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浙江湖州「挑刺大王」樓伯余:無刺可挑 只好拍風景

浙江湖州「挑刺大王」樓伯余:無刺可挑 只好拍風景

中新網湖州9月15日電(記者 奚金燕 實習生 吳平 通訊員 潘建蘭 殷恆發)一個好公民的定義是什麼,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的85歲老人樓伯余看來,好的公民不僅僅只是提升自身的素質,同時也要監督好政府的工作。春去秋來,16年的光陰里,樓伯余用自己的行動助力城市管理的發展,而今,這個被稱為「挑刺大王」的老人,卻「改行」拍風景了。

樓伯余老人在拍攝照片 湖州宣傳部提供

原來,隨著長興縣內的一處不文明「頑疾」被清除,樓伯余逐漸意識到積壓在自己心頭上的一根根「刺」都已被拔光,這讓他無「刺」可挑。

回首往日,過去的16年,曾獲得「中國好人」「浙江驕傲」等榮譽的樓伯余堅持每天給城市管理「挑刺」,接連用壞了4台相機,留下了2萬多張「灰色」照片。而今,樓伯余帶領著記者再一次感受這座城市的變化。

記者跟隨樓伯余來到了一條名為「橋南路」的道路前,據了解,這裡曾因附近居民搭建棚披、綠地種菜等原因,導致道路被占、行走困難,並且一直沒得到有效解決。「這兩天得知路面恢復原貌,我過來一看,原來不抱希望的問題被解決了。」樓伯余很欣慰的說道。

離開橋南路,樓伯余帶著記者走進了城北小區,這裡是長興縣城最老小區之一。穿過老街區弄堂時,過去店外設攤、私搭棚披的現象不見了,停車有序,環境整潔,綠化充滿生機。抬頭、腳下處處能見文明標語,每條樓道都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

「改變的根源還是大家的文明素養提升了。」樓伯余表示,曾經隨手亂扔垃圾、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讓他揪心不已。記得2014年,樓伯余曾在特定時段對一個路口的電動車、行人闖紅燈行為進行記錄,概率高達30%至40%。

樓伯余老人在拍攝照片 湖州宣傳部提供

「上周六早上,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路口,不管非機動車還是行人,都整齊排著隊等待。」樓伯余馬上拿出相機,激動地按下了快門。

從過去每天挑「刺」二三十個,到現在難得發現一個,樓伯余笑言絕對不是自己偷懶或者標準降低。眼下,長興正在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職能部門高效拔「刺」、爭著拔「刺」、提前拔「刺」的場面已蔚然成風。

一路上,樓伯余還講了一棵樹的故事。前些天,城區發生了一起車禍,撞倒了路邊一棵樹,樓伯余聞訊趕到現場,擔心留下安全隱患,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電話里的領導稱已了解,馬上處理。我不放心,急忙找另一個部門的領導詢問,他見我懷疑,便拿出手機打開微信,問我是不是這棵樹?我一看馬上明白了,原來他們的工作早已做在我前頭了。」

當記者問到今後相機是不是要「失業」了時,樓伯余樂呵呵地表示,習慣了,手裡不拿著相機就像丟了魂,現在也只好拍拍風景照。(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卡巴斯基同意在公司產品在美遭禁後赴美國會作證
德國大選日迫近 社民黨支持率走低「翻盤」難
韓媒:韓國涉外醫保支出四年翻一番 已入不敷出
伊拉克南部濟加爾省首府遭襲致百餘人傷亡
肯亞發現罕見白色長頸鹿 又高又白太顯眼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