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歐洲年輕建築師愛上中國,這裡讓他們身價倍增

歐洲年輕建築師愛上中國,這裡讓他們身價倍增

第一天在中國當建築師,西班牙姑娘阿林娜·巴爾卡塞就接了個大活兒:她要在一個從來沒聽說過的中國城市設計一個面積接近16萬平方米的小區。

這對當時只有24歲的巴爾卡塞來說,「簡直太瘋狂了」!

但隨後,這位姑娘在北京一待就是6年,而且準備繼續住下去。在中國,像巴爾卡塞這樣的歐洲新生代建築師有不少。他們愛上中國並不需要太多理由:這裡的市場比歐洲更大、更自由,「中國步伐快得不可思議」!

【上手就是超大型項目】

「我剛到辦公室,他們就對我說,『你得負責這個項目』,」巴爾卡塞如此回憶自己在浙江金華工作的第一天,「這簡直太瘋狂了,一年裡我起碼負責了20個項目。」

對現年31歲的巴爾卡塞來說,來中國是一場賭博,而且她賭贏了。

2011年,她來到中國。當時歐洲正處於經濟衰退,建築市場不斷萎縮。經濟遭重創之下,許多來自義大利、葡萄牙和希臘等國的年輕建築師面臨嚴峻職業困境:工作機會更少,工資更低。

反觀當時的中國,建築業蓬勃發展,各地的新建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對建築師的需求始終居高不下。這種情況下,可能帶來與眾不同靈感的外籍建築師也變得非常搶手。

她覺得,與歐洲相比,在中國工作有機會接觸更有「野心」的「大項目」。

同屆畢業的同學中,有人沒找到工作,有人留在歐洲卻只能做一些她眼中「沒意思」「沒挑戰」的工作;

而巴爾卡塞負責的第一個項目就整合了住宅區、購物中心、酒店以及辦公樓,能接手這種「超大型項目」的機會非常難得。

與巴爾卡塞想法類似,37歲的義大利人尼古拉·薩拉迪諾也驚嘆於「中國速度」。

「這裡人們在做的建築類型你很難在全球其他地方看到,」他說,「並不是因為這些建築更貴,而是這種做法非常難得。全球設計師工作室都在向中國靠攏,因為他們發現在自己國家沒有機會(做的項目),在中國都會實現。」

7萬平方米的學校、幾何形狀的馬戲團建築……這些都是薩拉迪諾在遼寧的作品。已經在中國開了公司的薩拉迪諾還打算致力於城市規劃和可再生項目。

「在中國,我們可以徹底重新思考城市發展的模式,」他說。

CNN對此事的報道

【中國速度讓他們身價倍增】

儘管市場充滿生機,大把機會在眼前,這些歐洲建築師們也有自己的煩惱:

比如碰到一個善變的甲方。

「許多項目都流產了,」薩拉迪諾一邊說,一邊抱怨有些甲方「太愛改主意」,「或者項目最終完成了,卻是讓一個有著不同理念的人來接手。」

此外,薩拉迪諾還提到中國留學生的回國潮,這些中國「海歸」在一定程度上對在華外國建築師造成了職業衝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說,如果選擇回歐洲,這些曾在中國工作過的建築師可能得到更多機會。

30歲的安娜·皮皮利斯最近剛回到祖國瑞士,此前她在中國工作了3年多。儘管還沒開始在歐洲找工作,但這位曾在安徽設計過一個大型居住區項目的女建築師認為自己頗具競爭力。

「中國的步伐快得不可思議,所以,如果要論項目整合,我可是做了不少,」她說,「最重要的是,我曾經歷一個項目最艱難的階段,從概念設計到開工建設,這讓你更有經驗。」

「如果我待在歐洲,可能我只會在建築的某一個領域裡獲得經驗,而不是在所有領域。」

巴爾卡塞和薩拉迪諾明確表示,他們將繼續留在中國;薩拉迪諾甚至已經在中國成家立業。只不過他們與皮皮利斯一樣,都希望能擴大與歐洲的業務往來。

「我在中國的工作室一直希望在合適的時機開展與歐洲的生意,」皮皮利斯說。從歐洲到中國,再從中國回到歐洲——「這是一種持續不斷的聯繫」。

-END-

作者:鄭昊寧

編輯:閆潔、陳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今年最重要的軍演就叫「西方」,北約心裡有點怵
俄羅斯頻現神秘「詐」彈威脅,烏克蘭成首要懷疑目標
總統帶頭服他們開的葯,中國醫生在非洲竟然那麼火
自己太牛、對手太弱,默克爾連任竟毫無懸念
以後燒油的車買不著了,快看看電動車該怎麼選

TAG:新華國際 |