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20年》

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20年》

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20年》是「《史記》研讀」課程2017年秋季學期的前期閱讀材料。此書1996年初版,2013年出版修訂本。

陸鍵東,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專業作家、學者。主要致力於中國知識分子歷史、明末清初史事、近代嶺南文化演進史等課題的研究。所著《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根據大量檔案文獻和第一手的採訪資料,詳盡描繪了陳先生一生中最後二十年的坎坷經歷,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為讀者打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據不完全統計,數年間引起海內外媒體對該書談論的文章、書評與讀物,已超過一千篇。

今選錄《陳寅恪的最後20年》第二十二章《絕響》片段,以為通讀此書作導引。

《陳寅恪的最後20年》封面

陳寅恪為中國文化留下了多少財富?

粗略地說,在二十世紀的中國學界,陳寅恪在歷史學、宗教學、語言學、考據學、文化學及中國古典文學等領域取得了罕有的成就。其中一些領域的研究,具有開拓性的意義。陳寅恪留下的文化財富,猶如一座尚未很好挖掘的礦藏,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礦藏將閃耀著迷人的異彩。

實際上要全面評價陳寅恪一生的學術貢獻將是困難的。他是一位天才式的學人。更重要的是,陳寅恪對於中國文化而言,體現著一種更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沉重的文化負載。

縱覽陳寅恪的一生,泛溢著一種博大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懷。它不僅使陳寅恪的生命過程從始到終瀰漫著一種文化意緒,這還因為陳寅恪文化生命的巨大魅力,而令經受了本世紀數次社會重大變革的當世中國知識分子(以及後世學人),在以歷史的理性回首這一段文化的進程時,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學人之「根」所原有的位置。中國傳統文化在二十世紀因了陳寅恪的存在,增添了一段十分感人的傳奇。

其意義有三。

作者陸鍵東(圖片來自網路)

其一,在群星燦爛、人才輩出的近、現代,陳寅恪的「世俗名聲」也許還比不上那些「只領風騷三五年」的風雲人物。但陳寅恪對中國文化的獨特認識和深刻的闡述,則遠在同時代的絕大多數學者之上。陳寅恪一生治學,以清代考據學為基礎,並有較大的突破、發展與創造,不過,陳寅恪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最有影響的還是他自成一體的文化思想——「歷史文化觀」。該文化思想的精義用陳寅恪的表述來概括,則為「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劃分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度愈宏,則其所受苦痛亦愈甚」;「蓋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這就是陳寅恪「歷史文化觀」中一個主要方面——「人與文化」。而在另一個主要方面——「歷史與文化」中,陳寅恪基本思想的內核為:「華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陳寅恪一生的軌跡,盡可以從此兩方面刻畫。前者確立了陳寅恪一生的操守,此操守在世局交替之際已遠遠超出了一介書生潔身獨守的意義,而具有「人與文化」共命而同盡的歷史內容。後者則使陳寅恪五十年的學術活動,俱洋溢著「表彰我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命熱情,並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期待其「終必復振」為宗旨。歷大半個世紀歲月的消磨,陳寅恪其志百折不撓,矢志不渝,在近、現代的中國學者中無人能出其右。這種精神使陳寅恪早在生前已不單單作為一個考據大使、歷史學家而存在,更作為一種文化的象徵而存在。陳寅恪不是當世顯赫的學人,陳寅恪所從事的學術也不是當世顯赫的學術,陳寅恪留給中國文化的只是「歷史的影響」。它只是一條驀然流動的河流。在回溯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進程上,沒有誰可以繞過或撇開這一條河流。

其二,陳寅恪的文化情懷顯然與他對中國歷史的精深掌握密不可分。在早年,陳寅恪對中國歷史典籍文獻的博聞強記已譽滿神州學術界。陳寅恪對中國歷史的通識,孕育了陳寅恪特有的中國文化情結。曾有人稱陳寅恪對史料的掌握是「百科全書式的佔有」與「百年來第一人」。無論此說法是否準確,比起同時代人,陳寅恪在對中國文化的俯瞰上已取得了一個「一覽眾山小」的罕有支點。歷史已證明陳寅恪的中國文化的視覺比起那些「要摧毀、清算舊世界者」或「抱殘守缺者」都有著本質的區別。比起後者,陳寅恪多了一種「放眼看世界」的文化心理磨礪;比起前者,陳寅恪又多了一種文化意義上的寬容。陳寅恪的經歷與心態,稱其在二十世紀大半葉感受著中國文化跳動的脈搏絲毫也不算過譽。陳寅恪的文化人生,當為後世有更多機會走向世界的中國知識分子提供文化價值取向的一個參照系!

陳寅恪中國文化視覺的另一層意義還在於,他不幸生於一個劇烈動蕩的時代。承前,他無法不感受近代中國屢遭外侮,有清中興一代已成殘跡的哀感;繼後,他更親身感受社會紛亂變易下「文化」與「社會風習」的分崩離析。故此,他眼中的歷史,充斥著興亡盛衰的痛感;他視覺中的文化,緊緊扣著「關係於民族盛衰學術興廢者」這一主旨。陳寅恪的哀感與痛感,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在近、現代所經歷過的哀感和痛感。這是歷史之聲。陳寅恪不幸代為歷史言,所感受的切心之痛,一如他立於「高處不勝寒」的支點,終有「四海無人對夕陽」之嘆。

其三,正因有此支點,陳寅恪畢生對中國文化的信仰與追求,便有了甚為沉痛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心路歷程的苦練與「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靈魂號哭。在陳寅恪的眼中,傳統文化在近現代的演進,是一段至為傷心的「痛史」。1927年,陳寅恪作《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內有一段人們已相當熟悉的記述:「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

陳寅恪先生

總而言之,「能承續先哲將墜之業」,「能開拓學術之區宇」,「可以轉移一時之風氣,而示來者以軌則」等等,是陳寅恪承續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這也是陳寅恪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

陳寅恪不是政治家,只是一介學人,故其對中國文化的論述,決沒有振聾發聵的社會效應。陳寅恪一生也沒有寫下專論性的關於中國文化的煌煌巨著,但他在這個裂變時代灑下的那一片洋溢著無比暖意的文化情懷,以及他身體力行的痛苦求索,在現代中國文化史上鑄造了一個鮮活的文化靈魂,並因閃耀著「人格」的活躍因素而具有長久的震撼力!

「獨為神州惜大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霧霾天加變異血液,吃雞遊戲這一周幹了什麼!
水是人類生命的起源
基因敲除的方法就這麼些,2分48秒看清楚
外套界的勞模-牛仔夾克
瑤池一日花如雨,化落人間滿瑰琦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