替代,但是茶人之間代代相傳的使命感不會消失,反而更加醇厚。他們所思考的,所堅持的,所改變的,是茶人生生殺出的一條荊棘之路。茶人守舊法,敢創新,能耐得住大山的寂寞低吟,也能隱於市井小巷的叫賣。茶的靈魂從茶人的雙手出發,已經深深紮根在我們的文化土壤中。
以茶釀酒,敬一杯真心;以手作茗,享三生清醇。12:00pm
就寢
太陽山的一天真正落下帷幕,銀河在巨大的夜空中睜開眼睛,佛經的唱誦傳到了夢裡。
半夢之間,凌晨5點似乎聽到了茶山小道上新一天的腳步匆匆。
-End-
-版權信息-
執行總編:周繼紅
本期編輯:韋海平;文:盧佳純
本文版權屬古往今來國茶生活平台
轉載及合作事宜請在後台留言
版權所有,侵權必糾!
※最傷胃的6種茶,千萬別多喝!
※為什麼世上沒有兩個相同的建盞?為什麼柴燒建盞這麼貴?建盞的好壞怎麼區分?……
TAG:古往今來國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